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熱血挽救生命
褚鹍從警十余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時時處處自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大愛與忠誠譜寫著人民警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篇章。
用熱血挽救生命 用奉獻彰顯忠誠

褚鹍,男,1976年2月出生,大學學歷,中共黨員,三級警督警銜。1999年7月,泰山醫學院臨床醫學系畢業后分配至棗莊市公安局山亭分局從事法醫工作,現任棗莊市公安局山亭分局交警大隊公路巡邏中隊中隊長。
褚鹍從警十余年來,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時時處處自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用大愛與忠誠譜寫著人民警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篇章。他先后被評為山亭區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市公安機關刑事科學技術工作先進個人、2010年度全市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先進個人、棗莊市優秀青年志愿者、棗莊市紅十字會榮譽會員、山東省紅十字會榮譽會員、棗莊市“五一勞動獎章”、棗莊市“捐髓救人模范人物”、“翼云先鋒共產黨員”,榮立三等功1次,個人嘉獎3次,光榮躋身“2011棗莊年度新聞人物集體”行列。
一、愛崗敬業,用忠誠履行神圣職責
不在辦公室,就在現場。不在現場,就在趕赴現場的路上。這是褚鹍從事法醫工作的真實寫照。基層法醫工作是公安系統中最為辛苦的崗位,工作環境的惡劣也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褚鹍不但要直面血腥的現場,還要擔負尸體病理解剖檢驗工作和大量的活體檢驗鑒定工作。他從事法醫工作十余年來,先后參與各類案件現場勘查320余起,檢驗各類尸體1200余具,活體傷情、傷殘檢驗鑒定3800余人次,法醫物證檢驗200余宗,處理涉案檢材1000余件,出具各類鑒定書、檢驗報告書、分析意見書3800余份。所有檢驗、鑒定都做到了客觀、公正、及時、準確,為各類案件的及時準確處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這些枯燥的數字,卻真實記錄了褚鹍的敬業與忠誠。
2001年8月4日,令人終生難忘。就在那天,棗莊市山亭區徐莊鎮大花山頭村發生了一起特大投毒案,中毒群眾達67人之多,年齡最小的只有兩歲,最大的七十八歲。其中,有20多人病情危重。時值全國嚴打斗爭的非常時期,“8.04”投毒案危害人員之多、性質之惡劣在全國罕見,引起了省市領導的高度重視。案情就是命令,褚鹍第一時間率先趕到現場,以一名公安法醫工作者及一名醫務人員的雙重身份投入工作。他果斷及時封鎖現場,以防中毒進一步擴大,配合醫務人員對中毒人員的排查、分離、搶救,了解中毒人員癥狀和體征,及時提取現場物品及嘔吐物。根據中毒者的中毒癥狀等情況,他初步認定了中毒物為“毒鼠強”,為中毒者及時有效的搶救指明了方向。前期準備工作的扎實、有效,創造了“毒鼠強”集體中毒無一人死亡的奇跡。案件進入后期處理階段,褚鹍夜以繼日與棗莊市公安局的法醫協同作戰,冒酷暑、頂烈日加班加點對67名中毒者做出檢驗鑒定,認真對每一名受害者進行檢驗,查閱相關資料,完成鑒定任務,為案件的及時破獲及順利移送起訴打下了堅實基礎,對犯罪嫌疑人的定罪量刑提供了翔實的法律依據。
法醫不可能回避令人作嘔的案發現場,幾乎每一個現場都少不了法醫褚鹍的身影。特別是炎炎夏日,對法醫來說既是考驗又是煎熬。2003年8月28日,在棗莊市山亭區西集鎮建新村附近的玉米地里發現一具被焚燒的尸體,尸體已高度腐敗呈白骨化。褚鹍鉆進蒸籠般的玉米地里,強忍令人窒息的尸臭,認真對尸體周圍進行勘驗,極力尋找有價值的線索。他在對死者尸體下面的腐敗物進行清理的過程中,在雙手捧起的惡臭尸屑碎末里發現了一張殘缺的紙片。通過對紙片的復原,發現了一個關鍵的電話號碼。就是利用這個電話號碼才確定了失蹤人員,縮小了偵查范圍,鎖定了犯罪嫌疑人,使得案件在較短的時間內得以順利告破。
