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朵美麗的百合花
——全國城市公共交通先進個人、泰安公交公司

在泰安公交公司“泰山百合”服務品牌之上,好一朵美麗的百合花,她的名字叫李朝華。“全國城市公共交通先進個人”,山東省“齊魯文明交通之星”、 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巾幗建功十大標兵”、泰安市“我最滿意的公交駕駛員”、泰安市勞動模范、“振興泰安勞動獎章”獲得者、“泰山先鋒”、“好客泰安人 滿意在泰安”---十大服務明星泰安市“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泰安市“好客泰安先鋒”、“2012年度最美泰安人”、“泰安十大女杰”,并被推薦為全國文明駕駛人……一個個閃光的榮譽,連同上百封來自全國各地的表揚信件,共同詮釋了她優異的工作。榮譽和贊美的背后,是她20年如一日愛崗敬業、文明服務和無私奉獻。
業務精湛 技能超群
1993年,美麗端莊的農家姑娘李朝華自進入泰安公交公司的第一天起,就將當一名優秀的公交駕駛員,以自己出色的工作和服務為公司增光添彩,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和不懈追求。為勝任公交駕駛員工作,她自費訂閱《駕駛天地》,認真鉆研汽車駕駛和保養技術,不懂就問,勤學苦練,終于掌握了一手過硬的駕駛技術。她駕駛的公交車不僅技術狀況好,車輛完好率高,而且安全正點,平穩可靠,深受廣大乘客稱贊。20年的漫長歲月,80萬公里的累計行程,她駕駛的車輛不僅從未出過任何責任事故,甚至連微小的刮碰也沒有過。高超的駕駛技術和良好的業務素質,令全公司新老駕駛員嘆服。在泰城熙來攘往的繁華街道上,李朝華以其嫻熟優雅的駕技,將公交車開成一道流動的風景,盡展了泰安公交駕駛員的風采,為古老的山城增添了一抹靚麗。
愛崗敬業 無私奉獻
來自農村的李朝華特別熱愛和珍惜來之不易的崗位,將公交駕駛員工作視為一生的事業,為之傾注了全部的心血、精力和感情。
若上早班,她每天凌晨四點半就起床,騎車40分鐘趕往停車場。越是天氣不好,她提前的時間越多。如果中途車壞,她就就近找地方把車一扔,打的上班。到車隊后,她檢查機油,給水箱補水,查看輪胎,清理車內外衛生,精心做好出車前的各種準備工作,然后提前20分鐘趕到始發站,以確保正點發車。若上下午班,她收車回停車場通常要到晚上9點多。無論天多晚人多累,她都按照要求,把車里里外外檢查整理一遍,然后騎車回家,到家通常10點多鐘。
車到終點站后,僅有不足10分鐘的停留時間,她寧肯不喝水不上廁所,也要把車內衛生打掃一遍,愛惜車輛就像愛惜自己的眼睛,為的是給乘客創造一個溫馨舒適的乘車環境。任何時候檢查,她開的車都干干凈凈,亮亮堂堂。好不容易輪到一個休班,身為家庭主婦的她卻在家呆不住,經常放棄休息,來到車隊,對車輛進行力所能及的檢修和保養,以免在行車過程中出現故障。
兒子半歲那年,其父親患癌癥住進縣醫院。李朝華每天下班后,先回家給兒子喂奶,再去醫院照顧父親。因照顧不及時,兒子也患病住進市中心醫院。她就下班后先去中心醫院照顧兒子,再去縣醫院看望父親,其余時間則由家人照管。長時間超負荷操勞,她的體重由原來的120斤下降到90斤,整個人瘦了一圈。莫說家人,連同事見了都心疼,勸她請幾天假。她不愿意給領導添麻煩,更不愿意因為自己讓同事受累,咬著牙默默堅持。祖孫倆同時住院半個月,父親住院長達半年,她竟未請一天假,未耽誤上一天班。
更令人感動的是,李朝華兩次皮下囊腫動手術,其中一次縫了六針,背部傷口還流膿血,都沒耽誤她上班。她是利用下班時間去醫院動的手術,術后第二天,就忍著傷口的疼痛去接班。同事看她臉色不對,問明原因,主動提出替班,硬把她攆回家休息。職業的原因,她身患頸椎病、腰椎病、肩周炎和胃病多種疾病,駕駛座旁邊的窗戶從不敢打開,每當疾病發作時非常痛苦。醫生多次提醒她注意休息,并給她開了假條。她把假條藏進兜里,忍著疾病的折磨,堅持正常上班,從不要組織照顧。至于感冒發燒堅持工作,更是家常便飯。李朝華已經不是一般意義的上班工作,而是在用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去殉其所鐘愛的公交事業。說來難以置信,行車20年來,她從未延誤過一個班次,從未請過一天病事假。
不僅如此,李朝華還把對公交事業的熱愛,由所開的車輛延伸到馬路和終點站。她開六路車期間,發現迎春路口有一道橫溝,每次經過,都會引起劇烈的顛簸。顛簸的是乘客,損壞的是公司的汽車,疼的卻是李朝華的心。于是,她借來工具,利用晚上車輛稀少的時間,叫上丈夫和兒子,從二中附近的家騎車趕到迎春路口,頂著凜冽的寒風,大干一個多小時,把路修好。過往行人見了,無不稱贊。看到六路車宏康終點站的水池損壞,師傅們涮拖把洗抹布往身上濺臟水,她就利用休班時間,自己掏錢買了陶瓷水盆,運到宏康終點站換上。
