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送報16年
張道成,山東能源新礦集團協莊煤礦退休職工,1970年部隊退役后在協莊煤礦工作,1995年退休。他甘當義務“送報員”、社區群眾的“服務員”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宣傳員”,在為別人提供幫助的同時體現著自身價值,享受著有意義的退休生活帶給他的那份快樂。



張道成,山東能源新礦集團協莊煤礦退休職工,1970年部隊退役后在協莊煤礦工作,1995年退休。他甘當義務“送報員”、社區群眾的“服務員”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宣傳員”,在為別人提供幫助的同時體現著自身價值,享受著有意義的退休生活帶給他的那份快樂。
如果把張道成16年義務送報所走的路程加起來,大概有5萬里,可以繞地球大半圈;如果把他16年所送報紙的重量加起來,大概有300多噸。16年間,他騎爛了3輛自行車、2輛電動車,沒有一種精神和毅力是不可能做到的。
1995年的一天,他去礦里收發室取包裹,發現負責分發報紙、郵件的工作人員就一名,忙得不可開交,就主動給他幫忙,誰知這一幫就是16年。一般情況下,郵局發報時間為中午12點至1點之間,紙刊種類達50多種,另外還有大量的郵件,數量多、類型雜,稍微不注意、不仔細,報刊或郵件就可能弄錯。16年來,每天中午十二點,當別人在家中吃著熱乎乎的午飯時,張道成就會騎車準時出發,到郵局領取報紙,然后運到礦里收發室,幫著收發員登好記,把報刊雜志依次分到各個單位,每次都要忙活兩個多小時。不管刮風下雨,不論寒冬酷暑,16年如一日從不間斷。
“老張是個大好人,誰家里有困難,他就主動去幫助。”社區居民這樣評價張道成。他是個熱心人,甭管誰家有大事小情,只要力所能及,他就主動去幫助。張道成是紅白理事會的負責人,平時碰到誰家有喜事喪事,總少不了他,有時一忙就是三四天。這些年來,張道成幫著張羅的紅白事就有八十多起,調解的鄰里、家庭糾紛60多起。有一次,霞西區一住戶因家庭瑣事,丈夫把媳婦打了,媳婦一氣之下非要鬧離婚。他們家人找到張道成,聽完緣由后,他首先對這一家的男主人進行批評教育,并自費三次到寧陽媳婦的娘家做思想工作,最終小兩口破鏡重圓。他還到泰安徂徠山、新泰蓮花山、羊流雁領關等地采集中草藥,為社區老年人治病提供藥材。
作為一名老黨員,張道成始終 “退休不褪色”,關心支持企業發展,積極當好精神文明建設的“義務宣傳員”。協莊礦電視臺專門為他開通了“老張”信箱。老張與大家講企業發展形勢、談道德文明建設的重要性,談個人人生感悟,他的專欄非常受歡迎。
他還積極參與社區各項文體娛樂活動,主動承擔起社區秧歌隊、腰鼓隊服裝道具保管工作,每天不管多晚、多忙,都要到倉庫轉一圈。有的道具壞了,老張自掏腰包維修。每次表演結束后,在別人都回家的時候,他清點完道具,最后一個離場。有一次,礦上搞了一場大型秧歌、腰鼓表演,上午預演12點才結束,當他清點服裝道具時,發現腰鼓隊的一件道具壞了,他怕耽誤下午的正式演出,連中午飯都顧不上吃,自已掏錢把道具修理好,保證了下午演出的順利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