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死扶傷奏華章
自1988年開始,從醫25年。她立足農村,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工作崗位上默默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護著當地農民的健康。她憑著崇高的人格和醫德,精湛的醫術,為病人除疾驅病,排憂解難,贏得了廣大老百姓的信賴和贊譽!
一腔真情系百姓 救死扶傷奏華章

劉書芹,女,42歲,主治醫師,姜屯鎮小洪疃村民。自1988年開始,從醫25年。她立足農村,在最基層的醫療衛生工作崗位上默默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護著當地農民的健康。她憑著崇高的人格和醫德,精湛的醫術,為病人除疾驅病,排憂解難,贏得了廣大老百姓的信賴和贊譽!
愛心是劉書芹行醫信念和做人的根本。她扎根農村基層,心里總是裝著患者,一心為患者著想。她總是說“醫生應把病人當成自己的親人”、“病人身痛我心痛”,她也是這樣做了20年,被她精心醫治的病人,都會翹起大拇指,稱贊“劉醫生,是個好人啊”。
為給群眾少花錢、治好病,劉書芹背著藥箱走遍了附近村子的大街小巷,家家戶戶的門檻不知進出多少次。有一次,鄰村貧困戶楊其領突發病重,去不了衛生室就診,需要每天兩次巡診,劉書芹不厭其煩的每天兩次為他在家掛針。有時白天忙碌就利用晚上,有次開車連人帶車翻進溝里,左胳膊骨折,膝蓋被摔傷,疼痛難忍,躺在地上40多分鐘昏迷不醒,衣裳都被雨水濕透,幸虧被路過的村民發現送進了醫院,住院期間,仍然心掛病患,讓她丈夫繼續給楊其嶺治療,直至康復。
關心照顧病人是醫生的常事。劉樓村村民劉家永是位孤寡老人,1996年秋天一天被人發現昏倒在自家院中,劉書芹趕來時患者面色蒼白,口唇紫紺,已經神志不清,高燒達40多度,并且院內發現多處膿血便,初步診斷可能是中毒性細菌痢疾,她二話沒說,立即展開了急救措施。三天后,病人才慢慢恢復過來,三天的時間里,劉書芹守在病人身邊進行無微不至的照料。病人康復時眼含熱淚說:你比我的親人還親,一輩子也忘不了你!村內五保胡方儉患肺心病20多年,常年臥床,喪失勞動能力,生活困難。有一次劉書芹給他治療時無意中聽到他想吃水餃,可家里窮的連白面都沒有,她默默記在心里,回到家后讓愛人包好水餃,晚上出診的時候一塊送了去。
為了提高醫術,劉書芹利用業余時間自學,刻苦鉆研業務,積極參加衛校學習,系統學習專業知識。1997年4月,滕州市全面推行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工作,使村級衛生工作逐步走向正規化,劉書芹積極配合上級工作,被選為村衛生所所長。在村衛生室建設上,自籌資金10萬元超標準完成了規范化村衛生室建設,實現六室分開,寬敞明亮,布局合理,制度齊全,現已通過了省級衛生廳標準化衛生室驗收。按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辦公室及衛生院的統一要求和部署,村衛生室積極開展合作醫療門診看病即報銷制度,使得村民在村看病就能報銷藥費,把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新農合報銷是一項十分繁瑣的工作,不懂電腦的她硬是自學,學會了微機聯網報銷。
積極做好突發公共衛生應急工作。在2003年“非典”時期,她不顧個人安危,堅持每天上門為返鄉人員檢測體溫;手足口病預防宣傳中,將宣傳資料發放到每家每戶,確保不發生一例病例。現在她已為轄區1330口常住居民進行了健康查體并建立了居民健康檔案,尤其是為轄區112名老人,167例高血壓病人,26名糖尿病人17名重型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檔案并納入健康管理,提供每三個月一次的上門隨訪服務。在老齡化趨勢加快情況下,劉書芹尤其關心老人健康,每年都配合醫院為65歲以上老人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并及時將查體信息存入檔案,真正為老年人建立了身體“晴雨表”。
從2012年1月1日起,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品目錄制度,衛生所內藥品全部實現“零加價”銷售,從根本上解決了以藥養醫局面,老百姓得到了實惠。
劉書芹,一名普通鄉村醫生,在平凡的崗位上,用高尚的醫德、良好的醫風和過硬的醫術,解一方群眾之疾苦,保一方百姓之安康!
責任編輯:楊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