褚鹍是個有心人,善于總結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在工作之余,他放棄了消遣和娛樂,靜靜端坐在書案前查閱資料,撰寫有關業務工作的理論文章。他先后在國家級刊物發表論文1篇,省部級以上刊物發表論文5篇,引起業界良好反響。
二、大愛無疆,用熱血挽救鮮活生命
心中充滿愛,身邊的世界才更加多姿多彩。心懷大愛,原本學醫的褚鹍毅然選擇了警營,滿腔熱情投身到鐘愛的公安事業之中,他始終沒有忘記醫學院入學時“救死扶傷”的醫學生誓言。置身警營多年,他始終堅持無償獻血,累計獻血量達4000毫升。
特別的日子,總是令人銘記。2005年9月23日,山亭區紅十字會組織開展中國造血干細胞自愿捐獻活動,褚鹍得知消息后立刻報名參加,成為一名光榮的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2011年7月11日,褚鹍接到了棗莊市紅十字會的通知,獲悉自己與上海一名身患白血病的小女孩初配成功。為了能夠盡快解除病人的痛苦,他甚至沒有來得及與家人商量,便毫不猶豫地做出了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決定。在經過血液高分辨配型成功后,他在棗莊市立醫院進行了全面的體檢并做了捐獻前的準備工作。在經過了四天造血干細胞的動員之后,2011年9月20日上午,褚鹍在山東省立醫院經歷了四個半小時造血干細胞采集,當130ml殷紅的造血干細胞采集成功后,他感欣慰,因為他完成了他多年的“救死扶傷”的夙愿,更是因為在短短幾個小時以后他的造血干細胞將注入患病小女孩的身體,讓她獲得重生。捐獻后的第二天,為了不給單位添麻煩,褚鹍拖著疲憊的身體就匆匆和妻子坐上回棗莊的大巴車。當車來到滕州,給家人聯系上的他才得知就在他捐獻造血干細胞那天晚上,女兒因發高燒住進了醫院。家人為了不讓他擔心,就沒有給他聯系。車到棗莊站,他們夫妻兩個直奔市立三院。當看到孩子燒紅的臉頰,當聽到孩子一句“爸爸我想你了”,這個堅強的漢子再也控制不住,淚水像泄了閘的洪水般奪眶而出,滿心愧疚的他抱起孩子親了又親。“有一個生命因我而留存,我所做的這一切又算得上什么呢?”褚鹍如是說。成功實施捐獻后,褚鹍同志成為棗莊公安系統和山亭區首例成功實施造血干細胞捐獻的志愿者,也是棗莊市第17例,全省第157例,全國第2401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2011年12月13日,山亭區隆重舉行褚鹍捐獻造血干細胞表彰大會,下發了《在全區開展向褚鹍學習的決定》,倡導大家學習他理想崇高、志存高遠的價值追求,學習他挺身而出、舍己為人的高尚品質,學習他關愛生命、無私奉獻的社會責任感。鮮花和掌聲見證了褚鹍的奉獻和付出,他為自己能夠用熱血挽救生命的作為感到驕傲與自豪。
三、無私奉獻,用淚水詮釋由衷愧疚
無情未必真豪杰。許多的時候,褚鹍把對家庭和親人的真情摯愛深藏在心底,悄然化作工作和上進的動力,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著青春和忠誠。在公與私的天平上,他處處以工作為重,無私忘我,拋家舍子,一心撲在工作上。在他的心中,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工作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從來不因家庭瑣事而分心。從警十多年來,加班加點的工作已成了家常便飯。妻子張瑋說:“這么多年,他一心撲在工作上,幾乎沒有完整的歇過節假日,老是沒白沒黑的加班加點”。他在父母眼里他不是好兒子,因為忙得根本沒有時間回趟家陪父母吃頓飯;在妻子面前他不是好丈夫,結婚這么久,妻子的寒暑兩個假期,他根本沒有時間陪伴,甚至連孩子出生,也不能陪在身邊;在孩子眼里他不是個好爸爸,因為工作很少陪在她左右。但是,在同事眼里,他是個好戰友;在群眾眼里,他是個好警察。
“愛工作、愛奉獻、愛社會、愛他人”是他的人生格言。褚鹍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公安民警,在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地干好本職工作。遇到關鍵時刻,看似文弱的他從不退縮。在日常的生活中,他總是在為別人著想。褚鹍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默默奉獻不言悔,用他的大愛詮釋著人民警察的敬業與忠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