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空間引導人 現實生活感染人
董玉軍在本職工作崗位上,能夠始終保持一顆恒心和平常心,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突破,取得工作境界的不斷提升。他結合工作實際,提出了“服務規范化、工作數字化、打造科室文化”的“三化”工作理念,并首創了系統化的科室建設體系。
董玉軍,男,1976年1月生人,大專學歷,中共黨員。嵐山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工資科負責人,嵐山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在虛擬空間內引導人,在現實生活中感染人

董玉軍在本職工作崗位上,能夠始終保持一顆恒心和平常心,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突破,取得工作境界的不斷提升。他結合工作實際,提出了“服務規范化、工作數字化、打造科室文化”的“三化”工作理念,并首創了系統化的科室建設體系。工作中,職責范圍內的不推諉,超出權限的主動出主意、想辦法、搞協調,妥善處理情理關系,自2005年以來成功化解信訪300余起,勸止集體上訪及越級上訪二十余起,真正做到流程規范、服務周到、化解矛盾,促進社會和諧。
董玉軍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擔任著市、區幾個門戶網站論壇的管理員,在任管理員期間,認真履行職責,注重引導良好的輿論導向,營造健康積極的網絡環境。在日照新聞網論壇擔任版主期間,通過網絡制作并發布了兩期關于“周飛書屋”事跡專題,對其自強不息的精神進行了宣傳弘揚,同時通過網絡幫其找到了急需的設施和書籍;通過網絡直播等形式,策劃并全程報道了 “藍色之旅”活動,為嵐山作家“新亞歐大陸橋跨越”和與麥蓋提民間聯誼起到了推廣和宣傳的積極作用。
董玉軍熱心公益事業,將每年所得稿費全部捐獻給公益機構指定的捐款賬戶,同時積極參與送溫暖助學活動,多次捐助貧困學生,并幫助當地義工組織策劃了多次公益主題活動,提升了公益活動的內涵,增強了社會的認同感。在作協工作中,他提倡寫作者要做到“知行合一”,扎根于生活實際,不做無根空想,繼往開來,尊重歷史實際,深入挖掘和傳承民間文化,使文化服務于社會,成績回饋于人民。
隨手做公益,細微見真情
2011年10月,董玉軍自費出版新書《漫卷西游》,在聯系捐助貧困學生過程中,獲悉曲阜師范大學政治管理學院大三學生朱某因患白血病家庭無力承擔巨額醫療費用時,主動與曲師大政治學院團總支以及義工助學大隊聯系,拿出價值萬余元的書籍進行義賣,為加強監督,同時在網絡上及時公開捐款進程。該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市文聯、市人社局以及其他部門的領導同志也以個人名義參與了捐助。義賣活動參與者共255人,籌得善款10270元,全部匯入被捐助人賬戶,在社會廣泛的關愛下,患者得到了及時的救治,目前正在恢復中。
積極倡導“隨手公益”,即從點滴小事做起、從日常做起、從身邊做起,將“公益”這一概念簡化和便于操作,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公益。基于這一理念,于2011年末,首倡“送知識下鄉”活動,聯系贊助單位添置百本字典,發放給貧困小學生;在此基礎上,又于2012年初倡議開展了“書香行動”, 通過向社會各界發起書籍募集,建立“流動書箱”,免費對缺少文化資源的貧困少年兒童發放,旨在播撒書香、文化惠民,達到知識循環、資源共享的目的,讓每一個孩子的童年都能得到文化的滋養。通過與日照義工嵐山分會的聯動,目前已發放出圖書300余本,并在繼續發放過程中。兩項活動幾乎為“零花費”,但都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無論工作還是生活中,董玉軍都走在人生堅實的路上。他連續七年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中被評為優秀等次;工作調研文章在省市各級多次獲獎,人事信訪工作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肯定;在第一、二屆全市人社系統表彰大會上被表彰為先進個人,分別嘉獎獎勵和記三等功;多次被區總工會、區人社局等單位表彰為優秀職工;被區文明委評為模范人物和“愛心標兵”,被嵐山區委表彰為“新興港城先鋒共產黨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