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工人的典范
王紅香現年60歲,是歷城柳埠鎮人,是地地道道的老環衛了,1982年,她和老伴從年輕時就來到濟南開始從事保潔工作,30年來,她工作踏實,一絲不茍,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是槐蔭環衛工人的典范。

王紅香現年60歲,是歷城柳埠鎮人,是地地道道的老環衛了,1982年,她和老伴從年輕時就來到濟南開始從事保潔工作,30年來,她工作踏實,一絲不茍,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是槐蔭環衛工人的典范。
2005年,王紅香來到西市場環衛所,主要負責緯十一路附近道路保潔工作。她工作“幾十年如一日”,服從環衛所的工作安排,踏踏實實,“寧愿一人臟,換來萬家凈”,在工作中不怕吃苦,遇到艱難工作不怕臟、不怕累。環境衛生工作是一項長期性、復雜性、繁瑣性、重復性的工作,但她無怨無悔、任勞任怨,在西市場環衛所工作的幾年,能夠按領導的要求做好本職個人工作,她良好的工作作風和樸實的工作態度得到轄區居民和領導的肯定和表揚。
今年6月6日,她在道路撿拾保潔過程中撿到一個女式包,內有萬元現金和手機等財物,還有資料、公章、證件等重要物品。她并沒有見財起意,而是急人所急,在第一時間將提包交到環衛所,在所長和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下,最終聯系到了焦急的失主李女士,將失物歸還,包內財物分文未少。從撿包到認領,前后不過半小時。李女士想從包內拿出些現金作為答謝,被她婉言謝絕。第二天,失主李秀梅專門為拾金不昧的好人王紅香夫婦送來 “拾金不昧 高風亮節”的錦旗。李秀梅是一家幼兒園的園長, 還特意帶了兩個幼兒園小朋友,她說:“平時孩子們都學習書本上的知識,現在有這么好的事例,把他們領過來,親身感受一下。”
原來,李秀梅6日下午1點半,她騎電瓶車去區教育局開會,把自己的手提包放到了腳踏板上。由于趕時間加上道路比較顛簸,等趕到教育局的時候,李秀梅發現手提包不見了。“包里除了1萬多元現金,還有銀行卡、手機、U盤等重要資料。”李秀梅趕緊撥打放在包里的手機,但是接電話的人說話含含糊糊,隨后直接掛斷了電話。描述當時的情景時,李秀梅稱當時的感覺是“壞了”,“包肯定找不回來了。”過了十幾分鐘,抱著僥幸心理的李秀梅再次撥打了自己的電話,這次接電話的換人了,對方自稱是西市場環衛所所長,讓她到環衛所去拿包。李秀梅聽后喜出望外,當即趕去環衛所,取回了自己的包。檢查后李秀梅發現包括1萬余元現金在內,所有的東西都完好無損。李秀梅經過了解才知道,原來是環衛工人王紅香、王德和夫婦拾到自己的包,交到環衛所。從發現提包丟失到找回提包,前后不過半個小時。當李秀梅得知,兩人家庭困難,每月依靠微薄的收入維持生計,但每次撿到錢物,都設法交還失主,十分敬佩這對環衛工夫婦。
諸如此類的事她自己都數不清發生過多少次了,也許,那些失主都已經忘記王紅香這個名字了,但是她卻一如既往的堅持自己做人的原則。用她自己的話說,她不圖名,不圖利,圖的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道路保潔工作看起來很簡單,但真正了解這份工作,才知道其中辛苦。每天早晨5點不到,她就扛著掃帚,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在別人還在夢鄉的時候將道路清掃干凈。她負責的路段緊鄰西市場,白天人流非常密集,工作量很大,她卻靠著不間斷的撿拾,讓道路上看不見一個煙頭、一張紙。不論什么時候,大家看到的總是她彎腰忙碌的背影,整條道路的潔凈,是她顧不上喝口水、喘口氣的辛勤勞動換來的。晚上街邊有夜市攤點,方便了逛街的市民,卻讓她增添了一份辛苦。每天晚上,她都會等到夜市散去,才擦擦汗水回家休息。“五加二,白加黑“,一天到晚不休息,尤其是節假日,越是累,需要非常堅韌的恒心。也許,這樣的工作做一天、兩天沒什么,但是,又有多少人可以像王紅香一樣能夠堅持三十年,而且三十年如一日呢?“寧愿一人臟,換得萬家潔。”她在平凡的崗位上,用愛崗敬業的忠誠、堅忍不拔的恒心、勤勤懇懇的作風和一絲不茍的態度,默默地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她為人和善,謙恭有禮,是個熱心腸,平日里掃完自己的馬路,會主動幫助其他同事干活,與其他同事關系都處的很好。王紅香還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她的母親已有99歲高齡,卻依然身體健朗,耳聰目明,這跟她這做子女的孝順有很大關系。雖然為了養家糊口她無法在家中長伴年邁的母親,但是她的心卻從未離開過家里。每天晚上下班,她都會準時跟母親通電話,詢問一日三餐、身體狀況等細節,并跟母親講講自己今天的所見所聞。每個月拿到工資,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往家里寄錢,自己身上只留下生活必須的花銷。她的母親一提起王紅香,就有說不出的自豪,逢人便夸自己這閨女孝順。
多年來,她一直把“人在路凈”作為自己的工作質量標準。幾十年的保潔生涯,經歷了太多的風霜雨雪,錘煉了她吃苦耐勞、扎實肯干的堅強品格。掃街雖然是個累差事、苦差事,可每天看著馬路在自己手下變得干干凈凈,她的內心就會涌出難以言表的高興。這不正是我們身邊“最可愛城市美容師”。
責任編輯:王曉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