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醫老楊那些事
他從醫40年來,走遍了楊家莊子、甜水河、大阡里等多個村居,用實際行動為全村及周邊群眾提供醫療服務。提起老楊,這一帶沒有不伸大拇指的。不少村民給他的評價是:醫術好,醫德更高。


嵐山頭街道甜水河居委陳希亮老人患有肺心病、肺氣腫、氣管炎,長年臥病在床,有一次突然昏迷,不省人事,鄉醫老楊得知這一情況后迅速趕到患者家中,及時的為患者針灸,疏通經絡,手腳掛針做緊急處理之后,老人病情明顯好轉,送到醫院繼續治療才挽回了生命。每當說起此事,老人的子女都十分感激,“多虧了老楊啊,不然我父親的命可就懸了。”
據了解,老楊本名楊克華,今年60歲,是嵐山區嵐山頭街道楊家莊子村衛生室一名普普通通的鄉村醫生。他從醫40年來,走遍了楊家莊子、甜水河、大阡里等多個村居,用實際行動為全村及周邊群眾提供醫療服務。提起老楊,這一帶沒有不伸大拇指的。不少村民給他的評價是:醫術好,醫德更高。
2013年1月15日下午,記者來到楊家莊子村衛生室,老楊正在為鄰村村民劉先生的兒子扎針輸液,從藥物室找藥、配藥、扎針、輸液,往爐子里添煤炭提高病房內溫度……老楊耐心為病人服務著。面積不大的門診室擠滿了前來看病的患者。劉先生告訴記者,天冷了,兒子前一天開始就一直干咳,還有點發燒,在家吃了點藥也不見效,他便帶著兒子徒步三里地趕到衛生室找老楊看病。簡單的詢問過病情后,老楊就做出了診斷,“最近天冷,氣候干燥,小孩抵抗力弱,特別容易感冒,打個針,拿點中藥,再吃點阿莫西林消消炎就好了,不要緊。”
聽到老楊這樣說,劉先生松了一口氣,“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只要身體不舒服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老楊。找他看病覺得放心,還不用多花錢。”
不一會聊天的功夫,老楊就接診了5、6個病號,“忙的時候一天能看三四十個呢,給鄉親們看好了病,我心里才高興,鄉親們認可了,我才有干頭,那種滿足感和成就感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問到是什么讓自己堅持行醫40年,老楊微笑著這樣回答記者。
遇到特殊的病人,不能到衛生室就診,只要一個電話,老楊隨叫隨到,不管刮風下雨,無論白天黑夜,有時連飯也顧不上吃。村民黃盡田患有肺心病,長年臥床在家,老楊每天都前去為他治療,一直堅持了好多年。“和老百姓打了一輩子交道,交了一輩子朋友,就像自己家里人一樣,家里人有個頭疼腦熱的,當然得上急了,醫生這個職業是個良心活,鄉村醫生更要用心跟病人溝通。”老楊一直以實際行動這樣實踐著。
在繁忙之中老楊擠時間鉆研醫學,給自己“充電”,不懂的就查醫書,早年自己還種草藥,上山找草藥,結合40年鄉醫實踐,有很多“土方子”,隨著經驗和水平的提高,一些病的診斷和用藥變得得心應手,治好了很多村民的疑難雜癥,很多村民還專程趕來找他看病。但他認為祖國醫學博大精深,很多理論和知識并沒有完全掌握,需要進一步完善自己,以便更好地為鄉親們治病。
老楊有4個子女,妻子十幾年前就癱瘓在床,父母在世的時候還要照顧老人,家庭的重擔全部都落在了老楊肩上。但他毫無怨言,毅然撐起了整個家庭。每天他很早就起床,給孩子們做好飯,伺候好妻子,8點之前就趕到衛生室,開始一天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生活的壓力并沒有壓垮老楊,反而讓他變得更加堅強樂觀,工作上更加積極,對待每一位病人都像自己的親人一樣,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