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義勇為白衣天使趙皎皎、張峰

張峰

趙皎皎

張峰生活照

趙皎皎生活照


趙皎皎,女,1979年1月出生,群眾,大學本科護理學,2000年7月參加工作,現為山東省立醫院冠心病科病房主管護師。
張峰,男,1977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博士,2005年7月參加工作,現為山東省立醫院保健綜合一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
見義勇為、科學施救,醫護夫妻聯手搶救落水者
7月22日下午3時12分,同在山東省立醫院工作的趙皎皎、張峰夫婦恰好攜老人、孩子在泰安大眾橋景區游玩。忽然聽到人群中傳來呼喊聲“救人啊!有人落水啦!”抬頭一看,只見一名男子正從上游的瀑布向下沖來,在水中不停掙扎。張峰判斷了地形,拿著女兒的水槍跑向大眾橋下地形最窄的一處,想要在那里截住男子。跑出沒幾步就聽見“噗通”一聲,回頭一看,妻子趙皎皎已經跳入水中。
趙皎皎身材瘦弱,體重不足100斤,剛入水就被湍急的水流沖出了一米遠,水性不錯的她奮力游向對岸,站在岸邊想用張峰遞過來的水槍把男子拉向岸邊。這時,落水男子已陷入昏迷,伸出的雙手在水面上無力地揮動了幾下。趙皎皎立刻再次跳入水中,拼勁全力向落水男子游去,她先伸手一把抓住他的右腕,然后托著腋窩,拼盡全力游向岸邊,在丈夫和好心人幫助下,將落水者救上岸。
此時落水者已經陷入昏迷,全身紫紺,呼吸微弱。身為醫生的張峰憑借精準的專業判斷和精湛的醫療技術緊急施救,先是就石岸的坡勢,使被救者頭在低處,用力拍打其后背,十幾下后,落水者突出腹中的積水,接著,張峰立即實施心肺復蘇急救技術,幾分鐘后,落水者恢復了心跳呼吸,脫離了危險。
落水者的家人趕來后,對張峰夫妻不停地鞠躬,表示感謝。見被救者生命體征逐漸恢復正常,一家人默默離開,盡管對方的妻子一直追到山路上,讓留個聯系方式,一家人也只是微笑著擺擺手,誰也沒說。
趙皎皎、張峰夫婦的事跡隨后被媒體曝光。據悉,事發當時,趙皎皎剛做完手術不足兩個月,尚處在手術恢復期,趙皎皎體重不足100斤,而她在激流中救起的落水男子,身高超過180公分,體重在190斤左右。山東廣播電視臺、齊魯網、齊魯晚報等媒體分別進行了報道。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中國新聞網等中央新聞網站以及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紛紛進行了轉載。趙皎皎、張峰的事跡在全社會引起了強烈反響,廣大網民稱贊“弱女子也有山東大漢風范”,趙皎皎和張峰的“山東面孔”也隨著新聞報道把見義勇為的“正能量”傳播到了全國。
趙皎皎:我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從小,趙皎皎就有一個護士夢,看到身穿白大褂的護士,總覺得神圣而高尚。2000年,從同濟大學護理學院畢業的趙皎皎終于如愿以償,成為山東省立醫院心內科的一名護士。
工作以來中的趙皎皎,積極樂觀,愛崗敬業。基礎護理工作是辛苦的,每天重復的發藥、打針、換吊瓶,簡單枯燥又繁雜瑣碎,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情,趙皎皎所在的心內科,患者病情瞬息萬變,猝死事件常有發生,幾乎每天都有緊急搶救,工作就像戰斗,與死神搶奪生命的戰斗。趙皎皎發自內心地熱愛護理工作,工作多年,從來都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用她的話就是“再多的辛苦抿嘴笑一笑就過去了,看到患者康復出院的時候,我會發自內心的快樂”。
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遇到重大搶救時,趙皎皎常常連續工作七八個小時,一直堅持參與到搶救結束;一位心肌梗死的病人出現排便困難,深知便秘對心梗病人危險的趙皎皎二話部署,戴上手套將大便一點點扣出來;每到節假日的時候趙皎皎便主動要求上班,讓家在外地的同事回家過節。長期的歷練讓趙皎皎成長為一名出色的護士,她總能勇敢冷靜地配合醫生的搶救措施,用盡一切辦法挽留患者的生命,她說:“哪怕只有0.1%的希望,也要做出100%的努力。因為生命,是那么寶貴。”
真是這份執著和熱愛,趙皎皎多次受到病人和家屬感激和贊譽,也多次評為科室優秀護士和優秀團員。除完成本職工作,多年來她一直擔當科室教學工作,所授講座深受學生喜愛。此外,趙皎皎勤于鉆研,善于學習,在護理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發表論著五篇,2013年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山東大學護理研究生。
