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愛 感地動天
為照顧相依為命的姥姥,她每天往返于家和學校之間,為姥姥洗衣做飯,踐行著‘反哺’、‘跪乳’的孝道;在貧困中求學,在艱辛中自強,十三歲的王坤用她稚嫩的雙肩擔起了家的冷暖。
為照顧相依為命的姥姥,她每天往返于家和學校之間,為姥姥洗衣做飯,踐行著‘反哺’、‘跪乳’的孝道;在貧困中求學,在艱辛中自強,十三歲的王坤用她稚嫩的雙肩擔起了家的冷暖。
對于一個13歲的孩子來說,生活應該是什么樣子的?賴在父母懷里撒撒嬌,穿著漂亮的衣服參加聚會,這些都不為過,然而,對于王坤來說,卻是一種奢望。8年前,父母的相繼病故,讓她過早地品嘗到了生活的辛酸,她不得不離開那個不完整的家,和年邁的無人照料的姥姥一起生活,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她用那稍顯稚嫩的肩膀承擔起了照顧姥姥的責任。不管多苦多累 ,她一直一個人默默地堅持著,有淚水自己往肚子里咽;想爸爸媽媽時,為怕引起姥姥傷感,只能夜深人靜時一個人躲在被窩里偷偷地哭……她過早地懂事了——給姥姥做飯,和姥姥講同學們在學校的故事,給姥姥洗衣服、梳頭……讓姥姥體驗到天倫之樂。她自強不息,與命運頑強抗爭的感人事跡傳到學校,在廣大師生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除了孝敬自己的家人,王坤還是一個很有愛心的學生。在“希望工程”明信片義購活動中,王坤將自己的零用錢全部捐上,并積極組織班內學生奉獻愛心。同時,她還協助學校團總支在廣大師生中開展了“春蕾永不凋謝·希望就在前方”的捐款活動,以實際行動表達了對失學兒童的關注和愛心,為上不了學的同齡人們盡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在她的帶領下,很多同學拿出了自己積攢的壓歲錢、零用錢,向失學兒童傳遞自己的關愛和祝福。當身邊的同學們在學習或生活上有困難時,她都會積極伸出捐助之手,用自己的雙手為困難同學支起一片晴空,幫助同學們度過難關。班內劉玉姣同學因病兩周多沒有上課,返校后落下了許多課,“不善言辭”的王坤積極主動地協助老師幫助她補上了落下的課。得知此事后,劉玉姣同學的家長特意來感謝她,面對同學家長,王坤笑得很靦腆,只是不好意思地說:“這是我應該做的。”
心中有愛,感地動天。2010年王坤獲得“鄒平縣十大孝子”榮譽稱號,是唯一的一名學生。2011年4月,王坤被授予濱州市“感恩小明星”榮譽稱號。王坤品學兼優,成績優異,先后獲得“鎮十佳中學生”校“模范團員”、“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在學校學習經驗交流大會上做了典型發言,并榮獲“山東金都大展教育基金”三等獎學金。在老師、家長眼中近乎完美的王坤還一直在自省著,她說自己還有好多缺點,要不斷的努力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