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勤奮耕耘結碩果 平凡崗位書華章




一、個人簡介
王濤,男,1975年8月10日出生,現年34歲,山東交運集團濟南長途汽車總站南區調度科調度員。
二、典型事跡
該同志在十余年的客運服務工作中,早班每天堅持5:00到崗,在崗加班累計多達1200個小時,每天在發車現場穿梭、調度指揮班車,現場工作路程連起來可圍繞地球2圈。他公平調度、嚴格管理,時刻從維護旅客權益出發,主動幫助業戶解決各種困難,被業戶親切的稱為“剛正不阿的貼心人”;他創新服務、樂于助人,曾收到感謝信50余封、錦旗10面,是旅客心中的“問不到”,是大家心中的“活雷鋒”。工作中,王濤同志在調度崗位上創新管理,建立了以“站得住、哨聲響、走得勤”為精髓的“王濤工作法”,為車站建設和生產做出了突出貢獻,以此為題的QC小組課題,經過其本人的現場演示,得到專家的認可,榮獲“全國優秀質量管理成果獎”。
愛崗敬業創新現場管理 在平常的工作中,王濤一談起現場調度工作他總有說不完的話,他經常說:干好現場調度要“站得住、走得勤、哨聲響”。“站得住”自不用說,一年365天,天天站在車流穿梭的發車現場,夏天現場五六十度,放個雞蛋都能煮熟了;冬天寒風無遮無攔的吹,凍得臉頰通紅那是輕的。如果站不住就不能現場指揮,安排得當,王濤的站功在站上沒有人不佩服,尤其是在節假日,一站十五六個小時,他從沒喊過一聲累,第二天依然站在現場生龍活虎。“走得勤”,現場八十八個車位沒有他不清楚的,各項信息熟練掌握,并對站內運營班次計劃了如指掌,哪個車次幾點發車、車型、票價和定員人數等,他都可以娓娓道來,時間長了,就連班車駕乘人員的信息他也非常清楚,雨雪、大霧等天氣來臨的時候,簽到的時候他會及時地安排好管理區域內車輛的出站計劃,提醒那些粗心的駕駛員一定要注意行車安全,這些都得益于他勤走動、善觀察。“哨聲響”更是他工作在現場最大的法寶,場內的班車較多、旅客集中的時候,因為環境較為嘈雜,駕駛人員很難在倒車、調頭時聽清楚他的指揮,明白他的手勢,他就自發、及時的學習標準交通指揮手勢、創造出別具一格的指揮哨聲,車場內,在遠處就能聽到王濤那節奏輕快、規律、響亮的哨聲。
真情服務心系車站謀發展 春運前夕,為配合站外車輛的聯系,幫助返鄉技工、學子順利回家,王濤同志連續4年十余次堅持凌晨3點到站,協助組織帶隊100余部班車驅車幾十公里到學校接送學生到站乘車,確保了車站“學子直通車”、“技工返鄉直通車”等服務計劃的順利推行。特別是年節期間,調度科一直是加班開始最早、結束最晚的一個,在繁忙的客流高峰期,調度王濤不僅要為每天百余部班車簽到,還要根據班線、運行條件、旅客要求等合理聯系、調配車輛加班,負責對車場內過往的千余班班車進行疏導、處理旅客現場投訴等問題,嗓子啞了來不及喝水、腳都磨出了水泡也顧不上休息,為確保班車運行工作的順利有序,這種高強度的加班,他一連就干了20多天。
堅持學習不斷自我完善 在調度科的成員里,王濤是一位老員工了,在人才不斷的充實的車站里,他的學歷卻算得上是高的。雖然當時因為種種原因,只是初中畢業就參加了工作,但是憑借自己孜孜以求的不斷努力,用業余時間自學完成了從初中到黨校本科全部課程,一手整理并掌握了1000余部班車的詳細資料,共記錄工作筆記兩萬多字。王濤創新成果被廣泛應用后建立了“王濤班組”,在他的帶領下,“王濤班組”一年就引進過路班車30余部,年創收達百萬元以上,并提煉出“五多四勤”、“九個一”等科學調度理念,并積極幫助年輕的同志學習業務知識,教授新來的調度員如何根據站內車輛情況合理調配車輛、客流高峰期如何提高調配效率,保證車場內的班車運行通暢等,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將科室互幫互助的好傳統發揚開來,在調度科里樹立了一個值得大家學習的好榜樣,建立起團結向上的科室氛圍。
三、所獲榮譽
王濤同志在1999年至2011年多次榮獲山東交運集團公司明星職工、山東交運集團公司標兵、“十佳青年”、“感動旅客,暢想春天”感動人物、“青年崗位人才”等榮譽稱號;2011年,其創新管理成果“王濤工作法”榮獲“全國優秀質量管理成果”稱號;2012年總站南區“王濤班組”調度科榮獲“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殊榮。曾經的日日夜夜,充斥著他用智慧與汗水譜寫的動人篇章;在今后的工作里,相信他將一如既往、兢兢業業,因為在他的心里,時刻記掛著車站的興衰與發展,他也更加堅信,一個“和諧、創新、進取”的優秀員工隊伍必將推動總站南區蓬勃發展、蒸蒸日上。
責任編輯:余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