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繹22年“母女情”
“人家姓唐你姓宮,非親非故,你成天端水送飯,還自己花錢給她治病為了啥?”面對好多人的疑問,宮學英的回答卻動容了很多人:“不為啥,就是看著老人家可憐,她就是我“娘””。
“人家姓唐你姓宮,非親非故,你成天端水送飯,還自己花錢給她治病為了啥?”面對好多人的疑問,宮學英的回答卻動容了很多人:“不為啥,就是看著老人家可憐,她就是我“娘””。
緣分讓她傾心傾力
宮學英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1990年因為一次意外的車禍,她頭部受傷住進醫院接受療養 。就是這次尋常的療養使得兩個原本平行的生命軌跡改變了方向。
住院期間,細心的宮學英發現臨床一位唐姓的老太太一直少有人前來看望,聊天中宮學英得知這位名叫唐云蘭的老太太已經寡居20多年了。她的老伴早已過世,而唯一的兒子也在八歲時夭折,老人的兄弟姐妹也不在青島。雖然當時自己還有傷在身,但住院期間她就開始幫唐老太太打水、買飯,更親切地把老人稱為“姑”。
出院后的宮學英也沒有忘記老人。“宮學英家住在青島市市北區興隆路街道興隆二路,而老太太住在青島市市南區明水路,兩家離得不算近,但她隔三差五地就去看人家。”華能社區居委會主任李文玲告訴記者。2000年,宮學英自己的父母相繼去世,她就更把老人當成親人一般,開口閉口地將老人稱為“娘”。
2002年春的一個中午,宮學英把剛做好的第一碗面條,遞到唐老太顫抖的手中,老人熱淚盈眶:“學英,難為你了,你看咱非親非故……”“娘,你快吃吧,我是您閨女,又不是別人,我要是不給你做飯,別人該說我不孝順啦!”宮大姐慢言細語,說得唐老太淚如雨下:“這輩子能有你這么個閨女,沒白活”。
笑吟吟活上100歲
到了2005年,宮學英已經整整照顧了老人家15年。這15年間,宮大姐除了給老人做飯,她幾乎攬下了唐老太的一切家務事,大到拆洗被褥,洗衣掃家,小到洗腳洗臉點眼藥,陪著說話,問寒問暖。唐老太多次說:“我過的是神仙一樣的日子,世上還有學英這樣的好人!”
看著老人一天天衰老,宮大姐和家里人商量想把老人接到自己家里來住,其實這話在10年前就跟唐老太說過,老人不同意,宮大姐只好作罷,只是侍奉得更加勤快了。
2007年唐云蘭老人突患疾病,一度生命垂危。在宮學英的細心照料下,老人最后奇跡般轉危為安,但身體從此更加虛弱。為了方便照顧老人,宮學英干脆搬到了老人的家中和她一起居住。為了老人能夠多吃一點兒,她天天問老人想吃些什么,變著樣兒調劑伙食。
2010年給老人慶90歲生日時,老人再次落淚:“難為你們了,我怎么還不閉眼呢,看給你們添了多少麻煩!”宮大姐以茶代酒,敬了滿滿一杯,兒子插嘴說:“奶奶,我們還希望給您過百歲歲呢!”接過透著清香的茶杯,老人一飲而盡:“那我就再活它10年!”
最放心不下的是“娘”
做一次好事不難,難的是一直做好事。宮學英22年的堅持感動了無數人,提起她的名字,沒有一個人不豎起大拇指:“唐老太不知前輩子修了什么福,雖是無兒無女,可學英照顧得比親生兒女還好。要說照顧一天兩天、十天半月這也算不上什么,難得的是她照顧了20多年,無怨無悔。”宮學英說起照顧老人的事顯得很淡然:“誰也要活到老,老人無依無靠,我心里難過,我也有這個能力,老伴和孩子們也支持我,我就想讓老人能安享晚年!”2010年,宮學英被評選為四方區“十佳優秀母親”。2011年,她又當選為島城孝星。
然而造化弄人,2011年6月一次常規體檢時,宮學英被查出患有肺癌。從此,她的丈夫宋建功除了要照顧宮學英,還主動接過了照顧唐老太的擔子。對過早失去雙親的宋建功來說,他對唐老太的感情并不比宮學英少一分半毫。此后 ,夫妻兩人一起住到老人家中,把老人飲食起居打理得井井有條。唐老太的鄰居無不羨慕地說:“就算親生的孩子也不過如此啊。”
但宮學英的病情卻越來越重,2012年1月宮學英不得不搬回自己家中,從此丈夫宋建功更是兩頭跑照顧兩個人。為為了掙錢給妻子看病、照顧老太,59歲的宋建功還要到外邊做電焊工掙錢。
由于生病宮學英不能經常去看望唐老太,當被問到為什么要照顧和自己無親無故的老人時,宮學英只是簡單的地告訴我們:“我就是看著她一個人太可憐了,這是應該做的。”說到這里,宮學英突然哭了起來,“我不怕死,我兒子結婚了,我沒什么好掛念的。我就是擔心我死了后誰照顧俺娘!”隨后,宮學英拿著自己和唐老太的合影流著淚告訴我們,“這是俺娘90大壽的時候照的,多好啊,可惜我不能再照顧她了。”她告訴我們,而她現在最大愿望就是希望自己走后能有人照顧寡居的唐老太。
2012年秋天,宮學英因病去世,從此她的丈夫宋建功就擔負起照顧唐老太的責任,她的家人一直瞞著唐老太宮學英去世的消息,并把這份愛接力下去。
高爾基說:給,永遠比拿愉快!宮大姐一直是這樣做的,一個普通的退休職工,憑借自己柔弱的雙肩,扛起了義薄云天的道義!感化在這里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