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老人一份幸福,就是給自己一份快樂;給老人一片天空,就是給自己一片綠地”,“尊敬老人,不僅滿足他們物質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對老人精神上的關照” ,這些格言警句都是在教育人們要尊老愛幼。在汶河畔的萊城區高莊街道對仙門村有一位叫高隆貴的普通農民,他尊老敬老的事跡隨著汶河的水潺潺流淌,傳遍了十里八鄉。高隆貴,在兄弟三人中排行老二,父親現已80多歲,母親因病去世多年,為照顧好父親,高隆貴與兄弟商議給父親找個老伴,繼母來家后,高隆貴將二位老人接到自己家中,生活及一切開支都由自己承擔。去年繼母去世后,又給父親雇了保姆,專職照顧老人飲食起居。老人生病住院期間,都是高隆貴一家人在醫院看護照料,主動替老人承擔住院費。
在妻子看來,高隆貴對父親的孝敬最大程度地表現在他的細心上,父親體溫的高低、床墊的干濕、臥室的冷暖,他都時刻掛在心上,甚至是父親的每一種表情、每一個反映、每一個生活細節,他都毫不放過。就這樣十幾年如一日地默默照顧著老人,從不與其他人攀比,從無怨言。在村里,左鄰右舍無人不夸,無人不敬佩。當村里決定要推薦他當敬老孝老模范時,他左右推脫,覺得照顧老人是自己的分內之事,不值得到處宣揚。他覺得,盡己所能,回報親恩,讓父母度過祥和的晚年——這,就是最大的心愿。
責任編輯:余梁
本文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點擊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