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手機查看

李振江,男,1933年6月出生,蘭陵縣大仲村鎮陡溝莊村守陵員。在蘭陵縣大仲村鎮陡溝莊烈士陵園,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在打理園內雜草、清掃道路、擦拭墓碑灰塵,不停忙碌著的瘦小身影,他就是李振江。88歲的李振江已在這里義務守陵18年,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陪伴革命烈士,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的初心與諾言。
1943年農歷臘月初八,家家戶戶沒有像往年一樣準備臘八粥慶祝,村莊反而籠罩在一片肅殺的氛圍中,村民們心里都惶恐不安。這是因為偽和平建國軍第十軍的榮子恒率領1000余人進駐了陡溝莊,攪得村內不得安生。當時魯南八路軍五團依據地形,將部隊部署在沙嶺--陡溝莊一帶,利用敵人在陡溝莊落足未穩的有利時機發動進攻,將沒有充分準備的敵人趕到沙嶺的伏擊圈予以痛擊。經過5個多小時的激戰,戰斗勝利結束。此次戰斗,共斃傷300余人,俘敵156人,繳獲輕機槍17挺、步槍近千支。但是我軍也有犧牲,共有18位烈士壯烈犧牲。戰斗結束后,陡溝莊的群眾排著隊,手里拿著過年都舍不得吃的存糧慰問凱旋的部隊,幫著五團打掃戰場,并含著淚將烈士的遺體安葬在陡溝莊村。
當時的李振江只有10歲,雖然年紀尚小,但是激烈的戰爭情形卻深刻的印在了他的腦海里。他時常會參與給傷員送飯的任務,在他們的熏陶下,李振江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共產黨,什么是人民軍隊,什么是“榮譽要讓,困難要上”……望著硝煙依然尚未散盡的戰場和烈士們的墳塋,年幼的李振江心里特別不是滋味,他很難接受平時特別照顧他的哥哥們就這樣離開了他,能為烈士們做點什么,成了他的心事兒。
2003年,70歲的李振江來到了陡溝莊烈士陵園,他準備用實際行動踐行“陪伴革命烈士,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的初心與諾言。經組織同意后,李振江老人成了陡溝莊烈士陵園的一名守陵人,義務守護著18名在陡溝莊戰役中犧牲的烈士。為了改善陵園環境,李振江老人日復一日地在陵園里忙碌著。白天老人吃過早飯就來到陵園,拿起掃帚一遍遍仔細的清掃掉落的松針和浮土,拿著抹布小心翼翼的擦拭著墓碑,逢年過節老人就會在每個墓碑前為烈士們燒紙斟酒祭奠他們。更多時候,老人會站在陵園里,感受著陽光和微風,靜靜地看著一座座墓碑。風霜雨雪,日月輪回,他始終懷著對烈士的敬仰和對黨高度負責的精神,默默無聞的守護著這座陵園,守護著中華民族銘記英雄、崇尚英雄的精神高地。
李振江覺得自己每天來看看烈士、打掃打掃衛生,就是對烈士的尊重,也是對逝去生命的尊重,并以此來表達自己對烈士的追思和敬仰,同時更希望教育青少年知道感恩先烈、珍惜幸福、報效祖國。后來,李振江積極爭取入了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再后來,他把三個兒子也先后送入部隊,他們也都成為了光榮的共產黨員。每每說起此事,李振江眼里就閃爍著亮眼的光芒,在他看來,成為那個自己崇拜的人,是自己傳承烈士精神的最好方式。
如今,烈士陵園得到了重新的修繕,院內草木郁郁蔥蔥,紅旗迎風而展,烈士紀念碑默然佇立,不知名的小花在墓碑腳下開的正緊,一位慈祥的老人在陵園內緩慢而又堅定的走著、看著、追憶著。他知道,這段紅色歲月里孕育出的精神和烈士們所為之獻身的信仰得到了傳承,已經作為大仲村鎮黨性教育基地的陡溝莊烈士陵園不會被世人所忘記,在以后的歲月里會熠熠生輝,他的守護沒有白費,這也許是對李振江和烈士們最好的寬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