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女工織出新天地
周惠,女,47歲,大專文化,經濟師,全國人大代表。從事紡織工作15年,2002下崗后,通過轉崗培訓,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2008年創建了棗莊富東針織服裝有限公司。

周惠,女,47歲,大專文化,經濟師,全國人大代表。從事紡織工作15年,2002下崗后,通過轉崗培訓,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2008年創建了棗莊富東針織服裝有限公司。
由于她誠信經營,注重信譽,經過幾年努力,公司不斷發展壯大,現已成長為魯南地區規模較大的紡織加工企業。該公司先后多次被市、區評為優秀民營企業。周惠本人也多次受到省、市、區婦聯、工會、勞動部門表彰,先后獲得了嶧城區“巾幗創業帶頭人”、“巾幗十杰”;棗莊市“巾幗就業再就業帶頭人”、“三八紅旗手”、“巾幗創業指導師”;山東省“工友創業”先進個人、“三八紅旗手”、“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山東省首屆十佳農民工”、“山東省首屆百名農民工之星”、“全國優秀農民工”稱號、全國就業創業優秀個人等多項榮譽,2008年光榮當選全國總工會代表,2010年當選為嶧城區婦女第六次代表大會代表;2012年當選為第八屆嶧城區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
攻堅破難,堅定創業的信心和決心
下崗對周惠是個沉重的打擊,但她不氣餒,堅定創業的決心和信心,在毛紡廠工作過的周惠首先想到的是做自己的老本行,搞一個成品制衣廠,但面臨的第一大難題就是資金問題,周惠通過多方努力向親戚朋友、領導借款,用她的執著和真誠,感動了親朋好友。資金解決后,周惠開始租廠房,到青島、常州等地購買倒紗機、手搖橫機等成套設備,先后購進150多臺,并對每臺機器進行調試,直到機器達到合格標準。躊躇滿志的周惠和丈夫終于攻克了廠房、資金、銷路等困難,他們的針織服裝生產加工企業在2002年“開張”了。
嚴格把關,以信譽和質量贏得市場
周惠深知質量和信譽就企業的生命。生產初期,她就嚴把產品質量關,從倉庫、倒紗車間、橫機車間到最后套口車間的各道工序,周惠都安排了專人負責檢查每一件毛衫,每一批貨的質量。每一批貨全部完成后,她還要親自抽查,只要有一點不符合客戶的要求,她一定要翻工,絕不把不合格的產品交給客戶。也正是因為如此,工廠以較高的質量和良好的信譽贏得了一批又一批的客戶。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發展企業,周惠每天除了組織正常的生產外,還要對市場信息進行反復研究,及時捕捉產品更新信息,按照客戶的要求設計新產品。因此,每一批貨,從接單簽合同到這批貨的全部完成,周惠都要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科學管理,培育現代化企業精神
對企業的經營,她一開始就注重企業精神的培養,全面塑造積極進取、誠實守信的企業精神。在企業內部建立了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積極吸收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制定實行了車間主任負責制、質檢科長質量責任制、財務支出預算、審批制,形成了下到生產一線工人,上到主管廠長人人有目標、人人有責任的局面,徹底做到了責權分明。同時她給予職工最大關心和愛護,免費提供員工吃住,有機地把職工的切身利益與企業的經營、管理結合起來,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回報社會,帶動更多的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
周惠在實現自己再就業的同時不忘他人,在工廠步入正軌后,周惠把職工的招收向下崗職工傾斜,她們受過正規的訓練,文化素質高,業務技術熟練,能吃苦耐勞,這是一個廠難得的業務人才。同時,周惠還吸收了一些殘疾人員工,助推了殘疾人的就業工作而后,還在周邊地區招聘了部分新工人,對她們進行面試、考試、技術培訓,待工人培訓合格后上崗生產。
經過幾年的努力,公司不斷發展壯大,現有職工200余人,95%為女職工,其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40余人,殘疾人35人,也為社會減輕了負擔,得到了良好的社會影響!公司現已發展成為擁有員工200余人,占地6000平方米,總投資達2000萬元,年產值近2000多萬元,集培訓、生產為一體的多元化規模企業。各種規格紡織加工機器400余臺,主要生產加工各種羊毛針織品,年產量100萬件,銷往江蘇、上海、南京、浙江等地市,產品供不應求。
責任編輯:王曉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