至于李朝華的友善熱心,更是為同事稱道。李朝華的對班師傅系獨子,有一年除夕,住在鄉下的老人非常渴望與兒子吃頓團圓飯。獲悉此事,剛值完上午班的李朝華毅然放棄自己過節,替其當班,并連其第二天的班也一塊值上。在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共度春節的熱鬧時刻,李朝華卻獨自駕車,往返于從易初蓮花到天柱峰的途中,連續兩天,每天工作十四五個小時以上,為的是讓同事和老人能多享受一點天倫之樂。
優質服務 乘客至上
李朝華清楚,作為一名公交司機,雖然工作平凡,卻代表著公交公司乃至一個城市的形象,而每一輛公交車,則是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開展“好客泰山人,滿意在泰安”活動,提升泰城旅游的滿意度,要從每個人做起,從每個人的本職工作做起。鑒于這種認識,李朝華每天只要一坐到駕駛座上,一種神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就會油然而生。正是這種責任感和任命感的驅使,她待乘客如親人,想乘客之所想,急乘客之所急,做乘客之所需,努力為乘客提供熱情、周到、優質的服務,讓每一位天南地北的乘客,都因為自己的服務而說泰安公交好,泰安人好。為此,對老弱病殘孕等特殊乘客,她總是給予特殊的關照,該提醒的提醒,需要攙扶的攙扶,等他們都坐穩扶好后再開車;看到匆忙跑來趕車的乘客,她會耐心地等上一等;看到不諳世事的兒童將頭、手伸出窗外,或在車上打鬧,她會給予善意的勸阻;遇到下雨下雪,她把自己的雨傘借給乘客;乘客向她打聽站名或咨詢問題,她耐心回答,有求必應;乘客把包、手機等物品遺忘車上,她發現后,能追上的追上送還乘客,追不上的想方設法與失主聯系,實在聯系不上的,把遺忘物品上交車隊,等侯認領;看到天將下雨,她掏錢為一位經常乘坐她的車進城賣野菜的老太太打的,送其回距站牌兩公里外的家;看到一位60多歲的老太太提著一大包東西下車后行走困難,她利用在終點站停車的短暫間隙,把老人送到數百米外的家。
2012年7月的一天傍晚,一對來自黑龍江的母女,從高鐵站乘37路車在天外村站牌下車后,將價值上千元的旅行包遺忘在37路車上,急得不知怎么辦好。駕駛19路車剛從天柱峰回到天外村的李朝華獲悉,先向車上的乘客解釋,取得乘客的理解,然后給車隊打電話,讓車隊通過GPS系統,查找到37路車當班司機,讓其將包收好,又讓母女倆乘坐自己的車趕到易初蓮花停車場,等37路車駛回后,將旅行包完璧歸趙。失主在隨后寄來的感謝信中寫道:“我們第一次來泰安,就遇到這樣的好公交司機,讓我們對整個泰安都充滿好感。”
2011年國慶節期間,天柱峰站牌處,一位老奶奶把五歲的小孫子托付給李朝華,讓其捎到水牛埠的外婆家。由于外婆聽錯時間,未能按時趕到水牛埠站牌。為了孩子的安全,李朝華先讓小孩跟車坐到88醫院,交班之后,她不顧工作一天的疲勞,騎電動車五六公里,把孩子安全送到外婆家中。
這樣的事例,在李朝華身上可謂比比皆是,不勝枚舉。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李朝華做些事是那么自覺,那么主動,那么心甘情愿,儼然已經形成一種習慣,不僅絲毫沒有麻煩的感覺,相反每當想到乘客因為自己獲得方便,心里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欣慰和甜蜜。
20年來,李朝華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愛心傾注所鐘愛的公交事業,把公交駕駛員崗位視作播撒文明、服務社會的平臺,把平凡的工作做到了一般人難以企及的極致,將百合服務的芳香和溫馨撒遍泰城,在全社會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創造了20年沒有一次乘客投訴的服務佳話,一路引領泰安公交公司“泰山百合”文明服務質量提升的同時,也實現了她作為一名公交駕駛員的人生價值。
2011年6月,在泰安市文明辦、泰安市交通局、泰安市公交公司、《泰山晚報》和中華泰山網聯合舉辦的“我最滿意的公交駕駛員”評選活動中,經過300萬人次的公眾投票,李朝華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當選為泰安市“我最滿意的公交駕駛員”。
這,或許才是對李朝華最權威最客觀的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