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感恩 奉行孝道
尊老孝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早在兩千年前,孟子便說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敬老名言。唐代詩人孟郊,深情地吟出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不朽詩行,語句雖然樸素,情懷卻流淌了千年!其孝心切切,孝情真真,孝行更實實在在。

尊老孝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早在兩千年前,孟子便說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敬老名言。唐代詩人孟郊,深情地吟出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不朽詩行,語句雖然樸素,情懷卻流淌了千年!其孝心切切,孝情真真,孝行更實實在在。
他叫張華,男,41歲,是云峰中學一名教師,中共黨員。父母年過八旬,均為農民,沒有勞動能力和任何經濟來源,多年來,老母親身體欠佳,身患多種疾病,尤其是胃病比較嚴重,血壓高,常年吃藥,先后多次入院治療;父親患腦萎縮導致大腦供血不足,經常眩暈,而且骨質增生,經常腰腿疼痛,行走不便,需要照料。
1993年張華師院畢業,為照顧年邁多病的兩位老人,他毅然放棄了留校和留在青島市區工作的機會,費盡心思回到父母身邊。2001年姐夫因病不幸去世,姐姐和兩個未成年的外甥成為年邁雙親的一大心病,為了讓父母寬心,他盡最大努力幫助姐姐一家。并且把父母和姐姐一家全部接到身邊,連續五年就近為他們租房居住,又托人為姐姐安排了工作。2005年春,張華借錢在開發區購置了一套二手樓房,讓父母和姐姐一家安定下來,同時又托人為姐姐重新組成了新家庭,徹底讓父母解除了心病。
多年來自己省吃儉用,盡力把父母的生活調理好,除了為他們交水電煤氣費、醫藥費、電話費、冬天供暖及其它費用外,每月給父母600元生活費,并且每周至少二次來到老人身邊探望和料理家務,使老人的身心健康有了充分的保障。
2009年11月2日,老母親腦血栓住院半個月,醫治花費一萬六千多元, 康復出院后一直靠藥物維持病情。2012年6月7日母親病重住院,為母親治病又花費2萬多元,終因醫治無效一個月后母親去世。在悲痛中張華將老父親接到身邊,每天一日三餐,噓寒問暖,悉心照料。在他和妻子的照顧下,老人的床鋪總是干干凈凈,房內沒有任何異味,身上也從來沒有生過痤瘡、濕疹。不僅在生活中盡量讓老人高高興興,平日里也要讓他精神上歡歡喜喜。只要老人高興,什么事他都愿意干。只要有閑暇時間,他總是在天氣好的時候,陪老人到戶外散步、散心。需要補充的是,他的父母不是親生父母,但是多年來,熟悉他的人都感嘆說“不是親生,勝似親生”。
另外,在教育孩子上,張華始終以平等民主的態度關愛子女,做到了夫妻和睦,家庭和諧。兒子張涵從小品學兼優,聽話懂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熱心助人,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兩個外甥在他的幫助下先后成人,大外甥已經工作,小外甥目前在濟南上大學,今年上半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本人在工作上也是忠于職守,愛崗敬業,處處以大局為重,聽從領導,服從分派,先后榮獲“萊州市青年崗位能手”、“煙臺市優秀團干部”、“煙臺市語文優質課”、“煙臺市心理健康優質課”、“萊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萊州市德育工作先進個人”等十多項榮譽稱號。
“心懷感恩、奉行孝道”絕不是某一天、某一個節日或某一次活動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在時時刻刻、事事處處之中。一杯水、一碗飯,點點滴滴見真情;一件衣、一床被,絲絲縷縷連愛心。他一直深信,只要他們心懷感恩,力行孝道,去感激養育他們的人,感激關愛他們的人,感激幫助過他們的每一個人,那么他們的孝行定能因感恩之心而德馨家園、和諧社會!
責任編輯:王曉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