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獻造血干細胞
張鎖忠,男,40歲,1973年出生,中共黨員,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吳店鎮人民政府一名普通的計生辦工作人員。參加工作以來,他始終以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勤懇踏實,樂于助人,得到領導、同事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張鎖忠,男,40歲,1973年出生,中共黨員,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吳店鎮人民政府一名普通的計生辦工作人員。參加工作以來,他始終以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勤懇踏實,樂于助人,得到領導、同事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張鎖忠堅持無償獻血已經十余年了,每年獻血至少兩次,累計獻血量達6000余毫升。如今獻血已經成為他的一種習慣,是出了名的“獻血達人”。
2010年,一次獻血的時候,工作人員問張鎖忠愿不愿意采集造血干細胞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的行列,如果配型成功可以救助白血病患者。聽說能救人,一向樂于助人的他當時便同意了采集,自愿加入了中國骨髓庫。
2012年12月月底,他突然接到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得知一個白血病患者與他的造血干細胞血樣初次配型成功,需要他去市中心血站抽血樣。想到自己的造血干細胞可能會救人一命,他立即答應了。“當時感到很意外, 我從網上了解到,在現有的科技水平條件下,實施造血干細胞移植是救治白血病患者的唯一方法,而且配型成功的幾率又非常低,只有萬分之一甚至幾十萬分之一。這么低的幾率讓我趕上了,而且我也從網上查了下,捐獻造血干細胞對捐獻者也沒有什么危害,于是就答應了,能和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張鎖忠感慨地說。
為了造血干細胞捐獻順利,他堅持煙酒不沾,不吃油膩,加強身體鍛煉。元旦過后,張鎖忠獨自來到了市中心血站抽血樣。1月底,他又來到市立醫院接受全身檢查。怕家人擔心,他并沒有將這個消息告訴家人。一直到2月27日,他接到去濟南捐獻造血干細胞的通知后,才將這件事告訴妻子和父母。“他們開始并不同意,后來我告訴他們捐獻造血干細胞對身體健康沒有影響,而且可以挽救一個人的生命,他們才同意我去了。”3月6日上午,在紅十字會組織的歡送儀式之后,張鎖忠自工作崗位踏上了去濟南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征程。
張鎖忠說:“我短暫的付出,短暫的痛苦,能延續他人的生命,我十分高興,希望更多的愛心人士能夠積極參加到志愿捐獻骨髓的行列中來,為紅十字會這一愛心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他用實際行動充分詮釋了“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展示了敢于擔當、奉獻社會的高尚情操和熱心公益、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