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處的“皮影老師”
邢如雨,男,棗莊市山亭區人,1954年生,山亭區徐莊鎮華東村小學退休教師。2008年榮獲矚目山亭全國攝影大獎賽中二等獎,被稱為“感動2008”平民英雄;2011年,在全市小學生“小哥白尼”杯大賽中,榮獲優秀輔導獎和表演一等獎;2012年,全市民間絕活大賽中榮獲表演一等獎,同年被市政府授予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并榮獲棗莊市民間工藝大師稱號;近年來,共榮獲省、市非遺民俗展示獎項20余件。

邢如雨,男,棗莊市山亭區人,1954年生,山亭區徐莊鎮華東村小學退休教師。2008年榮獲矚目山亭全國攝影大獎賽中二等獎,被稱為“感動2008”平民英雄;2011年,在全市小學生“小哥白尼”杯大賽中,榮獲優秀輔導獎和表演一等獎;2012年,全市民間絕活大賽中榮獲表演一等獎,同年被市政府授予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并榮獲棗莊市民間工藝大師稱號;近年來,共榮獲省、市非遺民俗展示獎項20余件。
自1973年8月參加工作,邢如雨四十年如一日、任勞任怨、兢兢業業、愛生如子,一心撲在本職工作上。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師,為山區培養出大批人才,深愛學生家長和領導的贊譽。本應在2009年退休,因為山區貧窮,沒有新老師來這里,加上山路崎嶇,沒有校車,學生又多是跟著爺爺奶奶的留守孩子,自己不能眼看著孩子步行到十里地以外的小學去讀書。于是,他不顧家人的反對,主動找到教委領導和村領導,繼續留校任教,這一留就是四年,吃在學校,住在學校,和孩子們如同父子一般,卻不索取分文。
除了教師的身份,邢如雨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性傳承人,他 12歲就開始跟隨老一輩藝人走上了這一藝術人生。老人語重心長的對他說:“皮影戲可是咱們的傳家寶,千萬要把它一代一代的傳下去。”邢如雨很受感動,下決心專研學習,不辜負老人家的期望,無論有多大困難,都得想辦法克服。由于自己的刻苦演練,終于在16歲那年從父親肩上接過皮影戲的擔子,這一挑就是幾十年。2005年由于上級領導的重視,2006年被列為第一批省級名錄,皮影戲傳承的重要性也被認同。他利用自身教書育人的優勢,在學校開起了皮影課,因此被多家媒體、報社、廣播電臺、電視臺和攝影家協會譽為“大山里的皮影學校”。每周一、周三、周五下午最后一節課傳授皮影戲,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和支持,現在已有部分學生能簡單的制作和表演。今年五月在棗莊市舉辦的全市中小學生“小哥白尼杯”創作大賽中有兩名學生獲得一等獎。
近年來,他還編寫了古代《二十四孝》并在區電視臺錄制。2009年7月,國慶60周年編排了《黨的政策實在好》《祖國變化神人驚》等作品被區電視臺及省電視臺相繼作專題報道、報社媒體網站不斷報道。皮影戲也要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自編自演,邢如雨編寫了古代的《二十四孝》、《黨的政策實在好》、《孫大圣游祖國》、《豬八戒和媳婦游徐莊》、《少生優生幸福一生》等等劇目,利用業余時間在學校、福利院、農村來回義務演出百多場次,受到廣泛歡迎。
責任編輯:見習編輯孫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