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崗敬業 獻身教育
李曉燕,1983年10月出生,萊蕪市第一中學教師。自2006年9月初登講臺,開始她的教師職業生涯至今已近七載,從執起教鞭的那一刻起,李曉燕便樹立了對于自身的職業觀念——做一天教師,便要拿教師的職業操守嚴格要求自己一天;做一輩子教師,便要拿教師的職業操守來嚴格要求自己一輩子。

萊蕪市第一中學 李曉燕

李曉燕,1983年10月出生,萊蕪市第一中學教師。自2006年9月初登講臺,開始她的教師職業生涯至今已近七載,從執起教鞭的那一刻起,李曉燕便樹立了對于自身的職業觀念——做一天教師,便要拿教師的職業操守嚴格要求自己一天;做一輩子教師,便要拿教師的職業操守來嚴格要求自己一輩子。在近七年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李曉燕時刻不忘自己對自己的承諾,始終如一地堅持到今天,期間有苦有樂,有辛酸也有喜悅。
教師,尤其是高中教師,工作是瑣碎、清苦且勞累的,這一點李曉燕深有體會,然而她并沒有一刻的松懈,因為她知道,學生交到自己手中,他們是帶著父母的期望來的,是懷揣著自己的理想抱負來的,是肩負著國家民族的希望的,工作的意義也正在于此,必須得對學生負責任,也要對學生家長負責任,更得對國家民族的未來發展負責任。
一、愛崗敬業,獻身教育,努力提高專業素養
作為一名教師,李曉燕牢記著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引路人。”幾年來,她始終牢記這句話,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她所熱愛的教育事業中。
在教學中她認真準備每一節課,精心備課,在備課的同時,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學會更多的知識。“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因此,在課下,李曉燕十分注意自己的知識積累,大量的翻閱課外資料,來拓寬自己的視野。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業務培訓和教研活動。上好一堂課,必須要在課前準備上下功夫。她認真鉆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理念,甚至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還充分選擇應補充的資料,做到了有備而上。除此之外,課前她還充分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了解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分析他們在學習新知識時可能會有哪些困難,以便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努力構建民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引導學生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帶著思考與學習的心態對待工作,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堅持不懈的努力換來了豐碩的成果,李曉燕的課堂屢次被評為“學生最喜愛的課堂”,李曉燕也榮獲了“萊蕪一中青年教師二十佳”、“萊蕪一中優質課一等獎”、“萊蕪一中優秀教師”、“萊蕪市優秀先進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二、德高為范,寬嚴適度,加強對學生的愛心教育
在學生教育方面,李曉燕以“德高為范”為訓條,秉持“寬嚴適度,愛生在先”的教育理念開展學生德育工作及班級管理工作。她覺得,學生的智力水平、學習能力是有差異的,一味地要求每一位學生都取得較高的考試分數是不現實也是不科學的,關鍵在于學生良好習慣及道德認識的能力培養,不是每個學生都能考上北大清華南開復旦,但每個學生絕對都能成為有能力、有道德、有教養的合格青年,為此李曉燕做了較為細致的工作,并自己編寫了一份調查問卷讓學生來做,其中涉及到學生的理想抱負、對自身優缺點的認知、家庭情況、對學習的認識、生日等相關信息,通過這份調查問卷,李曉燕較為全面的掌握了她班里學生各個方面的第一手資料,并以此做依據開展工作,條件較差的學生引導他們自強,條件優越的學生引導他們自律自愛,單親家庭的孩子多給他們一些關懷與寬容,沾染不良習氣的學生多給他們些時間改正,每到學生過生日都在班級為他祝賀生日,并借此機會要求他努力進步。幾個學期下來,班級面貌有了較大的改觀,大多數學生都養成了勤奮努力、守時惜時的良好習慣。
李曉燕帶領學生開展課前活動,引導他們講理想、講道德、講愛、講感恩,講社會熱點,引導他們針砭丑惡,弘揚正氣;批判陋習,潔身自律,引導班里的每一位學生都有著對于真善美的最求,對假惡丑的排斥。
李曉燕還利用閑暇時間找學生談心,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家庭情況和他們存在的學習生活困難,給予引導幫助,鼓勵他們努力學習,幫助他們克服缺點,養成好習慣。對于犯了錯誤的學生,她堅持“鐵的紀律,唉的教育”的原則,依據不同的教育對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讓他們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改正自己的缺點,養成良好的習慣。
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有更多的工作等著她去做,但李曉燕謹記自己的承諾:在職一天,就要做一天合格的教師;在職一輩子,就必須做一輩子合格的教師。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