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義:桃都稅魂寫忠誠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張書義走了。他用一位共產黨員最純凈的底色,熔成五彩斑斕的生命光譜,照亮了短暫的人生,絢爛著這個世界。正如肥城市地稅局黨組書記、局長李京豐所說,張書義站著是一面旗幟,躺下是一座豐碑,他那種忠誠的工作精神、執著的“戰士”操守、善做善成的工作理念已經成為年輕一代地稅干部鼎力效仿、激勵一生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相信,這也將會成為全社會所崇尚的財富。我們應該向張書義學習!

追記石橫中心稅務所所長張書義
張書義,男,漢,中共黨員,1966年12月生人,生前任肥城市石橫中心稅務所所長
在建設美好肥城的號角聲中,在主戰場之一的地稅戰線,廣大干部群眾默念著一個名字——張書義。由于積勞成疾,罹患食道癌,2013年7月15日,張書義生命的時針永遠停留在了47歲。
7月15日,一個看似普通的日子,時任政府副市長、各部門領導、駐地村支部書記、幫扶村困難群眾、企業家代表1200多人,揮淚送別這位忠誠于地稅事業的好戰士。
從稅25年來,張書義歷任石橫分局征管員、直屬分局股長、過村所所長、湖屯所所長、汶陽分局局長、直屬分局局長、石橫中心稅務所所長等職。從稅25年來,張書義火一般的工作熱情淬成黨旗紅,染紅了自己,也映紅了肥城地方稅收事業。他是泰安市人大代表、泰安市勞動模范、泰山先鋒共產黨員。2012年以來,在身患重病期間,他毅然堅守工作崗位,踐行工作職責,詮釋著“聚財為國,執法為民”的錚錚誓言。
黑白色的遺像背后,是他用共產黨員的生命底色寫就的忠誠人生。
護稅聚財的排頭兵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強大的財力支撐。無論是昔日的征管員還是后來的稅務所長,張書義同志都把護稅聚財放到突出的位置,把推動駐地經濟社會發展當作一件大事來抓。
1994年冬天,國地稅剛剛分家,在臨近春節的時候,張書義發現10里地之外的石橫八道嶺一經銷戶未按時申報納稅,他迎著刺骨的三九寒風騎著自行車去問詢情況,并將未繳納的32.10元足額及時入庫。盡管回到單位時,同事們都早已回家過年,但他心里仍然很高興,因為他完成了自己分內的工作,盡到了自己護稅的職責。
當他成為一名基層領導干部后,他的眼界寬了,思路更開闊了。從過村所所長到湖屯所所長,從汶陽分局局長到直屬分局局長,10多年來無論在哪個單位工作,他都把涵養稅源和護稅聚財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擔任汶陽分局局長期間,他協助聚源集團購下一塊地,并幫助其成功建設分廠,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方便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
到石橫中心所擔任領導職務之后,在打造齊魯經濟強鎮的熱潮中,他帶領大家沖鋒在前,實現了經濟稅收跨越發展。石橫鎮,是肥城市經濟重鎮,也是全國500家小城鎮建設試點鎮,這里是魯中地區能源、電力、冶金工業基地,有全國500強企業石橫特鋼集團和石橫發電廠。這里的地稅收入占全市地稅總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工作的重要性顯而易見。2010年年底,石橫查莊礦儲煤廠客戶急需用煤,而儲煤廠車輛不夠,張書義同志主動牽線搭橋聯系好車輛,解決了儲煤廠的燃眉之急,幫了儲煤廠一個大忙。在每年的稅收宣傳月期間,他都組織全體人員在街上耐心解決群眾提出的各種問題,努力提供最優質的稅收服務。他組織落實石橫特鋼集團工業技改減免稅1400余萬元,組織落實個體業戶稅收優惠106萬元,安排相關人員先后為16個新上項目完善經營手續、協調貸款事宜、健全財務管理,促使企業提前投產走上健康發展軌道。企業做大做強了,稅收自然增加了,經濟稅收實現了良性發展。三年來,石橫中心所稅收收入大幅增長,2010年組織稅收3.6億多元,2012年稅收達到5.6億元,年均增長1億元以上。石橫鎮黨委書記孫衍輝說“石橫近幾年的發展與張書義同志的工作是分不開的。”
