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譚延軍,男,32歲,中共黨員,現任山東能源淄礦集團葛亭煤礦綜采隊副隊長。他擔任班長6年來,在百年老礦炮采工藝到現代化礦井綜采技術的變革中,積極推進學習創新型班組建設,大力推行親情化管理,所帶的班組連續6年杜絕了輕傷以上人身事故。
2000年,譚延軍從淄博老區調到濟北新區,開采工藝也從過去的炮采變為現代化綜采。面對新環境、新工藝、新裝備,他把采煤工作面現場當作自我磨礪、提升素質的實踐課堂;利用業余時間,參加了山東科技大學采礦專業的學習,拿到了本科學歷;自費購買《現代化煤礦采煤新工藝實用全書》等十幾種書籍,堅持每班提前1小時趕到礦上,向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討教采煤技術,很快就熟練地掌握了現代化綜采新工藝。為了打造一支具有戰斗力的學習創新型團隊,他在班里發起了讀書學習活動,建起了職工書屋、流動書架和班組實物培訓場所,每周一、三、五定期組織學習,并將每周六定為班組個人學習日,定期評選學習明星,帶領工友們結合現場對照學,相互交流比著學,養成習慣自覺學。該班36人中有17人參加了在職學歷教育,14人獲得了高級工以上資格證書,8人先后走上了管理崗位。
譚延軍所在礦地質條件復雜,煤層傾角都在30度以上,最大傾角達49度,人員根本無法站立,加上頂板壓力大,破碎帶易冒落,容易出現支架咬架、錯架和下滑,安全隱患時常威脅著設備和人身安全。作為班長,譚延軍與工友們一起研究辦法,逐步摸索出了查現場、學工藝、定方法、改措施、評效果為主要內容的“五步工作法”,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現場難題。2009年7月,在回采2313工作面時,該面傾角高達49度。剛剛推進13米,頂板破碎,支架下滑,不得不停下。面對困難,譚延軍沒有退縮,在實踐中摸索出隨機貼架、工作面防倒弧、液壓支架聯動支撐、移架聯動噴霧等新技術,創出了省內大傾角工作面開采的最好水平。譚延軍還經常組織工友們開展一些群眾性小改小革活動,近三年來,共取得革新成果65項,僅退錨機這一創新成果,每年節約材料費近100萬元。
為把握細節,實現無縫隙管理,譚延軍總結推出了班前排查、規程措施、監督檢查、問題整改、責任落實、違章追究、開工條件、頂板支護、工程質量、設備完好“十確認”安全管理法,班班做到薄弱人物一個不落、責任落實一個不松、按時對標一次不省。結合“手指”口述、崗位描述,激勵每個工友嘴隨眼到、手隨心到,規范他們的行為,提高他們的素質,確保做到不安全不生產。現在,這一管理法已經在全礦推廣,并得到淄礦集團公司的充分肯定,2009年底還獲得山東省管理創新成果特等獎。
譚延軍從深層次出發,為幫助工友們樹立起“快樂工作、快樂學習”的新理念,自學了《咨詢心理學》、《心里咨詢技能》等書籍,在班組工友中開展心理輔導,幫助他們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心理疑惑,緩釋心理壓力;建立了班組成員檔案,專門記錄班組成員的工作和家庭情況,包括家庭成員年齡、經濟收入、健康狀況等;還采用上門拉呱、QQ聊天、湊起來交談、現場觀察辨識等方法,及時掌握職工思想動態,保證班中每一個人都能心情舒暢地去干活。目前,快樂工作、快樂學習已在他們班組成為風氣,工友們已經凝聚成一個團結戰斗的群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