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點滴奉獻 將愛心傳遞
2013年03月20日 14:18來源:大眾網
在滕州公路局,一提起崔祥新人人都會豎起大拇指,作為滕州公路局的一位義工,崔祥新幾年如一日,帶著妻子、女兒“全家總動員”參與到社會義工活動中來,為貧困孤兒送去溫暖,為孤寡老人送去關愛,在單位里成了“好人”的標桿。
在滕州公路局,一提起崔祥新人人都會豎起大拇指,作為滕州公路局的一位義工,崔祥新幾年如一日,帶著妻子、女兒“全家總動員”參與到社會義工活動中來,為貧困孤兒送去溫暖,為孤寡老人送去關愛,在單位里成了“好人”的標桿。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在于擁有多少高樓大廈,而在于擁有多少義工,擁有多少顆能傳播溫暖傳遞真情的愛心。崔祥新和他的家人用一次次無私奉獻的愛心行動詮釋著對構建和諧社會的理解,展現著我市精神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
崔祥新第一次參加義工是在2010年3月15日,在“雷鋒日”里,崔祥新想帶著女兒做件實事,了解到當日滕州義工協會的義工們會在龍泉苑組織活動后,他就帶著女兒早早來到了現場。那天,他們在龍泉苑進行了義務勞動,隨后又去了一處“愛心聾兒康復中心”,看著孩子們天真的笑臉、明亮的眼睛,再聽聽他們怎么說也說不清的話語,對這群孩子崔祥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就這樣,他加入了滕州義工的隊伍。
從此以后,每次有義工活動崔祥新都會積極參加,自己的私家車也成了“公車”。有一次去羊莊鎮看望孤兒,當時有80多人報名,會長正為找不到車輛發愁時,他主動和會長聯系,并提出自己開車去,還可以搭載幾位義工。會長告訴他,一個單趟就要幾十里路,可是沒有車補的?他笑著說:我來做義工難道還要車補嗎?
雖然加入義工的時間不長,但是崔祥新很快就成為了義工里的骨干力量,并在滕州公路局成立了愛心團隊。每次活動他都會積極參與,一次次的走訪,一趟趟的協商,他帶領義工們來到敬老院,走進農戶家。看似普通的工作,卻花費了崔祥新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他一直默默無聞地付出著。
去年5月,崔祥新跟隨義工們來到了張汪鎮,并在“愛心511”結對幫扶活動中和孤兒小霞結成了對子。“小霞父親去世,母親失蹤,自己一個人獨自生活,當我第一次來到她家時,就被她的堅強、樂觀感動了。”崔祥新說,小霞只比自己的女兒大4歲,看著她的生活如此拮據讓他心里很難過,他下定決心要幫助這個孩子。在之后的幾個月里,崔祥新經常去學校看望她,還給她過了生日,看著孩子開心的笑臉,崔祥新覺得比吃了蜜還甜,那是幸福也是欣慰。去年中秋節的時候,崔祥新還帶著女兒一起陪小霞過中秋節;寒冬來臨,他又給小霞送去了愛心包裹……“看到女兒,我就會想起小霞。我會把她當作女兒來看待,把對女兒的愛,分給她一半,讓她感受到家庭的溫馨和社會的溫暖。”崔祥新如是說。
“2012年11月1日,農歷九月十八,星期四,為小楊帥過生日;11月17日上午,愛心511“幸福的圍巾”張汪站的6名義工們帶著冬季保暖手套、圍巾、套脖、護耳、套袖等物品來到張汪,看望被助養的孩子;12月22日一大早,‘511’張汪站的義工們帶著愛心人士馬琳捐贈的7張書桌,來到了被助養的孩子家中,為他們現場安裝調試,并轉達了愛心人士對他們的關心和期待;12月22日下午,帶領張汪站幫扶的孩子游覽國防科技教育基地……”這是崔祥新的義工日志中的一段內容,自從加入了義工,崔祥新的生活就和這些孩子聯系在了一起。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崔祥新說:“自從加入了義工,我閑暇的時間少了,但是我生活的更充實了,通過幫助別人我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尤其是帶著女兒一起參加義工活動,我覺得很有意義,我也想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讓愛心一代一代傳遞下去。”
責任編輯:楊凱
本文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點擊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