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婿頂個兒
三十多年來,他無怨無悔地伺候照顧癱瘓在床的岳父姚登榮,用一片孝心和親情,換來了老人的安康與幸福,贏得了家人的尊重和鄰里的敬佩。

狄發強30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岳父

狄發強觀察爐火

狄發強日常巡護緊盤根

狄發強30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岳父

狄發強30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岳父
狄發強,男,漢族,黨員,生于1959年4月,勝利油田河口采油廠二礦八隊采油工。
三十多年來,他無怨無悔地伺候照顧癱瘓在床的岳父姚登榮,用一片孝心和親情,換來了老人的安康與幸福,贏得了家人的尊重和鄰里的敬佩。
1981年,狄發強的岳父姚登榮因車禍頭部腦神經損傷,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夫妻倆主動承擔起老人日常的護理和贍養責任。為給岳父治病,狄發強經常與同事倒班,陪老人到東營、濱州、濟南、北京等地就醫。1991年10月,在北京宣武醫院治療時,大夫寬慰老人說只要積極配合,按時服藥,病能治好,老人臉上露出很久不曾見過的笑容。但半個月后,未見明顯好轉,老人滿懷希望的精神支柱頃刻間坍塌下來,雙手顫抖加劇、反映遲緩、煩躁不安、亂發脾氣,一會要做起來,一會又躺下;一會要喝水,一會要小便,徹夜不眠。狄發強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更加細心地守在床前。白天給岳父穿衣、洗臉、喂藥,給岳父挪腿、翻身、按摩、捶背。夜間給岳父洗腳、擦澡,更衣,服侍睡覺。兩眼一睜,忙到熄燈,喂水喂飯、端屎端尿,累了就趴在老人床邊打個盹。
1992年,經勝利油田中心醫院聯系,狄發強將老人轉到濟南做腦神經固定手術。岳母一直患有高血壓,照顧老人的重擔再次落在他的身上。由于老人長期臥床,容易患褥瘡,必須常翻身側睡,還要經常按摩失去知覺的胳膊和腿。住院的一個星期時間,狄發強幾乎沒有合眼,體重掉了十多斤。盡管如此,他還是堅持上街給老人買愛吃的食物,借別人的鍋灶做好,一勺一勺喂給老人吃,增加術后營養。醫院的病友都以為他是老人的兒子,一聽是女婿,都夸老人好福氣。
狄發強的老家在蘭州,父母全靠其他兄弟姐妹照顧。自打岳父車禍后,他一次也沒有回過老家。老家的街坊鄰里和一些親友不了解情況,說他是“娶了媳婦忘了娘”的不孝子。雖然心里感覺很委屈,但他從來沒有在岳父家人面前流露出來。他寫信讓父母到山東來玩玩,讓雙親逛逛泰山、孔廟、青島、蓬萊等風景名勝景區。岳父車禍后的第19個年頭,狄發強的父母來到了山東,倆親家相見,格外親熱。老岳父吃力地拉著狄發強父親的手,久久不愿松開。雖然失去了語言表達能力,但從眼眶流出的兩行熱淚,不斷抽搐著的嘴角,流露出深深的道歉和感激之情。父親也感同身受,語重心長地囑咐他要照顧好老人;厝ズ螅赣H馬上將所見所聞告訴鄰里鄉親,說他是個孝順兒,誰也不許再說個“不”字。
為了讓老人有個好心情,狄發強和妻子、孩子一有空就讓岳父坐在輪椅上,從四樓抬下來,推著他在小區轉一轉,看看老鄰居,敘敘舊。每逢雙休日或休班,夫妻倆就到市場上買回老人愛吃的水果、魚肉,做上幾盤色香味美的飯菜,端給老人品嘗,岳父最愛吃他做的“揪片子”。逢年過節,外面鬧社火、放煙花,他總是用輪椅推著岳父出去觀賞,享受節日的快樂。由于岳父白天睡覺時間長,晚上便很少睡得著。每到晚上,他都要給岳父擦洗身體,換上干凈內衣,翻身、按摩,直到岳父睡著。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三十多年,如今狄發強也已是鬢發斑白,顯得比實際年齡蒼老很多……
俗話說,一個女婿半個兒。在同事和鄰居眼里,狄發強是“一個女婿頂個兒”。他的一片孝心不僅讓老人幸福、健康、長壽,自己也贏得了多方贊譽。他的家庭多次被評為“勝利石油管理局文明家庭”,他本人也榮獲管理局“敬老養老好兒女”榮譽稱號,2004年被評為全國“孝親敬老之星”,2010年被評為“勝利油田十大孝順兒女”,2011年被評為勝利油田“第二屆孝親敬老道德模范”。
責任編輯:余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