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促成和諧大家庭
用愛促成和諧大家庭。在國素清心中,家是社會的細胞、是心靈的港灣、是和諧的樂園,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她認識到家庭和睦是社會和諧、個人幸福的前提。

國素清,女,1967年7月出生,現為泰安市岱岳區人民法院審監庭庭長。
用愛促成和諧大家庭。在國素清心中,家是社會的細胞、是心靈的港灣、是和諧的樂園,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她認識到家庭和睦是社會和諧、個人幸福的前提。丈夫家兄弟姐妹多,是一個大家庭。由于婆婆是繼母,家庭關系并不融洽。國素清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決心靠自己的愛心,徹底改變這個大家庭的整體氛圍。她經常主動找婆婆、小姑、小叔談心 ,組織家庭聚會,營造家庭氛圍。她的開朗和真誠,使她很快成為全家公認的知心人。國素清平時對公婆照顧地無微不至,除了洗衣做飯,打掃衛生,她還每天陪老人聊天。國素清對“孝順”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孝順不僅僅是讓老人吃好穿好,還要給予老人更多的精神關懷,讓老人氣順,心情好比什么都重要。
久病床前孝心不變。父親由于年事已高,身體狀況不好,后來,父親病情惡化,轉成了食道癌。由于父母都在萊蕪,為了照顧父親又不耽誤正常工作,她每周五下班后都乘公交車到萊蕪,夜晚照顧父親,周一清晨再乘車去單位上班。父親病重時,吃飯時向外吐飯,經常吐的她滿手都是。她每次都一點一點地給父親喂飯,及時擦掉從父親嘴角吐在衣服上和床上的食物。父親的病情到了晚期,大小便失禁,每次把衣服、被褥弄臟了,她都及時換下、清洗。她長期為父親喂飯送藥、接屎端尿、盡心侍侯。鄰居都說:“久病無孝子,可素清卻做到了久病床前孝心不變,真是個好閨女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國素清不僅在家是個好女兒、好兒媳,在工作中也是好同事、好法官,是孝老愛親的典范。每月她都會幫單位離退休老干部稍回刊物,并挨家挨戶送到他們手中,多少年來,從未間斷過。在辦案過程中,她仍不忘敬老,非典期間,一位老人因年老體衰,為了使案件得到及時處理,讓老人及時領到補償款,國素清冒著“非典”肆虐的風險,行程400多里,親自到老人家中處理案件,老人感激得熱淚盈眶。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國素清用自己平凡的行動,在生活和工作中詮釋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孝老愛親的真諦,她用孝老愛親的美德,使人們口碑載道,也為自己鑄就了做人風范。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