生活中的趙皎皎喜歡體育運動,游泳、短跑、跳高、跳舞,樣樣拿手,她曾先后多次代表醫院、衛生廳參加省直單位運動會,都取得較好名次。趙皎皎從六歲開始練習游泳,原本只是出于喜好和強身健體,沒想到,關鍵時刻派上了用場。憑著良好的水性,體重不足100斤的趙皎皎成功把190斤的落水壯漢拖到岸邊,她弱小的身體里爆發出的能量讓人嘆為觀止,“弱女子也有山東大漢風范”的贊譽生動形象地再現了她救人的壯舉。
說起救人的過程,趙皎皎顯得生澀而害羞,她不是個善于言談的人,被記者們反復追問時,也只是恬淡的一笑,最終她說了這樣一句話:“如果眼睜睜看他沉下去,我一輩子都不會安心。我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張峰:救人是醫護人員的天職
談及妻子救人的壯舉,深愛妻子的張峰在自己微信的朋友圈里說了這樣一句話“希望你做英雄,但是不做烈士”。妻子是英雄,張峰便甘當綠葉。其實,趙皎皎的見義勇為和張峰的科學施救是救人成功的兩個必要條件,缺一不可。把落水者救上岸時,趙皎皎已是筋疲力盡、體力不支。而落水者心跳、呼吸全無,生命危在旦夕。張峰沒來得及照顧剛剛經歷了生死磨練的妻子,對已陷入昏迷的落水者進行了緊急施救。仔細呼吸心跳等生命體征,有著豐富急救經驗的張峰迅速做出準確判斷:落水者還有救!接著拍擊后背,控出積水,緊急進行心肺按壓…經過幾分鐘及時有效的搶救,原本呼吸、意識全無的落水者奇跡般地蘇醒過來,向夫妻二人深深地鞠了一躬。
醫術精湛、年輕有為是領導和同事們對張峰的一致評價。張峰是畢業于山東大學醫學院的醫學博士,現為山東省立醫院保健綜合一顆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入院僅八年時間,已經成長為所在科室的技術骨干。他熟練掌握了目前內科血液腫瘤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對于內科疑難雜癥方面的診斷和處理方面逐漸形成了一套理論和方法,與同事們共同配合,成功診斷和救治了多例“老年獲得性血友病”、“POEMS綜合征”、“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疾病,有些疾病為山東省立醫院乃至全省首次診斷。憑借扎實的臨床基礎和深入的學術研究,張峰同時擔任山東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秘書兼委員、山東醫學會血液分會委員,是兩個學會中最年輕的委員。
2011年,張峰作為訪問學者赴美國得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腫瘤中心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學習訪問,業務能力和科研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他先后參與國家自然科學資金項目兩項,在歐洲血液病雜志等核心期刊發表文獻十余篇,2010年榮獲得山東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等獎勵。
工作中的張峰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對病人熱情周到,對技術精益求精,深受病人的愛戴和好評,曾經多次代表醫院參加“第十一屆全運會”以及其他重要活動的外出保健工作,并曾專職負責省內幾位領導同志的保健工作,受到保健對象及衛生廳領導的好評。
談及救人事件,張峰把救人的勇氣和能力,全部歸功于醫院的教育和培養,歸功于醫院文化對她們潛移默化的熏陶和,他微笑著對記者說,“我們都是醫護人員,救人是天職。”
山東省立醫院:先進的文化培養人、塑造人
山東省立醫院始建于1897年,上百年的滄桑歷史積淀了底蘊豐厚的醫院文化,醫院歷來注重文化在人才培養、品性養成、素質提升、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上的重要作用,以“精誠仁和”的醫院精神和“濟世救人,尊重生命”的醫院宗旨引導和教育全院干部職工,不斷吸收醫院建設發展中涌現出的感人事跡和正能量,不斷取傳統文化特別是齊魯文化、孔子文化的豐富給養,形成了具備衛生行業特點和省醫特色的醫院文化。先進的文化培養和塑造也塑造和培養著一代又一代的省醫人,趙皎皎和張峰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山東省立醫院院長、黨委書記秦成勇表示:趙皎皎、張峰奮不顧身、科學施治、合力救人的事跡集中展現了當代省醫人的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精神風貌,他們是五千余名省醫人的優秀代表,他們用實際行動承擔起白衣天使救死扶傷的神圣使命,踐行著“濟世救人、尊重生命”的山東省立醫院宗旨。山東省衛生廳黨組副書記襲燕對勇于救人、樂于助人的趙皎皎和張峰給予高度評價,稱他們是“最美的醫生、最美的護士,是70萬山東衛生人的杰出代表”。
責任編輯:余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