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修腳工”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雷鋒日記》中的這段話,生動地詮釋奉獻的意義。多年來高舉穩也在用行動,詮釋著雷鋒的精神,弘揚著這個社會的核心價值。
堅持敬老志愿服務的“最美修腳工”

高舉穩為老人按摩、修腳

高舉穩為老人按摩、修腳
沒有大海的洶涌澎湃,可以獻上小溪的清澈潺湲;沒有太陽的光芒奪目,可以獻上燭火的一隅光照。青島市有無數像小溪、像燭火一樣默默奉獻的人,他們普通而又平凡得像是一粒微小的塵土,然而就是他們,演繹著助人為樂的偉大內涵,詮釋著新時代的雷鋒精神,他們發出了自己的“微塵”之光。其中,在青島開足療店的高舉穩就是活躍其中的一位好心人。
高舉穩,男,1980年12月出生,是來青島市城陽區創業的河南青年,開著一家小小的足療店,并規定在他的店里為70歲以上老人服務一律免費。他熱心公益多年,積極參與各類志愿公益活動,無數次到敬老院、老年公寓、甚至孤寡老人的家中,免費為老人按摩、修腳。他每一周都要抽出一天來為老人獻上愛心,推拿、足療、修腳,一忙就是整整一天。他的事跡被CCTV-4、CCTV-13等媒體相繼報道過,CCTV-4的《走基層》欄目更高度贊其為“最美中國人”。
憑著一腔熱情和精湛的修腳手藝,高舉穩連續六年給上千名孤寡空巢老人義務修腳,陪老人聊天,當起了老人的貼心小棉襖。他不斷加入各種公益組織,哪里有關愛老人的活動,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為此他放棄了很多賺錢的機會,至今還背著房貸,卻一直沒有停下學雷鋒、關愛老人的腳步。高舉穩從不嫌累。每周都去敬老院,稍作寒暄就立即詢問,哪位老人需要按摩、哪位老人需要足療和修腳。
他給老大爺、老大娘按摩,一按摩就是45分鐘,夏天出一身汗,冬天飄一腦袋白煙。有老太太感嘆:“俺活了九十了,頭一回享這么個福”。不會說不會道的高舉穩必然憨厚地一笑,多給按摩一會兒。他給老人做足療和修腳,是最拿手的,他這方面不僅專業,而且敬業。有些老人得了灰指甲已經許多年了,雙腳的趾甲都是灰色厚厚的一層,隔老遠都能聞到一股味兒。高舉穩毫不嫌棄,把老人的雙腳捧在懷里仔細觀察,有的老人還不好意思地要往回縮,高舉穩怕老人緊張,就給老人把雙腿、雙腳敲敲揉揉按按,感覺到懷里那雙腿腳不再僵硬顫抖了,就掏出了修腳的工具細細修剪。他好像不知道臟,也不知道嫌棄,修完了腳的他長出一口氣,抖落著手上的趾甲渣,又繼續干活去了。高舉穩雙手的關節處,全都是白亮亮的水泡。
對于敬老院或者哪個孤寡老人的情況,高舉穩心里默默都有一本帳。比如他某月某日去過某敬老院給十來個老人修剪過腳趾甲,時隔二十天,高舉穩看看日歷,盤算著,“又應該再到這個敬老院走一趟了,好幾個老大爺有灰趾甲,上次修了這回去看看怎么樣了,再給修剪修剪。”又去了。他腦子好使,估摸著哪個敬老院的老人的灰趾甲又得進行專業修剪了,他一準去。
高舉穩熱心公益,可不僅僅是熱心去敬老院給老人服務。他做過奧帆賽安保義工、清理滸苔等各種義工;他參加了清掃衛生、關愛未成年人等多種志愿活動;他加入了“寸草心”、“微塵之光”等多個慈善組織;他義務獻血了6次,他還資助了環城路小學的一名貧困小學生。高舉穩對朋友們說:“我的夢想就是幫助很多人。”而他自己相當不富裕,日子過得緊巴巴的,還有房貸沒還上……最近的高舉穩,除了給老人服務以外,最忙的就是向朋友們收集閑置的衣物,向貧困的老人捐贈,在高舉穩的店里總能看到成捆成包的閑置衣物,貼著標簽要捐贈給哪里的貧困老人。誰需要什么樣的衣服,他心里非常清楚。
高舉穩不僅自己要當給人溫暖、給人希望的“活雷鋒”,還發動按摩足療業同行和理發界朋友一起做好事,更通過互聯網發動熱心的青島網友到需要他們的地方去獻愛心。他們幫助困難群體,參加敬老志愿服務活動等一系列活動,傳遞正能量。德不孤,必有鄰。越來越多的生面孔,被高舉穩這種精神所感動,被這種激情所感染,紛紛加入到了這個風險愛心、學雷鋒的隊伍中……
如今的高舉穩為什么對社會越來越充滿感恩?那要說起09年,高舉穩因交通事故頭部受傷,生命垂危,治療沒錢。好心的青島人民自發為這樣一個熱心公益、熱愛社會的好人捐了款;青島市城陽區的“微塵之光”公益團經申請紅十字會批準向社會募捐,募集款項3萬多元;城陽區領導相繼帶禮品或救助款到醫院看望他……青島人民的這些救助款解了高舉穩的燃眉之急。高舉穩好了之后,不僅對青島充滿了感恩,更加對社會充滿了感恩,時刻以微塵精神為榜樣,充滿愛心,無私奉獻。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雷鋒日記》中的這段話,生動地詮釋奉獻的意義。多年來高舉穩也在用行動,詮釋著雷鋒的精神,弘揚著這個社會的核心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