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修服務 方便居民
由于張際振本人精通家電維修業務,社區在“瑞迪e修站”的基礎上,成立了“瑞迪e修站”之延伸服務---“際振便民維修室”,填補了大學生志愿者“瑞迪e修站”服務時間上的空白。
一、張際振同志長期默默無聞地堅持在“際振便民維修室”,在居民家門口為居民提供快捷、方便的義修服務
由于張際振本人精通家電維修業務,社區在“瑞迪e修站”的基礎上,成立了“瑞迪e修站”之延伸服務---“際振便民維修室”,填補了大學生志愿者“瑞迪e修站”服務時間上的空白。
張際振同志作為科大社區的一名志愿者,經常參與社區志愿服務活動,他先后參加了社區組織的“學雷鋒,家電義務維修”服務活動、泰山區“菜單式”志愿服務進泰前、進上高等綜合性服務活動,以及平時入戶到居民家中,修理電腦、電視、微波爐等,還隨時接納居民不間斷地送到社區來的一些老式收錄機、電水壺、老式風扇等。
他還是一個極富愛心的人,在慈善救助活動中,他積極捐款,捐出自己家中的圖書等物品,盡自己所能地幫助別人。
幾年來,共為社區居民以及在綜合服務活動中為本社區以外的居民修理各類家用小電器400余件,得到了社區居民的高度認可,
現在,社區內一直還有居民不斷將維修物品送到“際振便民維修室”來,等待著張際振的技術維修。
由于張際振酷愛無線電與家電維修,退休后,有多家科技公司和企業高薪聘請他去指導工作,他都沒有去,因為他覺得,人生中,一個人不能僅限于物質的追求,更重要的是人生價值的體現。能為別人做些事情,他感到非常的快樂。能奉獻社會,幫助他人,得到人們的認可,是自己人生價值的另一種體現。
二、以自己的正能量,帶動社區其他居民參與進社區的活動中來
張際振還經常在社區的帶領下,倡導和帶領周邊的鄰居參與到社區組織的“法律知識講座”、“文明禮儀講壇”、“食品安全知識進居民家”、“你呼我應,樓上樓下鄰居一家親”等主題鮮明的精品社區活動,讓周邊的居民感受到社區的凝聚力,從而進一步增強了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
張際振還幫助鄰近的高齡老人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并經常到他們家中聊天,讓老人感受到親人般的關懷!
就這樣,他經常騎著他的一輛老式自行車,跑大老遠去給居民們購買所需配件,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從不間斷,而且有時的配件錢,他都不讓居民們出,都是自己墊付。幾年下來,“際振便民維修室”中的他,忙于居民的隨叫隨到和上門服務之間,讓許多在家放置多年且不能用的老電器,經過他的義修,又揮舊成新――收音機又在居民耳邊響起了熟悉的音樂;臺燈又發出了溫暖的光亮,老式風扇又轉動出了涼爽的風……
社區內小小的“際振便民維修室”里,傳遞著奉獻的正能量,折射著熱衷于社區志愿服務的義修志愿者張際振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
三、付出+奉獻“1+1”愛心服務體現人生價值
俗話說:“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無私奉獻著,在別人快樂的同時,自己也感到快樂!”這種快樂源于奉獻與義務付出!
張際振,科大社區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志愿者,實在而又平凡!有許多人認為,奉獻沒有具體的要求,可做也可不做;志愿者也許只是當時一時興起,也不會堅持多久。可是,科大社區的志愿者張際振卻不僅僅于此,他一直樂于堅持著,他做的事情可能微乎其微,卻足以為居民解決一些實事,留給居民的是真心實意的付出,帶給居民的是志愿奉獻精神的彰顯!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