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沉甸甸的母愛
女兒一出生就被診斷為先天性大腦發育不全,并被斷言活不過20歲,然而,時至今日,女兒在母親趙西磊濃濃的母愛里已經走過了35年的歲月。35年來,為照顧女兒,趙西磊她沒睡過一個囫圇覺
三十五年寫就一份沉甸甸的母愛
女兒一出生就被診斷為先天性大腦發育不全,并被斷言活不過20歲,然而,時至今日,女兒在母親趙西磊濃濃的母愛里已經走過了35年的歲月。35年來,為照顧女兒,趙西磊她沒睡過一個囫圇覺;35年后女兒身體每況愈下,但趙西磊堅持不放棄。趙西磊用35年無悔的付出,寫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母愛。
家里35歲的“嬰兒”
奎文區東關街道葦灣社區31號樓西單元西戶趙西磊的家,并不寬敞的房間內收拾得干凈整潔。每當“咿咿呀呀”的叫喊聲響起,她就知道,給孩子喂飯的時候到了。她知道,“閨女餓了,一會兒也等不了。”
在臥室里,長年臥床的是趙西磊的女兒馮娜。女兒臉色蒼白,嘴里還缺了顆門牙,露在被子外邊的胳膊、大腿纖瘦異常,每見有生人進來,她嘴里發了更大的“咿呀”聲。
女兒雖然已經35歲,可是長得還像個孩子。
喂飯時,趙西磊一邊告訴女兒要吃飯了,一邊摸摸她的頭安慰著。馮娜盯著媽媽手里的雞蛋羹哼哼了幾聲,便一口接一口地吃了起來。趙西磊先舀一勺雞蛋羹放在嘴邊吹吹,試試不涼不熱后再送進女兒嘴里。
吃飯時馮娜也不閑著,她手拿蒲扇、勺子、乒乓球之類的“玩具”,嘴里還不時發出“咔嚓咔嚓”的聲音。趙西磊一邊喂女兒吃飯,一邊跟她說著話,馮娜似乎也能聽懂,有時候沖媽媽咧開嘴笑笑,這個時候,趙西磊臉上也會露出笑容。一大碗雞蛋羹,不到五分鐘時間,馮娜全部吃完。趙西磊說,女兒三頓飯都吃不少,可就是越來越瘦,她也不敢給女兒多吃,怕她不活動不容易消化。
吃完早飯的馮娜不再出聲,坐在床上專心玩她手里的“玩具”。趙西磊說女兒手里的蒲扇從不放下,睡覺時也攥著。馮娜每只手里都有四五樣“玩具”,床頭上還擺著不少,所謂的“玩具”無非是扇子、勺子等東西,沒有幾件真正的玩具。
35年睡過一個囫圇覺
趙西磊一直與女兒住在娘家,她現在每月退休金1000多元,住的房子還是她母親留下來的。“我性格還算開朗,有好多姐妹,親戚也經常幫我,給我送東西”趙西磊說,以前她帶女兒去外地看病,親朋好友就會給她送錢,雖然不多,但都是救急、救命的錢,讓她覺得很溫暖也有依靠。
趙西磊說,女兒現在的情況非常嚴重,大小便不能自理,就連從床上坐起來,都要人幫著才行。趙西磊說,自從有了女兒,這35年來,她從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女兒睡覺很輕,她得隨時看著,一不小心就可能出意外。
2005年的一天,女兒癲癇病發作,吃飯時突然神志不清,一口飯沒咽下去,便倒在床上不省人事,從那之后,女兒的癲癇病就經常發作,最厲害的時候一天發作了23次。每次發病,趙西磊只能緊緊地抱著抽搐不停的女兒,心像被針扎一樣難受。趙西磊說,原先還能帶女兒到院子里曬曬太陽,現在根本不能出門,就怕她在外邊犯了病。女兒的門牙就是前幾天發病時亂闖闖掉的。趙西磊心疼地說,這樣的情況不止一次,有時候女兒難受,又說不出來,就抓著她的胳膊、頭發一陣亂打亂撕,趙西磊也不掙脫,只要女兒能舒服一點,她就忍著。
