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為大家
一個普普通通的71歲的退休干部,卻是小區最忙碌的人,每天穿梭在小區和居民中間,為了小區的和諧,居民的滿意,不計個人得失,誰家有事都樂于幫助,這些年為小區做了多少好事,連他自己都數不清了。“有事就找邱主任”已成為小區居民的習慣。
不為名 不為利 全心全意為大家

邱占嶺,濱州市濱城區清怡小區自治服務辦公室主任。一個普普通通的71歲的退休干部,卻是小區最忙碌的人,每天穿梭在小區和居民中間,為了小區的和諧,居民的滿意,不計個人得失,誰家有事都樂于幫助,這些年為小區做了多少好事,連他自己都數不清了。“有事就找邱主任”已成為小區居民的習慣。
讓居民用最少的費用,享受到滿意的服務
清怡小區是一個10余年的老小區,現有居住樓13棟,居民626戶,2300余人。2002年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邱占嶺以全票當選為清怡小區第一屆業委會主任,3年后,因身體健康原因,辭去了業委會主任一職。直到2011年初,因物業公司撤出,小區的管理工作一度到了癱瘓的狀態,應業主代表們的要求,他又“出山”,多方籌資清繳小區欠水、電等費用13萬元。之后,他被業主代表會議一致選舉為自治辦公室主任,他用最“透明”的管理模式贏得了廣大業主的信任。邱占嶺每天不知在小區里轉多少遍,就像呵護自己的家一樣呵護著小區的“一草一木”,道路硬化、更換水電表、設施維修、小區綠化、小區暖改等工作樣樣做得很好。2012年4月份,在自治服務辦公室成立一周年之際,邱占嶺和他的服務辦做了一個民意調查,給小區的居民每戶發了一張“征求意見和建表”,以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征求各家意見,居民對自治服務辦公室的滿意度達到了97.2%。
為保小區安全,成立志愿巡邏隊
在清治小區有一支“有名”的治安巡邏隊伍—老年志愿治安巡邏隊。他們八九人一組,帶著統一的紅袖袖標,定時在小區巡邏。這支隊伍的發起人就是邱占嶺。
小區地處比較“繁華”地帶,周圍是沿街商鋪,斜對過還有一個大型農貿市場,情況比較復雜,時常有盜竊案件發生,居民的不安全感越來越強。為了保障居民安全,25名老人成立巡邏隊,他們平時分成3個組,,制定了嚴格的巡邏制度,盡職盡責為小區的治安“保駕護航”。巡邏隊成立至今整1年的時間,小區的治安狀況有了很大的轉變,竊賊都被“嚇跑”,居民都相當滿意。用邱占嶺主任話說就是:晚上我們20多個手電筒聚在一起,對他們有很大震懾作用。
想方設法,豐富居民文化生活
邱占嶺不僅注重做好小區的基礎保障工作,還很注重小區文化生活。聯合其他單位共同舉辦了“遠親不如近鄰”—鄰里節、消夏晚會等文藝節目,讓居民不出門,就能欣賞到好看的電影、好看的節目,深受廣大居民歡迎。還經常利用清怡社區文化辦公室的平臺,組織老年人多次舉辦橡棋、撲克、麻將等比賽,極大的豐富的老年人的業余生活,更營造出敬老、愛老、重老的良好風氣。
有人說他很“摳”,為了節省開支,他經常組織小區的居民義務勞動,自己動手搞綠化、除雜草等。但他也有“大手”的時候,在小區“財政”緊張的情況下,投資3000多元錢,為小區添置了健身器材,讓小區的居民和廣大業主忙碌的同時,不忘鍛煉身體。
只要看到小區和睦、和諧,比什么都好
邱占嶺展示給人的都是精神矍鑠、樂觀昂揚的一面,可他畢竟是已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呀,高血壓、高血糖,常年吃藥,家人勸他多休息,可他就是放心不下小區里的那些事。2012年10月份,為了解決小區暖改事宜,到有關單位協調工作,路上發生車禍,受重傷致昏迷,住院一個月,醫生勸其多休息,家人極力反對他繼續干自治服務辦公室主任。可他出院后勉強在家休息了一個月,又開始不停的忙碌起來。他就是這樣一個閑不住的人。
清怡小區是全市為數不多的“自治”管理的一個小區,也是比較成功的一個。這得益于有一幫好的管理者,更得益于有一個像邱占嶺這樣的好的帶頭人。就像邱占嶺經常說的那樣:我不為錢,不為名,只要看到小區和睦、和諧,比什么都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