亓紅麗:潛心育桃李,潤物細無聲
亓紅麗,1978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汶源學校大隊輔導員。從事少先隊工作以來,亓紅麗總是把孩子們的信任當榮耀,把培育孩子的事業當光輝陣地,成為孩子們喜歡的“知心朋友”。曾獲“萊蕪市少先隊優秀工作者”“萊城區優秀教師”“萊城區教學能手”等榮譽稱號。

亓紅麗,1978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汶源學校大隊輔導員。從事少先隊工作以來,亓紅麗總是把孩子們的信任當榮耀,把培育孩子的事業當光輝陣地,成為孩子們喜歡的“知心朋友”。曾獲“萊蕪市少先隊優秀工作者”“萊城區優秀教師”“萊城區教學能手”等榮譽稱號。
執著奉獻 無怨無悔亓紅麗作為學校的大隊輔導員,同時還一直承擔音樂課教學工作,課時量最高時可達到每周20多節,往往是每天四五節課下來,累得是腰酸背痛。但三尺講臺始終是她割舍不下的至愛,亓紅麗從未因此耽誤學生一節課。對工作亓紅麗是問心無愧的,為教育事業無私奉獻,她更是無怨無悔。記得學校接到技工學校共慶元旦的邀請,當時學校只有兩間教室,條件相當簡陋。亓紅麗把教室當作排練廳,每天提前把學生用的桌凳拉放在教室的一角,趕在學生休息的課間排練。繁忙的工作加上緊張的排練,演出前夕,亓紅麗累病了,在醫院打吊瓶治療,家人心疼,勸她休息幾天,可想到學校里的孩子們還在等著自己做最后演出前的排練,便強忍病痛趕到學校和學生一起進行了緊張的演前彩排。體力上的嚴重透支,她硬是咬牙堅持。演出結束,聽著觀眾如潮般的掌聲,看到演出時孩子們自信的笑臉,聽著演出后孩子們稚氣的問候語,亓紅麗覺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提起家庭,總是愧對有加。雙方父母雖已年近花甲,卻一直幫忙照看孩子,料理家務。因忙于節目排練,亓紅麗犧牲了一個又一個與家人團聚的機會;為了參加省小學音樂教師基本功大賽,亓紅麗將侍候臥病在床母親的任務甩給了姐姐一人……在自己為學校和學生們忙得不亦樂乎的時候,也時常會產生為人女不能盡職的苦澀,為人母不能盡責的愧疚。亓紅麗認為自己的家就一個,而當家長們把他們的孩子送到學校的時候,她面對的是上百個家庭,要把他們照顧好,對他們負責!
成己達人,生命奠基多年的德育工作思考和實踐,讓亓紅麗具備了豐富的德育工作經驗和扎實的理論功底。她經常深入孩子們的學習與生活,寓教其中,以常規工作為基礎,狠抓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對待檢查中出現的問題,亓紅麗不是簡單的批評通報,更重要的是和班主任一道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查找工作的不足,及時制定整改措施。
她們還積極指導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如“小手牽大手,文明一起走”“爭做合格小公民,養成道德好習慣”“我為災區獻愛心”等社區活動、公益活動的宣傳。有一段時間,亓紅麗發現孩子們比吃比穿,攀比心強,就與班主任一起商討、交流、策劃了《班級愛心基金》的德育活動。課余時間,亓紅麗和孩子們一起搜集廢品,賺到了來之不易的愛心基金,也切身體會到了父母賺錢的艱辛,學會了珍惜和感恩,懂得了尊重。
大愛無言,珍情祈愿在學校這個大庭里,少隊部是這個家庭中的“管家”。為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亓紅麗費盡了心思,經常有年青的教師將“難啃的骨頭”領到她面前,亓紅麗總是用一顆愛心、熱心、誠心,俯下身子,從孩子的角度和他們進行溝通,耐心地教育、幫助他們,讓他們自覺的認識到所犯的錯誤,心悅誠服的改正。用自己的真情與愛心點燃學生心靈,讓學生充滿希望之火,激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上進的欲望。
亓紅麗的學生海心同學,父母經常打架,孩子常常嚇得呆若木雞,妻子一怒之下提出離婚。一個本來幸福的家庭因打鬧陷入了困境,也使她失去了家的溫暖。課堂上,孩子無法專注,課下,孩子缺乏交流。在一次班會傾訴課上,在交流“__,我__你”,她脫口而出《媽媽,我想你》。“我看到我的同學牽著媽媽的手或者偎依在媽媽的懷里時,就會淚流滿面,但想到你和爸爸已經離婚,我又有什么辦法……”多么懂事的孩子,亓紅麗為孩子這么小就承受這樣的不幸和心理壓力而難受。作為老師,她只能給予了孩子更多的關愛,不斷詢問家里的情況,不時留她吃飯。找她談話,鼓勵她好好學習,也私下教育同學們不要嘲笑她,多幫助她,讓她感受這個大家庭帶給她的溫暖。
“潛心育桃李,潤物細無聲”。多年來,亓紅麗在育人的舞臺上腳步蹁躚,一路歡歌,快樂而又幸福,用愛心映照著孩子們的童心,染亮了孩子們的天空。
責任編輯:鄭紅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