執著堅守的老先進
2013年初,在系統內廣大干部職工公開投票基礎上,張書義同志被肥城地稅局黨組評為“愛崗敬業”之星,這是一種榮譽,也是對他多年來忘我工作的寫照。
張書義同志工作爭先,不落人后。他一直奉行一個原則:是紅旗就要抗,是榮譽就要爭。他曾經創新了一套系統的車輛管理辦法,合理的建立了三道征管防線,杜絕了“跑、冒、滴、漏”現象的發生,此舉曾在《中國稅務》、《泰安稅務》、《山東稅務縱橫》上發表,并在省市電視臺播出,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他經常對同志們說,同樣是做一件事,應付也是應付,同樣浪費時間和精力,你就不如把它做好,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好,這樣既能體現自身的價值,又能得到領導的賞識,受到同志們的尊敬,何樂而不為。在擔任直屬分局局長期間,他把城區辦稅服務廳建設當作一件大事來抓,在統一按照市局要求進行改造的同時,努力抓好服務廳軟件建設,建立了服務制度等五項機制,通過連年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服務廳人員的禮儀意識明顯增強,文明辦稅的效率大幅提高,辦稅服務廳也被評為“全國巾幗文明崗”。2009年5月揭牌儀式上,他受到了時任泰安市婦聯主席劉玉勤同志的表揚。
2010年初,張書義同志到石橫中心稅務所擔任所長后,帶領同志們深入基層稅收一線,實際了解稅源情況。工業園區新上的工業項目,企業新開工的基建工程,他都了如指掌,絕不放過任何一個稅源。他心里總裝著工作,腦子里總想著工作,時間上總安排著工作,每天早上一上班,所里班子就召開碰頭會,將一天的工作計劃和任務安排下去,而且他重在抓落實,對安排工作的完成情況、工作成果、完善措施,他都及時調度,做到心中有數。每個星期五下午,他都及時召開工作落實會,分人分項逐一報告各自工作的具體落實情況,對每個人的發言,他都悉心總結并做好筆記。盡管身體一直不太好,胃部經常疼痛,但他從不介意,很多時候工作與治療發生沖突,作為所長他總是以工作為重,他晚上讓妻子煎好藥,第二天早上再把藥帶到單位來喝。三年來,他一直是一邊工作一邊治療,心里裝的全是稅收事業。有時家人埋怨他太拼命,同事也勸解他愛惜自己的身體,可是他總是笑著回答:“我愛這項工作,拼命也值。”也因此,人們都叫他“拼命三郎”。在他重病期間,地稅局李局長帶領班子領導去看望他,他還談起石橫的稅收工作和人員結構情況,向局里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見建議。
在張書義同志任石橫所長期間,石橫中心所先后獲得泰安市文明單位、泰安市廉政示范點、肥城市基層先進黨組織,肥城地稅局考核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他本人也榮獲泰安市優秀人大代表、肥城市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秉公執法的好領導
張書義局長執法如山,不徇私情。1995年的一次稅務大檢查,石橫南高余村一運輸戶為少交稅款曾悄悄塞給他1000元并請求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蒙混過關,這1000元他不僅沒有收下,而且嚴詞拒絕并教育了該運輸戶,最終將其所欠的7240元稅款足額入庫,維護了國家的財產。
走上領導崗位后,張書義同志依然將克己奉公作為自己的工作準則。他在石橫擔任所長的三年里,查處的稅收違法案件無數起,很多老領導、老同學、老朋友都打電話或上門說情,但都被張所長一一擋了回去,每起稅收案件都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繳納了稅款,滯納金和罰款。2010年下半年,所里查處一個鎮招商引資企業,該企業打著鎮招商引資的大旗,加上同上級領導關系密切,拒絕交納稅款。所里遵照相關稅收法律,全面搜集了該企業的所有納稅證據及材料,準備按照法律規定起訴該企業。此時該單位負責人才引起高度重視,開始找關系托人送禮,其單位人員先后多次找到所長辦公室及家里,張書義所長都把禮品原封不動的退還給該納稅人。最后該納稅人迫于無奈,依法補繳稅款280多萬元,滯納金40多萬元,該單位也納入了正常的納稅軌道,此次執法不僅維護了稅法的尊嚴,追繳回了國家的稅款,張書義所長高尚的人品也得到了全所上下高度的贊揚。
