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載青春駐山區
潘文君,男,漢族,1977年10月出生,2002年3月入警,現任日照市公安局東港分局三莊派出所副所長,一級警司。從警10年來先后5次獲市局嘉獎、分局嘉獎,2006年榮獲個人三等功一次,2011榮獲集體三等功一次。
十載青春駐山區 一片丹心守平安

——記東港公安分局三莊派出所副所長潘文君
潘文君,男,漢族,1977年10月出生,2002年3月入警,現任日照市公安局東港分局三莊派出所副所長,一級警司。從警10年來先后5次獲市局嘉獎、分局嘉獎,2006年榮獲個人三等功一次,2011榮獲集體三等功一次。
從警伊始,潘文君因為工作需要被分配到全區最偏遠的鄉鎮三莊鎮工作,他沒有絲毫怨言,“我本來就是農家子弟,農村正是咱熟悉的天地!”到三莊后,了解到所里還設立了幾個警務區,他又主動請纓到最偏遠的豎旗警務區工作。自此,每天早上派出所開完例會后,他就騎行15公里趕到警務室工作,嚴冬酷暑,風雨無阻。
潘文君一心撲在工作上,很快在三莊扎下了根,一干就是十年。初到警務區的日子里,他白天下村走訪,晚上整理民情日記,短時間內掌握了轄區基本情況。同時,他積極開展流動人口登記、矛盾糾紛排查、消防安全檢查、學校安全保衛等各項工作,逐漸成長為一個精通法律、熟悉業務、經驗豐富的片區民警,工作成績年年優秀,得到領導和同事們一致認可。10多年來,他主辦協辦了400余起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調解民事糾紛1200余起,先后為群眾解決困難200余起,成為三莊鎮群眾心目中的“守護神”。
潘文君了解群眾生產、生活不易,對群眾有種天然的親近感。做一個好警察,一個好人,是他最樸素的想法。他主動走近群眾,訪民情、問民意、察民憂、解民困,從維護群眾利益出發,力所能及的幫助解決實際困難。2008年,轄區某村兄弟二人因為贍養父母問題發生糾紛,接到報案后,潘文君多次走到兩人家中,耐心細致說道理、做調解,曉之以情、明之以法,最終使兄弟倆摒棄成見,在贍養老人問題上達成協議。此后,潘文君又協調村領導,聯系民政部門為老人辦理了低保,解決了老人后顧之憂。2009年,潘文君了解到轄區窩疃村很多“外來媳婦”沒有戶口,生活十分不便。為此,他主動將情況向所領導作出匯報,并會同戶籍員一起深入該村進行調查,幫7名外來媳婦落實了戶口問題。
“執法連民心,執法連全局”,潘文君經常這樣說。在他心目中,執法是維系群眾利息,關乎公安形象的大事,絲毫不能馬虎。他反復揣摩同群眾溝通交流的方式方法,注重文明用語,使自己的執法行為更容易為群眾所接受。同時,他認真學習各類法律法規,分局舉辦各類執法講座、培訓班時,他總是盡可能地擠出時間參加,以開闊自己視野,提升執法規范化水平。
他對執法細節的追求近乎苛刻,對于主辦的案件,從受案、立案、偵查、緝捕、告知等各個環節進行反復推敲,確保各個法律環節都無懈可擊。同時,認真制作案卷,規范法律用語,在歷次案卷評比中都取得較好成績。在他的堅持帶動下,全所執法辦案水平不斷提升,執法公信力和群眾滿意度節節攀升。
守護平安是公安機關的主業,也是潘文君心中的頭等大事。按照“網格化、立體式”巡邏防控要求,他和同事們一道,每天堅持上路巡邏,通過巡邏震懾違法犯罪,護衛群眾安全。閃爍的警燈,成為群眾心底最溫暖的亮色。他注重統籌安排工作,巡邏到哪里,就將安全檢查、流動人口管理、法律宣傳等工作落實到哪里,各項工作取得相互融合、共同促進的良好效果。
為盡快實現視頻監控“村村連”目標,潘文君和其他民警一起下村莊、跑企業,協助分局有關單位,聯合電信公司等業務部門,短時間內在三莊鎮中心街道及全鎮重要地段、主要路口、重要單位安裝監控攝像頭20個,并進行技術改造,將企業、農戶自行安裝的40余個監控攝像設備聯入派出所監控中心,全鎮治安防控“天網”初步形成。
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民警,潘文君將一生中最閃耀的十年青春,揮灑在這片他執著守護的土地上,在日復一日的點滴細微中,詮釋著“人民警察”平凡中的偉大!
責任編輯:石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