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德”義舉踐行博愛人生
1992年,下崗后的牛志卜為維持一家人的生計接手了老父親留下來的茶莊產業。經過幾年打拼,牛志卜不僅度過了下崗后的窘迫,兩家連鎖店相繼在周村區開業張,贏得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1992年,下崗后的牛志卜為維持一家人的生計接手了老父親留下來的茶莊產業。經過幾年打拼,牛志卜不僅度過了下崗后的窘迫,兩家連鎖店相繼在周村區開業張,贏得了可觀的經濟收入。
牛志卜一直遵循老父親留下的“仁德”祖訓,無論經營產業還是為人處世,都將這兩個字擺在第一,他總是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幫助別人。2010年牛志卜從周村區紅十字會了解到當地兩名孤兒“小生子”和“小剛子”的情況后,決定對他們進行救助。
小生子在9歲就失去了自己的爸爸和媽媽,因為母親生前得重病,為了治病,家里一貧如洗,爸爸媽媽都去世后,孩子的親戚因為種種原因不愿接納這個可憐的孩子,最后在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下,住進了敬老院,一住就是三年。牛志卜了解到他的情況后,當即決定到小生子生活學習的敬老院和學校進行走訪,如果情況屬實,將對他進行資助。看到小生子的生活環境,聽到老師們對他情況的講解后,牛志卜被深深地觸動了,他當即表示資助小生子一直到大學畢業,并于當日帶孩子購買了文具和生活用品,并為小生子添置了書桌、書櫥、臺燈和自行車。
小剛子,與小生子一樣也是孤兒,慶幸的是他有叔叔嬸嬸照顧,但是叔叔嬸嬸沒有固定工作,家庭條件艱難,牛志卜下定決心,要把這兩名孩子當成親人一樣,給予他們最無私的愛,每周都把他們接到家里來做上一頓可口的飯菜,輔導他們學習,傳授給他們仁德理念,教導他們做人的道理。
在他的帶動之下,周村區7名愛心人士與孤兒結成了幫扶對子,得到社會大家庭的關愛。每當有人問起牛志卜為什么做救助,他的回答始終如一“就是為了孩子,為了讓孩子能夠身心健康的成長,長大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1995年,他資助了車站社區的三為孤寡老人,十年如一日,在物質上和精神上對老人給予幫助,直到2005年三位老人相繼去世。
2002年,他資助了因家庭困難無法完成學業的市重點高中的兩名優等生,為學生交足學費,并且每年為學生提供基本生活費。
2007年當他得知萌水鎮的一名救人英雄家庭貧困時,主動送去現金1000元。2009年,資助貧困學生孫飛和愛國才能三胞胎每月300元。
2010年一戶下崗職工家中不幸失火,他當即送去現金2000元,幫她度過難關。
2010年以來,他積極聯系我區愛心人士,與7名孤兒結成了幫扶對子……
近幾年,他舉全家族之力,資助了10名貧困女童,2006年全市“春蕾計劃”中又資助了20名貧困學生,獲得了“淄博市春蕾計劃”先進個人稱號。汶川地震的第二天,他們全家就湊了34560元寄往災區。2012年1月,淄博市各區縣的100名貧困初中生,每人領到了由仁德茶莊資助的1000元現金,使寒冷的三九天里充滿了暖意。這10萬元救助金是由牛志卜和他的五弟牛國卜、七弟牛安卜提供的,為了激勵學生們的學習斗志,他們決定在今年暑假期間,將從上半年級部考試中挑選10名學習成績進步最快的學生,由仁德茶莊出資組織赴青島免費旅游,并表示以后每年都會拿出10萬元來救助貧困學生。
2010年,在紅十字會的倡議下,牛志卜帶領周村區的一些愛心商戶著手籌建愛心聯盟,他要匯聚更多的愛心力量,將公益之路不斷延伸。2011年9月,在周村區紅十字會和他的努力下,愛心企業和愛心商戶組成的“陽光清晨”愛心聯盟正式成立,截止目前為止愛心聯盟擁有會員12人。
2011年,周村區陽光清晨愛心聯盟成立,牛志卜擔任團隊負責人,一年來,在他的帶動下,聯盟隊伍不斷壯大,先后舉辦了4場公益晚會,開展了春節送溫暖、清明敬老院送雞蛋、“大手拉小手”公益助學、救助失學少年等公益活動20余次,籌集救助金、物資合計16萬元,救助困難群眾150余人次,得到了社會的高度認可和群眾的廣泛好評 雖然公益之路充滿了艱辛,但牛志卜依然無怨無悔。他盡自己的全力投入到公益事業中來,因為他收獲了別人的尊重和幫助他人的快樂
責任編輯:王曉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