因為女兒一刻也離不開人,有時候趙西磊要出去買菜,只能哄著女兒不要動,然后快速跑到樓下買完東西馬上回來。有時候鄰居、社區工作人員也會給她送菜、送面。以前,趙西磊每天都會給女兒洗兩大盆尿布,后來,她批發了一些紙尿褲才輕松了一點。
為女兒單身24年至今
趙西磊為女兒犧牲了很多,包括自己的婚姻幸福。在女兒不到4 歲的時候,趙西磊和丈夫、婆婆的關系越來越僵。要照顧女兒還要上班的她,無奈之下帶著女兒回到了娘家,并在女兒9歲的時候與丈夫離婚。到現在還有人上門給她介紹對象,但都被她一一謝絕。“帶著這樣的孩子,咱不能讓人家受拖累,我也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受委屈。”如今趙西磊已經60歲了,她只想好好的照顧女兒,等實在照顧不了了,娘倆就一起住敬老院。
之前,趙西磊帶女兒去位于濟南的山東省立醫院檢查。女兒在CT機里大喊,并不停的亂撞,趙西磊只好抱著女兒安撫她。醫生一連打了3次鎮靜劑,馮娜一直處于亢奮狀態,始終不能安靜。最后,醫生只能讓她們回家,并勸趙西磊放棄孩子。后來趙西磊又帶著女兒去北京、上海等大醫院檢查,但得到的結果都一樣,很多醫生也建議她放棄治療,或者干脆送到福利院,如果想要孩子就趁著年輕再生一個。聽到這樣的話,趙西磊就頭也不回地帶著女兒離開醫院回家。后來,趙西磊找了一個中醫診所給女兒進行針灸治療,但是看到女兒在治療時痛苦的樣子,她又心疼了,于是便放棄了治療,在家安心看著女兒。“說什么我都不能放棄女兒,這是我身上掉下來的肉,別人嫌棄,我不嫌棄。”趙西磊回憶起以往艱難的日子,眼里泛起淚花。雖然艱辛,她還是為了女兒堅強地生活著。
現在,趙西磊只是定期給女兒按療程服用一些谷維素片,來養護神經。女兒不愿意吃藥,平常趙西磊都是把藥片放在飯里,連哄帶騙讓女兒吃下去的。谷維素片也是在聽了醫生介紹后,趙西磊自己先嘗了藥味不大才敢給女兒吃的。
盼女兒女兒“走”在自己前頭
趙西磊說,她現在不敢生病,自己有高血壓,但她一直在堅持著別累倒,為的就是照顧好女兒,夜深人靜的時候她也想,希望女兒能“走”在自己的前邊,她寧愿做一個狠心的媽媽,因為只有這樣,也才能沒有牽掛地走。隨著企盼的增長,趙西磊現在照顧女兒已經明顯感到吃力,盡管女兒很瘦,但是抱起來還是很沉重。記者注意到,忙活一會兒,趙西磊就要不斷地用拳頭錘打自己的腰。
“最壞的打算我也想過,要是女兒先走了,我也不心疼,比我先走了強,我走了誰照顧她啊。”趙西磊說。社區的領導也經常勸她把女兒送到社區的托老所,但是她卻一直沒有照做,一方面自己覺得還能照顧的了,不能給政府添麻煩,另一方面,她也不放心別人照顧女兒。
趙西磊說,每當她對著女兒說這些話的時候,女兒就沖她嘿嘿的笑,看到女兒的笑容,趙西磊就更舍不得離開女兒。很多個夜晚,趙西磊的眼淚都把女兒的臉打濕了。花甲,本應該是享受天倫、含飴弄孫的年齡,趙西磊卻還在含辛茹苦拉扯著永遠長不大的女兒,她說這么多年都過來了,也不再覺得累、覺得苦了。
馮娜是她的孩子,她愿意展開羽翼,為女兒撐起一片天空。風霜饑寒,全都擋住,清貧勞累,一肩擔當。在這場與命運的抗爭里,趙西磊忍住疲倦,不敢停住腳步。上蒼用疾病考驗人類的親情,她就付出艱辛,守住信心。因為她是母親,她一定要贏,她用堅定的腳步為人們丈量出一份偉大的親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