作風樸素的當家人
張書義同志作風樸素,勤儉持家。到石橫三年來,同志們從沒見到他穿過一件新衣服,換過一雙新鞋。張所長常對大家說,這衣服又不壞,洗的干干凈凈的,穿在身上合體,沒必要追求時尚,省下來的錢還不如幫幫那些吃不上、喝不上、上不起學的人,體現我們的價值。張所長對自己要求勤儉,對單位也是一樣,所里該花的錢一分不吝嗇,不該花的錢一分不浪費。張書義所長剛來石橫時,分局聘用一名專職打掃衛生的保潔工人,一年工資開銷花費1.6萬元,張所長認為這筆錢沒有支出的必要,就把這名工作人員辭退了,而是改換成每周五下午自己親自帶頭,帶領大家齊動手,共同打掃衛生,這既節省了分局的開支,又養成了同志們熱愛勞動、講究衛生的好習慣。他把節省下來的費用一分也沒有浪費,而是用在所里的發展上和駐地困難幫扶上。兩節期間,他盡其所能積極幫扶駐地村困難業戶和貧困家庭學生,個人累計支出7000余元。
作為石橫中心稅務所所長,他關心同志,可敬可親。他總是將同志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時時掛在心頭。哪家孩子要上學了,哪家老人生病住院了,哪家需要搬家了等生活細節上的瑣碎事,張書義所長都十分關心,并專門安排所班子成員走訪看望并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初來石橫,在得知協稅員工資太低的情況后,他積極與鎮政府協調,不厭其煩,積極爭取,最終給了大家一個滿意的答復。他對同志們生活上關心、工作上支持、政治上幫助,積極發展優秀人員入黨。三年來,共向鎮組織室爭取黨員名額三人,進一步擴充了所里的黨支部隊伍,加強了基層的黨組織建設。所里辦公樓老舊,年久失修,每到冬季取暖就成了大問題,張所長上任后,先后改造了供暖鍋爐,翻修了暖氣片,裝上了新式的換熱設備,取暖效果得到了保障。
孝老愛親的真男兒
張書義同志在家中排行老三,有兩個哥哥一個弟弟。父親是村支部書記,受父親言傳身教影響,青年時期懷揣家國之夢,曾經想通過高考實現自己的人生追求,并進行了艱苦的努力,然而三次高考三次都落榜了。但是他始終未屈服于命運的安排,憑著善于學習的優秀品質和頑強拼搏的精神,他從一名臨時工逐漸成長為一名基層黨員領導干部。因為青年時代的挫折,反而養成了他珍惜親情、看重友誼、重視工作的性格。
父親去世之后,隨著母親年事漸高,他和兄弟們爭著把母親接到自己家里來盡兒女之孝,他和妻子商量讓在城里讀高中的二哥家的女兒到家里吃住并堅持到考上大學。2006年年底,書義同志的岳父查出食道癌,到老人早于自己9天去世。7年多來,他作為半個兒子,陪老人到省腫瘤醫院治療,為老人請專家會診,自己主動繳納醫藥費達數萬元。他的岳父在彌留之際,還掛念著他,足見翁婿情深。作為父親,他是一個慈祥的人,他用春風化雨般的態度對待孩子的成長和教育。自己主動學習相關教育知識,為孩子講解做人、求學的道理。據剛拿到北京科技大學本科入學通知書的孩子講,十八年來,他的父親張書義從未動手打過他,就在高考前他還囑咐孩子的母親多給孩子補充營養,不要因為自己生病耽誤了孩子的前途。作為一個丈夫,結婚近20年來,他從未和妻子吵過架。因為工作的緣故,他經常早出晚歸,家庭中日常的柴米油鹽、里里外外都落到了妻子身上。妻子為了讓他安心工作,從未抱怨。在他生病期間,他經常對妻子說的一句話是“王蘭,我對不起你。”張書義同志病逝之后,他的妻子經常對人講,如果能換換,她愿意替他去死。書義同志不愛財,無論兄弟姐妹還是親戚朋友、同學故交,有困難找他,他一定傾囊相助。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張書義走了。他用一位共產黨員最純凈的底色,熔成五彩斑斕的生命光譜,照亮了短暫的人生,絢爛著這個世界。正如肥城市地稅局黨組書記、局長李京豐所說,張書義站著是一面旗幟,躺下是一座豐碑,他那種忠誠的工作精神、執著的“戰士”操守、善做善成的工作理念已經成為年輕一代地稅干部鼎力效仿、激勵一生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相信,這也將會成為全社會所崇尚的財富。我們應該向張書義學習!
責任編輯: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