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路修好了,我們到田里采摘蔬菜就可以直接裝上車了,我們都盼著呢……”臨清市魏灣鎮東辛村村民魏士山滿懷期待地說。他所說的路是村里通往聊夏路的必經之路。雖說只有短短幾公里,但是就這幾公里的路卻是最難走的,不僅路面狹窄,且都是未經硬化的泥土路,村民采摘、運輸蔬菜很不方便,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費時費力,十分艱難。“這條路是我們村的致富路,不能就讓它這么荒廢了。”劉繼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立即拿出了30萬元為大家重新修這條路。
說起劉繼河,村民們都贊不絕口。自2003年在魏灣鎮創辦臨清市欣鑫塑業扣板廠以來,劉繼河一有時間就積極參加各類社會公益活動,年年為魏灣鎮中學捐款捐物,還經常去魏灣鎮中心敬老院看望老人,與老人們拉家常。每逢中秋節、春節及老人節里,他還會給敬老院的老人們送去大米、肉、食用油、衣服等物品。看到周圍有需要扶助的困難群眾,他也會慷慨解囊。劉繼河坦言,“只要遇見的,我都會盡力去幫。”幾年來,劉繼河已累計捐款捐物達20余萬元。
“大爺大娘們,我又來看你們啦!”聽到這熟悉的聲音,敬老院的老人們紛紛走了出來。對劉繼河這個名字,敬老院100多位老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老人們都親切地稱他為“小河”。劉繼河說,只要有時間他都會來看望這些孤寡老人,“幫他們打掃衛生,陪他們聊聊天,有時自己也會覺得很開心。”
天有不測風云。在2012年一次出差的時候,劉繼河不幸遭遇車禍,造成肋骨多處骨折。那段日子,是劉繼河最痛苦的日子,卻也是最難忘的。就在住院的第三天,敬老院里幾位老人拿著在敬老院種的豆角、韭菜、茄子等蔬菜去醫院看望他。80歲的徐富蘭老人握著劉繼河的手說:“你可要趕快好起來啊,大娘還等著你陪我說話呢!”這個地道的農村漢子瞬間淚流滿面:“想不到,我現在多了這么多的‘親人’,等我身體好了,我要去幫助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