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善舉 大愛無疆
2007年12月入伍的李杰因患腦膠質瘤,多方救治無效,于2013年7月15日病逝。按照生前遺愿,李杰走后其角膜、肝臟、腎臟等人體器官由其父母代簽手續無償捐獻給紅十字會,成為武警部隊首位人體器官捐獻者。
凡人善舉 大愛無疆
器官無償捐獻者文登籍武裝戰士李杰先進事跡簡介

李杰,男,1988年3月出生,文登市龍山街道辦事處河埠莊人,生前系武警云南總隊紅河州支隊彌勒市中隊一名下士班長。
一、感天動地的凡人善舉,傳遞出無限的社會正能量
2007年12月入伍的李杰因患腦膠質瘤,多方救治無效,于2013年7月15日病逝。按照生前遺愿,李杰走后其角膜、肝臟、腎臟等人體器官由其父母代簽手續無償捐獻給紅十字會,成為武警部隊首位人體器官捐獻者。
好學上進的李杰在入伍2年后,因工作成績突出被所在部隊選取為下士班長,不成想2011年4月2日在崗位工作的他卻突然病倒,被診斷為患腦膠質瘤。隨后在長達二年多的治療期間,他與病魔頑強抗爭,在生命的最后關頭,他多次向父母和部隊領導、醫護人員表達無償捐獻器官的愿望,想用這樣的方式回報社會、回報部隊,并懇請父母在他走后代為履行手續,將他的愿望落實。在他的堅持和感染下,最終父母含淚答應了他的要求。由于病情的加重,2013年7月15日,李杰出現了深度昏迷、呼吸驟停,其父李傳明向醫院提出終止治療。根據李杰遺愿,武警云南省總隊醫院向云南省紅十字會提出捐獻人體器官的申請。7月16日,李杰的父親李傳明和母親王春玲代表兒子李杰與云南省紅十字會簽署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愿書》,隨后在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為李杰進行了肝臟、腎臟、角膜等人體器官捐獻移植手術。
病危之際,李杰想的最多的不是生命的長短和個人榮辱,而是要履行為國家、為部隊多做貢獻的諾言,用最后的能量幫助需要的人,將大愛撒向人間。母親王春玲說:“孩子多次對我說,他要為社會最后再做一點貢獻,把能用的器官都捐出來,能多救一個人是一個”。一名普通的士兵用自己平凡的行動詮釋著“忠誠于黨、熱愛人民”的錚錚誓言。
二、如此的大愛,源于部隊的培養和戰士的忠誠頑強
自小就有當兵衛國的理想和信念,做一名優秀的兵,這是他對送行的父老鄉親的莊嚴承諾。從2007年12月入伍開始,李杰就立志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戰士,努力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神圣使命。新兵訓練結束后下連隊被分到一中隊,他積極參加政治學習,刻苦訓練,團結戰友,贏得了中隊全體官兵的認可和贊譽,也因此于2008年5月被抽調到紅河州委警衛班擔負警衛任務。為了更好地勝任本職,他認真學習警衛任務知識,積極參加警衛勤務訓練,很快就適應了新的崗位要求,很好地進入工作角色。2009年12月,李杰被選取為士官。為帶好兵,他積極向中隊干部和老士官請教帶兵方法和組訓經驗,由于方法得當,身先士足,很快就贏得了所在班戰士的認可和信賴,成為練兵愛兵的模范。2010年9月,調入彌勒市中隊工作的李杰把在機動中隊養成的優良作風、錘煉的頑強意志,通過言傳身教給中隊的每一名官兵,展示了一名優秀士官的良好風范,在他的感染和帶動下,中隊的全面建設和執勤工作得到了有效加強。2011年底,中隊被云南總隊評為“基層建設先進中隊”。
在患病的兩年零四個月時間里,他先后接受了三次以上的大型腦腫瘤切除手術,但精神上的壓力和身體的病痛并未擊垮他。在治病期間,李杰時刻牽掛著組織、惦記著中隊、思念著戰友,經常打電話向中隊干部匯報病情和思想,面對戰友的關心和擔憂,他總是保持著樂觀豁達的心態,直面病魔。一次次的昏迷,一次次頑強地挺過來,他與病魔斗爭的事跡感動了支隊的全體官兵,支隊官兵也自覺將這種感動化為工作訓練的動力。
李杰的事跡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人民網、新華網、《解放軍報》、《大眾日報》、《云南日報》、《齊魯晚報》、《春城晚報》、《威海日報》等媒體都進行了跟蹤報道,社會各界反映強烈。
李杰去世后,武警云南省總隊為李杰追記了二等功,共青團云南省委、云南青年聯合會追授李杰“云南青年五四獎章”榮譽稱號,魂歸故里后廣大市民又用選票將其選評為“威海好人”,這一系列榮譽稱號的背后正是各級組織的認可和人民群眾好評的真實反映。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