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生命最強音
一直以來,她都是家人的頂梁支柱,領導的得力助手,老師的知心搭檔,孩子們的良師益友,在平凡的生活中用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實現著生命中的最大價值。
笑對人生,奏響生命最強音

于麗妮,女,1980年3月21日出生,1998年畢業于文登師范學校,現任文登市界石中心完小總務副主任。
一直以來,她都是家人的頂梁支柱,領導的得力助手,老師的知心搭檔,孩子們的良師益友,在平凡的生活中用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實現著生命中的最大價值。2004年,她剛生完孩子,母親就突患心腦血管梗塞,她撇下沒滿月的兒子,來到病床前照看母親。當母親病情逐漸好轉時,父親陪同母親外出散步的一個傍晚,父親被一輛橫沖過來的農用三輪車撞成重傷,處于抑郁狀態的母親不幸撒手人寰。面對家庭帶來的一連串突然變故,她選擇了笑對人生,勇敢擔負起照顧父母、供弟弟上大學的重任。在家庭遭受巨創的時刻,她強忍悲痛,沒落下學生的一堂課,她積極從容的人生態度讓心理承受力差、心靈脆弱的師生深受鼓舞,也給了他們莫大的勇氣和信心去面對自己的人生。現在,師生之間互相安慰開導時常常以她的故事為例。“悲傷只能使生活的擔子越壓越重,相反,當我們臉上出現笑容的時候,解決困難的辦法總會主動找上門來,生活的擔子就會越來越輕。所以我要學會微笑著面對生活……”正如她筆記中寫得那樣,臉上始終掛著恬靜文雅的笑容,她現在已然成為大家生活工作中的楷模。2011年暑假,她被檢查出患有乳腺癌,并立即做了根治手術。在接受化療期間,她毅然加入了小學語文教師遠程研修的行列。由于剛做完切除手術,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左臂上還通著一根插進體內做化療的管子,右手只能做一些簡單的電腦操作,身體虛弱的她每操作一次電腦,疼痛難忍,但她仍然堅持著。在她的眼里:這點痛算得了什么,難道還要比化療那種欲生不得、欲死不能的感覺還痛嗎?堅持一下就過去了。正是有了這種信念的支撐,她圓滿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她的精神成為大家學習的楷模,上級領導親切慰問,最終學校被評為研修先進單位,本人被評為優秀學員。剛做完六個療程化療的她,整個左臂腫得不能隨意擺動,左手也沒有幸免,腫得像個發酵的饅頭。平日里用雙手才能干的活兒,現在她卻只能用一只手來完成,艱難程度可想而知。但她還是放棄在家休養,毅然決定回到校園,回到同事和孩子們身邊。要問早晨第一個到校的是誰,孩子們會異口同聲地說:“于老師!”原來她每天提前半小時到校跑步鍛煉身體;上課時間,她經常穿行于課堂,幫助老師們提高課堂效率,她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幫助老師們提高業務能力上。課余時間,她又忙著和各學科組長商討教育教學工作中的的問題,指導參加優質課比賽的老師評課議課,一節節優質課在她的精心雕琢下頻頻獲獎。“我無法選擇自己的命運,但我可以選擇對待命運的態度;我無法延伸生命的長度,但我卻可以拓展生命的寬度!”這就是她的座右銘,她是這么想的,也是這樣做的。看著為學校瑣事忙前忙后的她,校長心疼地說:“悠著點,別太累,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老師們不時道上一句:“于主任,你歇歇,還是身體要緊,你說我們幫你做!”愛人心疼她,更是將家里家外事全包攬下。領導的呵護、同事的體貼、家人的愛護,為她筑起了一道道愛的港灣,她幸福地生活在愛的港灣中。
生活上她細心照料家人,工作中她勤奮上進。2013年被文登市委市府評為“愛崗敬業道德模范”,三次被市委市府給予嘉獎,一次獲得三等功,獲獎課例三節,發表論文十多篇。在生死考驗面前,弱者貪生,勇者無畏。她笑對病魔,靠堅強的意志和信念挺過了一道道難關。她以豪邁的氣概,唱出了激越高亢的強者之歌,奏響了生命的最強音。
責任編輯:王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