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凋零時綻放生命光華
孫開秀, 1990年1月出生,2008年技校畢業后進入山東泉興水泥公司從事總降變電站值班員工作,2012年5月,孫開秀被查出患有癌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之際,毅然作出了捐獻自己的遺體和眼角膜的決定,成為滕州市首例遺體捐獻者。

孫開秀, 1990年1月出生,2008年技校畢業后進入山東泉興水泥公司從事總降變電站值班員工作,2012年5月,孫開秀被查出患有癌癥,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之際,毅然作出了捐獻自己的遺體和眼角膜的決定,成為滕州市首例遺體捐獻者。
4月21日上午,市委書記董沂峰在看望住院治療的孫開秀時,高度評價了她的“大愛精神”。他說,“大愛精神”,是社會需要弘揚的精神,是滕州善文化的最直接體現。全市上下要大力弘揚“大愛精神”,積極傳遞滕州正能量,讓“大愛精神”溫暖人間。
突患重病,轉院濟南治療
孫開秀家住西崗鎮徐莊村,家里有爸爸、媽媽和弟弟。孫開秀的父親從事運輸工作,母親沒有工作,在家里一邊務農,一邊照顧姐弟兩人,弟弟在育才中學讀初三。
兩年前,孫開秀離開學校,走上工作崗位。2012年5月不幸被查出患有子宮內膜癌,情況不容樂觀。遵從醫生的建議,孫開秀來到了濟南齊魯醫院住院觀察治療。由于病情十分嚴重,醫生不建議手術。更糟糕的是孫開秀的身體開始發生病變,其左下肢出現血栓。醫生在對其左下肢進行血栓清除手術時發現病變已多發轉移,只能完全放棄手術。
做出捐獻遺體(眼角膜)決定
手術治療方案行不通后,醫生轉而對孫開秀進行化療,然而病魔無情,她的病情仍然在一步步地惡化。3月6日,孫開秀住進了我市中醫醫院,又查出子宮內膜癌腹腔多發轉移、腎功能衰竭等病癥。醫生告訴她的家人,孫開秀的生命最多還有2個多月。獲悉自己的情況后,孫開秀毅然作出了捐獻自己的遺體和眼角膜的決定,開始父母并不同意,經過反復勸導,最終父母含淚同意,讓女兒簽署了遺體(眼角膜)捐獻志愿書。
生命盡頭仍然心系他人
4月25日下午,孫開秀在父母陪同下,打著點滴、坐著輪椅為蘆山災區人民捐獻愛心。在募捐箱前,孫開秀微笑著說:“這是我的一點心意,愿災區人民能夠早日重建美麗家園!”說著,她向捐款箱投下300元愛心款。看到這一幕,在場的所有人都落下了眼淚。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她想著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
5月2日8時,孫開秀的父親孫景財來到市中醫醫院,將3900元愛心款和一封信交給邵醫生。他說女兒是從報紙上得知山亭區徐莊鎮白龍灣小學四年級學生李超突患白血病消息,她想讓邵醫生幫她完成遺愿,把愛心款轉送給那個白血病男孩,為可憐的孩子獻一份愛心。她曾噙著淚對父親說“我覺得這個白血病男孩更需要大家的幫助,希望更多的好心人關心他,幫他盡快好起來!”
邵醫生說,當他看到信時,百感交集,深深地感受到字里行間所包含的濃濃真情和愛心。沒想到臨終前,堅強的開秀想到的卻是素不相識的白血病男孩,她的大愛和精神讓我們為之動容。邵醫生表示會盡快聯系李超的家人,把愛心款送過去,讓愛心傳遞下去,以完成孫開秀的遺愿。
樂于助人是孫開秀的特點
孫開秀的弟弟孫開利說,“姐姐是個善良的人”。未得病前,有次看到城區街頭停著一輛獻血車,她拉著弟弟一人獻了400毫升血。“姐說,什么時候,都別忘了為別人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
孫開秀初中時,有一次,學校組織為一名身患重病學生捐款,她竟一次拿出50元放進了捐款箱。而這些錢,是她當時兩個星期的生活費。
孫開秀的“閨蜜”貝貝說,在她的印象里,孫開秀是一個活潑、開朗又極富個性的女生,身上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魔力,讓所有人都忍不住地想去親近。
2008年畢業進入山東泉興水泥公司時開秀才18歲,雖然年齡小,但孫開秀樂于助人的精神和大方開朗的性格常常感染著周圍同事,同事們都親熱地稱她為“美女秀秀”。
一次,孫開秀在工作時額頭被角鐵劃破,流了很多血,到醫院縫了四針。領導讓她休息,并找人頂崗。她卻說:“別麻煩了,這點小傷算不了什么,上完班我再回宿舍。”下班后,她卻又忍著傷口的疼痛,跑去參加舞蹈排練。她說,舞蹈隊有十幾個人,不能因為她耽誤了排練。
孫開秀為人熱心、善解人意,和同事們相處融洽。打掃衛生、打水打飯這些活兒,她總是搶著干。為照顧同班的已婚媽媽們,曾有一段時間,開秀把夜班全部“承包”下來,以方便這些媽媽們照顧孩子。面對別人的夸獎,孫開秀總是說:“沒嘛,我年齡小就應該多干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