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撐起溫馨的家
有句老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可是在葛家鎮(zhèn)姜新莊卻有一對禍福相依、患難與共的夫妻:妻子叫隋淑玲,丈夫叫譚進良,30年前,丈夫因意外失去雙臂,兒子只有7個月大,30年來隋淑玲克服了重重困難,家里家外奔波操勞、照顧丈夫不離不棄、培養(yǎng)孩子長大成才,用愛撐起了溫馨幸福的一個家。


有句老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可是在葛家鎮(zhèn)姜新莊卻有一對禍福相依、患難與共的夫妻:妻子叫隋淑玲,丈夫叫譚進良,30年前,丈夫因意外失去雙臂,兒子只有7個月大,30年來隋淑玲克服了重重困難,家里家外奔波操勞、照顧丈夫不離不棄、培養(yǎng)孩子長大成才,用愛撐起了溫馨幸福的一個家。
記者見到隋淑玲時,她正在家里給丈夫穿衣服、洗臉、喂飯……這些看似簡單的事情隋淑玲每天都要做,而且一直堅持了30年。
1982年,24歲的隋淑玲嫁給了葛家鎮(zhèn)姜新莊的譚進良,婚后丈夫特別勤快,腦子也活絡,不僅種著幾畝地,還擔任村里的電工,日子過得很不錯。第二年春,隋淑玲給家里添了個大胖小子。為了讓母子倆生活得更舒心一些,譚進良家里家外一手操持,臟活累活從不讓隋淑玲沾手。
可好景不長,1983年10月12日下午2點,村里停電,身為電工的譚進良爬上10米高的電線桿接電線,沒想到突然來了電,瞬間將他從線桿上擊落,導致雙手到雙肩部位嚴重受傷。
醫(yī)生告訴隋淑玲,譚進良的雙臂已經(jīng)被打殘,右手需要截肢,左手也只能保留三根手指,聽到這個消息,隋淑玲一下子癱倒在病房門口。由于當時的醫(yī)療條件比較差,再加上傷口處置不是很及時,手術后的譚進良起了不良反應,一直高燒不退。
醫(yī)生商議著做第二次手術,做第二次手術就把兩個胳膊的前臂都截去了。截去以后還是照樣發(fā)燒,燒到四十多度,又通知趕緊地簽名做第三次手術。這回做高位的截肢,從胳膊肘那里做切除。這回做完之后燒才慢慢退了,才保住了命。
丈夫的三次手術,每一次都讓隋淑玲心如刀割,可當著丈夫的面,她只能強裝笑臉安慰開導,背地里卻一個人偷偷抹淚。譚進良住院期間,隋淑玲日夜守護,為他端屎端尿、擦洗身子,三個月竟瘦了三十多斤。
由于頭部被摔傷,譚進良的意識沒有完全恢復,住院很長時間,他都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失去了雙臂。直到有一天,隋淑玲陪譚進良到小姑子家,譚進良想坐凳子,凳子歪了,他下意識地用“手”去扶,身體失去平衡重重地摔在地上。這一跤,把譚進良的意識給摔醒了。
譚進良剛出院那會兒,很難適應沒有雙臂的生活,總是摔跟頭,不得已,隋淑玲只好一時不離地守在他身邊,照顧著他的吃喝拉撒。
殘酷的現(xiàn)實讓譚進良開始自暴自棄,脾氣也開始變壞,稍有不如意就亂發(fā)脾氣,踢門、踢家具,甚至遷怒于妻子。
有時候,隋淑玲實在受不了就跑回娘家,可每次哭過之后想想孩子,想想沒人照顧的丈夫,又急忙趕回了家。看到妻子日漸消瘦,內(nèi)疚、自責的譚進良多次提出離婚,但隋淑玲堅決不同意。
誰都有個頭痛腦熱的時候,可隋淑玲最怕生病。因為一旦她生病,丈夫就沒人照顧了。
為了讓丈夫重新樹立起生活的信心,隋淑玲開始四處打聽和聯(lián)系安裝假肢的事。1985年10月,隋淑玲陪同譚進良來到上海一家康復醫(yī)院,可住院兩個月后院方卻告知,由于當時截肢后沒有留接軸,即使安裝假肢也沒有多大作用。這個消息,再次擊碎了譚進良生活下去的希望。
譚進良到了黃浦江,一頭扎到黃浦江里。幸虧別人發(fā)現(xiàn)及時,都在后面跟著,把他救了上來。隋淑玲就抱著他一邊哭一邊說:“只要你活著,有你這個人在,孩子就能有個爸,我們就能有個完整的家,你再不要尋思這個歪念頭”。
隋淑玲的一席話深深地打動了譚進良,也打消了他輕生的念頭。
從上;貋砗螅迨缌嵋幻嫠藕蛘煞、照顧兒子,一面尋思著今后一家人的生計問題。深感分身乏術的她愁得整宿睡不著覺,也因此落下了頭疼的病根。
慢慢地,兒子到了上學的年紀。丈夫的藥費加上兒子的學費,這生活開支越來越大。為了緩解經(jīng)濟壓力,隋淑玲在村子周圍四處找活干,套果袋、摘蘋果、臨時工……只要能賺錢,什么臟活和累活她都愿意干,不過不管干什么,休息時她都要趕緊跑回家去照料一下丈夫。
隋淑玲說,這些年來,里里外外多虧了社會和親戚朋友的幫助,兒子上學的費用大部分還是親戚幫忙墊付的。讓隋淑玲欣慰的是,兒子從小就特別懂事,知道家里生活困難,從來不向她要零花錢,也不跟別人家的孩子攀比。
從那以后,兒子再也沒跟隋淑玲要過任何零食,每次放學回家還幫忙照顧爸爸,學習也特別努力,成績一直位居班級前列,還被評為文登市“十佳”少先隊員。2002年,兒子考上了警察學校,成為一家人的驕傲。讀書期間,兒子特別節(jié)儉,吃飯總是揀最便宜的買,并且經(jīng)常參加各種勤工儉學活動,減輕家里的經(jīng)濟負擔。
有一次隋淑玲問兒子:“咱們家這么困難,你怎么不申請困難補助?”隋淑玲告訴隋淑玲:“學校里申請貧困補助名額有限,還有很多趕不上我的,我把名額讓給他們了。”盡管家里生活困難,但聽到兒子說出這樣的話,隋淑玲心里挺高興的。
隋淑玲的付出終于得到了回報。在她的精心照顧下,丈夫的生活越來越有規(guī)律,有些生活瑣事也能自理了。兒子畢業(yè)后也在威海市公安局就了業(yè),前年還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今年2月份,兒媳婦又給隋淑玲添了孫子,了卻了她的一樁心事。
隋淑玲說,以后看孩子,再伺候著老頭子,這一生就在這里為他轉(zhuǎn),就得伺候他一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