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務不言苦
為讓志愿者成為一面旗幟,吸引更多的社會青年加入團隊,志愿者協會每年都評出“十佳志愿者”,去年,賈崇珍、趙佩、劉磊等人成為2012年度“十佳志愿者”。賈崇珍獲得山東省“鄉村偶像”總冠軍后,把三萬元獎金全部無償捐給郭莊村。“中國好人”黃修良擔任雷鋒村分會會長以后,更加關注公益事業。17歲的朱智慧是鄆城實驗中學一名在校生,參加公益活動讓她懂得了:珍惜身邊的愛,并加以回報。

為困難家庭送去慰問品。

頂烈日義務宣傳禁燒秸稈

幫助走失老人回家
在鄆城,有這樣一個團體,從最初的十幾個熱心人發展到數百人的愛心團隊,他們深入小區,奔波鄉村,為孤寡老人、為弱勢群體奉獻著愛心。每次公益活動時,人人都穿上“鄆城志愿者協會”紅色馬夾,越來越長的隊伍儼然一條紅色的愛心河流,溫暖著城鄉。
在沒有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為改善社會服務、幫助困難群眾,2012年5月30日,在熱心人王飛波、呂斌等倡導下,鄆城志愿者協會正式成立。會員來自鄆城的各行各業,年齡最小的10歲,最大的65歲。為使志愿工作有序進行,呂斌建立了志愿者報名QQ群和會員QQ群,把即將開展的活動通過QQ群和短信,讓志愿者了解動向,安排時間,做好獻愛心的準備,活動結束后,呂斌把照片發布到網上,會員可以隨時查看公益活動開展情況。
2012年7月的一天,呂斌接到鄆城程屯楊寨村村民的一個電話,說本村青年楊洪金在外省工地施工時被重物砸傷脊柱,高位截癱,雙下肢嚴重潰瘍,將要殃及股動脈,隨時危及生命,十多萬的治療費用讓他一籌莫展。聽說此事后,呂斌帶領幾個志愿者馬上去考察,發現楊洪金的父親患腦癱多年,高額的醫療費讓哥哥幾乎喪失生活的信心。楊洪金的困境讓呂斌不禁流了淚,他隨即向全縣發起了“匯集愛心 點燃生命”捐款活動。“37度的高溫讓每個志愿者汗如雨下,但他們不叫苦不叫累,還帶頭捐款,一個上午就募集了9400元愛心資金。”呂斌感動地說。當把善款交到楊洪金母親手中時,這位樸實的農村婦女不禁跪地大哭。感人的場景令每個志愿者為之動容。
寒冬臘月,他們為貧困兒童送去“幸福的圍巾”,為李樊莊“公媳”孤寡老人送去關愛;
五四青年節,30多名志愿者一起,為唐塔廣場“洗臉”;
六一,他們為五位貧困留守兒童籌善款6600余元,并贈送書具;
高考期間,100多名志愿者分赴各個高考點為考生和家長免費提供礦泉水;
建軍節,他帶領志愿者來到軍營,舉辦兩屆“軍民心連心 和諧一家親”文藝匯演;
重陽節,他們深入到幾家敬老院為老人們引吭高歌;
國慶節,隆重舉行“迎仲秋 慶國慶 暖夕陽”活動,慰問老紅軍龔西斯;
“再煩,也別忘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語氣;再苦,也別忘堅持。”副會長王飛波這樣總結做公益事業的經驗。
結緣“第一書記”,讓會長呂斌帶領志愿活動走向了深入。去年5月,他走訪了位于黃河岸邊的黃集鄉郭莊村,實地驗證了省文化廳下派“第一書記”王炳春所做的扶貧故事,感覺他是個有愛心、做實事的人,圍繞“第一書記”幫包村的系列活動隨即展開:為郭莊村留守兒童捐衣服,建立“鄆城志愿者愛心書屋”;為郭莊村的黨員開展了“感恩好書記 愛心獻七一”文化鄉村行一系列活動;2013年春節,還帶領志愿者中的才藝會員,與前來幫扶的省文藝工作者共同為郭莊村民奉獻了一臺豐富的鄉村春晚,做公益活的同時,志愿者會員的文藝才能也得到了極大提高。
“如今,不到一年的時間,我們就有愛心聯盟企業二十多家,會員從原來的20多人增加到現在的300人,還成立了分會。”呂斌說。從公務員、教師、企業家、礦井工人、退休人員、到下崗工人和自由職業者,人人爭先恐后,志愿者們在“愛”的大家庭里傳遞著溫暖。
為讓志愿者成為一面旗幟,吸引更多的社會青年加入團隊,志愿者協會每年都評出“十佳志愿者”,去年,賈崇珍、趙佩、劉磊等人成為2012年度“十佳志愿者”。賈崇珍獲得山東省“鄉村偶像”總冠軍后,把三萬元獎金全部無償捐給郭莊村。“中國好人”黃修良擔任雷鋒村分會會長以后,更加關注公益事業。17歲的朱智慧是鄆城實驗中學一名在校生,參加公益活動讓她懂得了:珍惜身邊的愛,并加以回報。
自去年5月以來,鄆城紅馬甲愛心團隊300多名志愿者,已組織策劃活動100余次,籌集愛心資金30余萬元,幫助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困難群眾1200人次。這個紅色馬夾團體也取得了豐碩成果,曾榮獲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網2012年度“優秀公益協會二十強”、2012年度“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稱號,并接受社會各界錦旗20余面,受到了當地群眾的贊譽。
責任編輯: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