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大愛 積極助殘助學
她工作認真,從不輕視自己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勤奮兢業;她心系家庭,細心照顧家中老幼,為自己的家庭默默付出;她心存大愛,積極助殘、助學,為別人撐起另一片天空。
公共道德模范推薦材料
——機電設備制造廠武靜華

將多年資助的貧困兒童認做干女兒

陪老人聊天

陪聾啞孩子“過六一”
她工作認真,從不輕視自己的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勤奮兢業;她心系家庭,細心照顧家中老幼,為自己的家庭默默付出;她心存大愛,積極助殘、助學,為別人撐起另一片天空。她的善良感染著更多的人加入“文莉愛心在行動”,使這個成立不到三年的愛心組織在公益慈善道路上越來越壯大,獲得了2012年山東省優秀志愿者集體表彰及2012年集團公司“感動兗礦”團隊集體表彰,省市地區媒體紛紛報道他們的愛心善舉,甚至連中央電視臺也來采訪他們,她就是兗礦機電設備制造廠的普通女工、文莉愛心在行動的主要組織者之一,武靜華。
武靜華在機電設備制造廠從事清潔工的崗位已有10年,日復一日的工作中,她勤奮認真,盡職盡責,以最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對于天生愛美的女性來說,對這份工作無不避而遠之,但是在工人們早上進廠的時候,經常能看到武靜華穿戴整齊,在認真的打掃著馬路。武靜華這樣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得到了單位領導的一致好評和認可。
武靜華的丈夫工作繁忙,經常會出差在外,照顧家人的擔子自然就落在了武靜華身上。2009年,武靜華的婆婆身患癌癥,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她每天下班后就匆匆忙忙回家照看婆婆,給婆婆換洗衣服,做可口的飯菜,孩子在家學習做作業,她就一直陪著孩子,直到孩子睡覺后才上床休息。每當婆婆需要住院的時候,武靜華更是在床前細心照料,無微不至,不了解的人都以為她是“親閨女”。這些年來,武靜華一直默默背負著工作、家庭、老人、孩子的沉重包袱,在家庭和單位這條直線上奔波著、忙碌著。每當說起妻子為家中付出的一切,丈夫總是感激的說:多虧了她,我才能安心在外工作。
2011年的5月,一個偶然的機會,武靜華加入了文莉愛心在行動團隊,這是一個自發組織為山區貧困人群幫扶、助殘、助學的公益慈善組織。武靜華第一次跟隨團隊去張莊東卞村一家農戶助殘,當看到老兩口都身患殘疾,兩歲的孩子無人照料的時候,武靜華忍不住留下了眼淚,從此她積極參加團隊活動,參與組織管理,成為了團隊的一名骨干。她利用閑暇時間跟隨團隊走進鄒城東部山區貧困學子、困難群眾的家里,給他們送去愛心物資和助學資金。一次走訪中,武靜華認識了一名叫吳啟蘭的12歲女孩,她的父母都是聾啞人還患有智障,怯弱的孩子見到陌生人來到,復雜的眼神讓武靜華感覺可憐,當武靜華拉起她的手問她家里還缺什么,孩子開口提了個要求“阿姨,你能抱抱我嗎?”,一個簡單的要求,讓武靜華感覺這個孩子生活的太苦了,她彎腰把吳啟蘭摟在懷里,孩子卻在懷里哭了起來,問她為什么哭,孩子說我想喊媽媽的時候能有人答應。說完,武靜華跟孩子抱在一起哭成了淚人,從那天起,武靜華認吳啟蘭做女兒,時常資助她,并在節假日接她來一起生活,讓從小缺失母愛的啟蘭感受到母親的溫暖。從此武靜華明白了慈善不僅僅是捐款捐物,有時可能只需要你的一個擁抱,一句問候,武靜華更加堅定了為公益慈善事業貢獻愛心的信念。
在敬老院里,武靜華和她的伙伴們給老人們理發、換洗衣服、包包子、陪老人聊天,為老人們帶去關懷和快樂。為山區學校的學生募捐時,武靜華發動老公孩子來幫忙,跟愛心志愿者們一起整理捐物,在天冷的時候把衣服、書本親手送到山區孩子們的手上。武靜華兩年多來組織了120余次公益慈善活動,并堅持每次活動都親自參與,她和團隊的愛心自愿者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間大愛,在她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加入團隊,在機廠也形成了一個樂于助學、助殘的公益群體。每當說起自己參與的愛心公益事業,她經常對別人說:用自己微薄之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心里會感到很快樂。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