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里的生死一小時
“黃河自古不夜渡”,是說晚上渡黃河危險很大。然而,在黃河岸邊生活了25年的梁山小伙蔡令營為了救人卻沒有片刻猶豫,縱身跳入滔滔黃河激流,在漆黑的黃河激流里上演了扣人心弦的一幕。
黃河激流里的“生死一小時”

蔡令營 生活照

蔡令營 生活照

蔡令營 孫明華

跳水救人者蔡令營接受采訪
蔡令營,1988年出生,梁山縣小路口鎮(zhèn)劉燦東浮橋公司員工。
“黃河自古不夜渡”,是說晚上渡黃河危險很大。然而,在黃河岸邊生活了25年的梁山小伙蔡令營為了救人卻沒有片刻猶豫,縱身跳入滔滔黃河激流,在漆黑的黃河激流里上演了扣人心弦的一幕。
2013年7月5日晚8點30分左右,在黃河中間,距離小路口鎮(zhèn)劉燦東渡口碼頭約300米處,一聲聲嘶啞的呼救聲斷斷續(xù)續(xù)地傳出。岸邊的群眾聽到呼救聲后,發(fā)現(xiàn)有人正在河心掙扎。此時,黃河正在調沙,流量大,水速急,群眾都不敢下水,只能用手電光跟隨落水者并大聲呼喊求救。呼救聲驚動了正在黃河對岸進行擺渡作業(yè)的員工。他們當即決定:暫停擺渡,全部員工共15人,集中到甲板準備救人。擺渡船迅速離岸,逆流加速,向落水婦女方向疾駛,船上所有燈光、手電全部集中到河面。員工準備好繩索、救生圈,隨時準備救人。渡船很快靠近了落水人,只見輕生女臉部上仰,口中發(fā)出微弱的呼救聲。浮橋員工蔡令營沒來得及脫短褲,就撲通一聲跳入了黃河,離落水婦女約20米,奮力游向落水婦女。此舉,出乎船上所有人的預料。下河救人危險性很大,弄不好救人不成,自己搭條命。作為負責人孫明華指揮渡船調轉船頭,緊隨蔡令營其后擇機施救,并向蔡令營落水的方向拋下兩個救生圈。蔡令營抓住救生圈,拼盡全力游向落水婦女,在距北岸渡口碼頭約100米處,從身后抓住了落水婦女右臂,但是,因為落水婦女下水時間太長,嗆水過多,已經(jīng)神志不清。蔡令營試了幾次都無法給她套上救生圈,兩個人在黃河里隨水浪越飄越遠,其中一個救生圈被河水漂走,情況非常危急。緊緊跟隨的渡船在波濤起伏的激流中施救也非常困難,一是怕船體撞傷兩人,二是怕他們被吸入螺旋槳喪命。幾經(jīng)周折,船體右舷終于調整到最佳施救位置,員工合力把兩人拉上船,送到黃河北岸渡口碼頭。蔡令營由于體力耗盡癱倒在甲板上。落水女經(jīng)過控水后也慢慢恢復了知覺。看到兩人都沒有生命危險,參與救人的船上員工才長舒了一口氣。
此時,渡船已下行3公里多。渡船返回浮橋渡口時,已是晚上9點30分,整個救人過程持續(xù)1個多小時。落水婦女清醒后,對大義施救的梁山縣小路口鎮(zhèn)劉燦東渡口浮橋員工深表感謝。
蔡令營在黃河邊生活了二十五年,知道即使會游泳的人被吸入旋渦里就很難上來,生還的可能性很小。可他當時也沒顧得著想很多,就想救人。蔡令營舍身救人的英勇事跡在《大眾日報》、《齊魯晚報》、《濟寧日報》、《濟寧晚報》等60余家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報道。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