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信于民,贏得企業的發展
汪學明同志,男,生于1962年2月5日,1980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煙臺順德盛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于2000年6月投資1000萬元,建設了占地面積36000平方米的煙臺順德盛食品公司,2008年12月成立企業集團,經過多年的拼搏,企業迅速發展成為擁有資產1.7億元。


汪學明同志,男,生于1962年2月5日,1980年8月參加工作,現任煙臺順德盛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于2000年6月投資1000萬元,建設了占地面積36000平方米的煙臺順德盛食品公司,2008年12月成立企業集團,經過多年的拼搏,企業迅速發展成為擁有資產1.7億元。目前,集團公司擁有煙臺順德盛食品有限公司、煙臺順德盛食品集團有限公司、萊陽山水食品有限公司、萊陽順利食品有限公司、萊陽山水休閑娛樂有限公司、順德盛有機農牧園、順德盛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順德盛果蔬專業生產合作社等8個單位。其中順德盛有機農牧園、順德盛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順德盛果蔬專業生產合作社是專為無公害蔬菜、果蔬、豬、禽的種植和養殖。2011年,公司被評為“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煙臺市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山東省消費者滿意單位”、“文明誠信民營企業”等20多個榮譽稱號。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汪學明同志被評為“山東省工友創業先進個人”、“煙臺市創業帶頭人”、“煙臺市帶富興村先鋒共產黨員”、“明星企業家”、“先進企業家”、“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是煙臺市十六屆人大代表。
一、取信于民,贏得企業的發展
堅持將按時足額發放工資放在第一位,即使在公司的生產經營陷入困境的時候,也不虧欠職工一分錢工資。在經營之初,剛剛起步的汪學明一無資金、二無經驗,為了在經營中站穩腳,始終堅持誠信為本,質量就是生命,信譽就是生命。公司剛起步的時候,由于知名度不高,沒有固定的銷路,加工的很多產品銷售不出去,眼看到了年關,為了讓工人拿到工資和年貨回家過個幸福團圓的好年,汪學明走村串巷,通過各種關系,借遍了所有的親戚朋友,等送走了最后一批工人,已經臘月29的下午了,自己家里卻什么年貨都沒有準備,這是一個窮苦的年。但是也正是這個年,在事后職工們知道了這件事情后,都被汪學明的行為深深地打動了,也為自己遇到一個這樣的老板感到慶幸,同時也增加一份對企業的熱愛和責任感。從此,職工和汪學明團結一心,凝聚在一起,為企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理念,把關心員工的工作和生活,幫助他們排憂解難變為自覺行動,時刻將職工的冷暖放在心上。2011年5月16日,不幸降臨到了公司職工呂作愛的身上,他的妻子在出門時不幸遭遇了車禍,并且情況比較嚴重,汪學明知道了事情后,馬上組織集團工會召開全體職工捐助動員大會,并且汪學明首先做出表率,個人捐款6000元,在汪學明的帶動下,職工們紛紛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短短1天時間捐獻接近3萬元,充分體現出了企業內部的團結友愛。汪學明積極參與各種抗震救災和獻愛心活動,個人累計捐款10多萬元。他是萊陽市慈善協會的創始人之一,并成為永久會員。
二、以信譽求生存,靠質量求發展
隨著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健康標準和幸福指數的需求也隨之提高,國際、國內市場對優質、安全、衛生的食品的需求量日趨增加,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注正日益密切,汪學明也一直以“以信譽求生存,靠質量求發展”為信條,嚴格執行生產管理規范。
信守合同,履行承諾,是贏得國際市場的首要條件。2005年,公司以每公斤芋頭2.2元的市場價格與乳山蔬菜基地商簽訂了供貨合同,但由于當年芋頭高產,市場價格下跌。在這種情況下,履行合同就意味著賠本,而若不收購,又違背了與基地商的合同。經過再三分析,他決定按原價收購當地芋頭,按合同保質保量地完成了任務,為此公司損失了2O多萬元,但樹立起了汪學明在當地講誠信的良好形象。
