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私奉獻 沖鋒在前
“奉公守法,以國家利益、集體利益為重,顧全大局服從管理……”當旅客一踏上濟南至濱州豪華客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份黨員公開承諾書,上面標明了姓名、崗位、所在支部等內容,這是共產黨員、山東交運集團駕駛員劉國亮向廣大旅客鄭重公開的“黨員示范車”服務承諾。
讓“黨員示范車”成為流動的旗幟
——山東交運集團劉國亮事跡材料



“奉公守法,以國家利益、集體利益為重,顧全大局服從管理……”當旅客一踏上濟南至濱州豪華客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份黨員公開承諾書,上面標明了姓名、崗位、所在支部等內容,這是共產黨員、山東交運集團駕駛員劉國亮向廣大旅客鄭重公開的“黨員示范車”服務承諾。
劉國亮1988年經過嚴格的培訓和考試后,成為一名客車駕駛員。在二十多年的駕駛經歷中,他駕駛的車輛從普通大客到豪華大巴,換了一代又一代,迎送的旅客從南到北,難以計數。在交運高速的10余年間,創利近300萬元,累計安全行車總里程達200多萬公里,足足可以繞地球五十多圈。在24年的駕駛生涯中,他實踐著“四個一”的行車理念:開好每一趟車,預判好每一個情況,用好每一腳油門,服務好每一名乘客。他積累了保養車輛的好經驗,養成了跑完一趟車圍著車輛轉一轉,對車進行“看、聞、聽、摸、搖”的檢查習慣。平日常見的故障隱患在這“圍車一轉,上車一看”的過程之中被檢驗出來。經過精心“調理”,他開的車總是處于最佳技術狀態。作為一名駕駛員,他不滿足于把事情“做完”,時刻要求自己把事情“做好”、“做精”。為了把車調試到最佳狀況,把單車燃耗降到最低,他每天腦筋里想的都是車輛結構和沿途路況,時刻思考著如何結合線路運營特點最大限度地發揮車輛動力、挖掘節油潛力。劉國亮每年節油平均達1500余升。
通過多年的勤學苦練劉國亮練就了一套過硬的駕駛技術,也摸索出了一套為乘客服務的技巧。他尤其注重服務的主動性,主動觀察旅客的表情和體態,主動詢問旅客的需要,主動幫助旅客排憂解難。去年夏天的一天,劉國亮在執行濱州至濟南的回程任務時,途中接到濱州車站的緊急電話:“一個離家出走的孩子,可能正坐你的車到濟南去了!”晚上八點多,車輛到站了,劉國亮緊緊盯著每一個下車的旅客,這時車廂后面一個大約十二、三歲的少年引起了他的注意,劉國亮走到少年身旁,親切地問“你是不是曉濱啊?”少年詫異地點了點頭說:“你怎么知道的?”劉國亮道:“傻孩子,都這么大了,和家里鬧點別扭就跑,家里人都擔心得不行了,哪里也別去了,跟著叔叔等你家里人來!”心中的委屈、離家的恐慌讓這個無助的少年一下子撲到眼前這個高大溫暖的叔叔身上。直到三天后,公司領導從出走少年家人手中接過“熱心服務,黨員先鋒”的錦旗時,才知道劉國亮還做過這樣一件好事。
有時候,旅客不慎將隨身物品落在車上,劉國亮都會完璧歸趙。去年十月,他執行完當日運行任務后,發現座位上有一袋材料,里面有招標文件、公章、營業執照等重要文件。幾經輾轉,他找到了失主,并婉言謝絕了失主的現金酬謝。類似這樣發生在劉國亮身上的事情,不勝枚舉。
從2009年加入黨組織那天起,無私奉獻、熱愛崗位就成了劉國亮無聲的誓言。多少次放棄節假日加班加點,誰也無法統計,只要工作需要、旅客需要,總能看到劉國亮“敢帶頭,跟我干,向我看”沖鋒在前的身影。
幾多奉獻,幾多執著。如今,劉國亮依然在自己的崗位上無私地奉獻著,忘我地工作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