2009年10月,公司收進了價值65萬元的羅勒葉,由于前期質檢的疏忽,導致農殘超標羅勒葉進入了加工生產車間,在加工過程跟蹤抽檢時發現農殘超標,汪學明在調查事情經過后,立即停止此產品的生產加工,全面檢查所有原材料。在確認農殘確實超標后,他又馬上組織車輛裝載進行掩埋銷毀處理。汪學明在事后的生產會議上嚴肅的處理了相關質檢人員。他說“質量是食品企業的根本,我們企業能得到今天的發展,靠的就是誠實守信,不能讓任何有質量問題的產品流通到市場,這不光是為了做買賣,賺錢,更重要的是為了自己的良心,雖然這批貨價值600萬,但信義比600萬更重要。”
由于“羅勒葉”問題的出現,使汪學明堅定了一個思路:原料不能靠收購,必須要建立自己的蔬菜基地,從源頭上把住關口,保證“根正苗紅”。
有了好的定位,也就有了好的戰略思想。他首先在產品上做文章,企業門前就是一片廣闊的田地,正是種植原料的理想土壤,他種上了茄子、辣椒、菠菜、芋頭等品種,另外,還在乳山等地開辟了自己的蔬菜基地,目前,汪學明的蔬菜基地面積達3000多畝,涉及十幾個縣市區,蔬菜品種達40多個品種。為適應國際市場的需求,增強產品競爭力,種植國內優良的傳統蔬菜品種基礎上,他還先后從國外引進10多個蔬菜新品種,并全部成功地進行了繁育推廣,為順德盛公司的出口產品提供了原料保障。順德盛公司非但沒有被“撤”倒,反而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在順德盛公司逐漸步入正軌的同時,他又開始了企業的擴張之路,于2006年和日本石橋君夫株式會社共同投資300萬人民幣開辦了自己的另一個食品公司-萊陽山水食品有限公司,主要做冷凍調理食品,他參照日本人的飲食習慣和產品標準,先后研制開發出對日出口的新產品共三個系列40多個品種。
產品開發要多元化,市場出口也要多元化。隨著公司不斷壯大,汪學明決定要把產品打進歐美市場,開辟出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他認為,在自己沒有出口歐美市場的經驗下,最簡捷的途徑就是跟歐美客商搞合資。于是,他踏上了尋求歐美客商合作之路,廣泛出擊,參加各種招商會,聯誼會,介紹企業,推介產品。汪學明說,這幾年參加的各種招商會不下200場次,發出去的宣傳資料有上百斤。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家歐美企業逐漸走進了汪學明,它就是英國巴卡沃集團公司。
據汪學明介紹,巴卡沃公司年銷售收入30億美元,在中國總共10個獨資企業,唯一的一個合資企業就是與順德盛食品集團公司。緣何這么個小小的企業會引起巴卡沃公司的關注呢?“誠信!”合作方李經理說。說起汪學明的誠信,周圍的人都豎大拇指,汪學明答應的事從來沒有失約過,即使自己吃虧,也不會做對不起朋友的事。龍大集團從順德盛公司撤資,順德盛公司跌入了低谷,但汪學明沒有怨恨撤資方,反而跟龍大集團的關系越來越好,“撤資是公司全方位考慮做出的決定,不是哪一個人的個人意愿,這種行動我很理解。”汪學明說。正是有了這種人格魅力,至今順德盛公司還和龍大集團保持著一些業務上的聯系,這件事也深深地打動了巴卡沃的領導層。原來,在雙方2007年合資合作之前,巴卡沃集團公司已經對汪學明和他的公司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考察,無論企業,還是工人,還有他的合作伙伴,巴卡沃公司都有詳細的調查記錄,汪學明的誠信成為吸引合資合作的最大砝碼,而這一切汪學明都蒙在鼓里。說到這,里邊有個小插曲,在雙方合作之前,巴卡沃公司打電話到順德盛公司要過來商談合作的事。其實,這樣的電話在平常很多,大多數合資最后都是不了了之。而此時汪學明已經訂了到日本參觀的飛機票,為了迎接巴卡沃公司負責人的到來,他經過考慮,便取消了此次旅途。當巴卡沃公司到了得知此事后,被汪學明的這種行為深深地感動了,這就是公司要找的合作伙伴!當場決定先期投資300萬美元,由于合作順利,今年4月份,又追加投資300萬美元,如今,1萬噸的氣調庫正在建設之中,主要生產各種冷凍、調理食品等,預計該項目投產后可年銷售收入達3000萬元,出口創匯達200萬美元,將成為柏林莊鎮乃至萊陽的龍頭食品加工企業。
三、言行一致、致富不忘根本
汪學明富了,他沒有忘記回報鄉親,出錢出力,全力支持村莊建設。先后墊資300多萬元,為村建起了集圖書室、娛樂室和會議室于一體的辦公樓和占地4500平方米、各類健身器材齊全的文化大院,修水泥路5000多米,安裝路燈80多盞。2009年,為解決村里自來水水質不好的問題,投資60多萬元,挖了一個容量6000多立方米的機井,鋪設地下管道1500多米,讓村民吃上了甘甜的自來水。在物質幫扶的同時,還安排企業的法律顧問利用農閑時節為村民講解法律知識,免費為村民提供法律服務,不斷提升村民的法制意識。多年來,村里沒有發生一起刑事案件,成為新農村建設的典范,企業也被評為“企幫村先進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