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大眾網
手機查看
人生在世,能有多少個二十年?二十年里,能有多少份堅持是從一而終的?從身強體健到負重致遠,從而立壯年到知命中年,孫保衛把對劉志強的“師徒情”、“兄弟情”化作了對他父母二十一年如一日的照料與陪伴,他的這份無聲的堅守,是對“兄弟”、對“師徒”最具情誼的詮釋。

工作照
一、師徒情深,形影不離十二年
1988年,18歲的孫保衛剛從學校畢業,進入濟南鐵路局原鐵石車輛段貨修車間機械室任職機床工,開始了他的鐵路職業生涯。在這里,他和比他大兩歲的師父劉志強就這樣不期而遇了,從此他們并肩作戰,形影不離十二年,一起工作、一起學習進步。
“從小,父親就教育我,要尊重師長,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孫保衛對于這段“師徒情”感觸頗深,這不僅是因為同樣作為鐵路職工的父親言傳身教,更是因為師徒二人間的真誠相待、兄弟情深。工作中,劉志強把他過硬的業務技能毫不保留地傳授給與他年齡相仿的孫保衛;生活上,師徒倆也是相互關心、相互幫襯。這場尊重與真心的交換,是時年兩個年輕人彼此的建立“師徒情”“兄弟情”的福報與開端。
1995年,孫保衛在劉志強的推薦與鼓勵下,參加了原青島鐵路分局車床工技術比武,這場競賽車間本來是讓劉志強參加的,可他把機會讓給了孫保衛,孫保衛也不負所望,獲得了二級技術能手。隨后,1997年,孫保衛又在劉志強的推薦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黨員。師徒二人更加親如兄弟、密如知己。
據孫保衛回憶,在他認識劉志強之前,劉志強在上初中的弟弟由于車禍意外去世了,這對劉志強及其父母的打擊都特別大。但是,隨著孫保衛以一個“弟弟”的身份出現,特別是,他也把劉志強當成自己的“親哥哥”、把劉父母當做家人、親人來對待,這種奇妙的緣分便促使劉志強和其父母消解了悲痛。

生活照
二、老師離去,侍其父母似我親
然而,晴天霹靂,天不假年。2000年,劉志強突發疾病離開了這個世界。這個變故對于已經歷過一次喪子之痛的劉志強父母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劉志強的母親幾次想要自殺,她要結束生命去尋找自己的兒子們,她已經沒有了活下去的寄托和希望。兩次的白發人送黑發人,讓這整個家庭悲痛欲絕。
當時,正處于而立之年的孫保衛正工作順利、家庭和美,一切都正向著美好的方向發展,然而,他的生活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打亂了。在壓抑住自己失去摯友兄弟的悲傷情緒的同時,他毅然承擔了這一切。他天天去師父劉志強家陪伴他的父母,日夜為他們開導寬心,照料他們的生活起居。
漸漸地,照料劉志強的父母,便成了孫保衛的生活日常。那時候的孫保衛,下班時間大多都在劉志強父母家里照顧,而此時他自己的小家里還有一個兩歲的女兒,正處于一個需要有父親陪伴的年齡。但是孫保衛選擇了“大愛”,他覺得自己的家庭至少是完整的,而師父留下的兩位孤寡老人更需要他的陪伴。就這樣堅持了一年,他一心撲在兩位老人身上,忽略了自己的孩子和愛人。
孫保衛的愛人一直不是很理解,已經過去了這么久,師父的父母已經走出喪子之痛了,他們自己的生活也應該要回歸正軌。可孫保衛還是堅持著下了班就先去陪伴兩位老人。妻子常常抱怨:“天天不著家,自己的小家都不要了。孩子生病第一時間等不到你回家,而是一門心思去了別人家。”孫保衛知道自己愧對妻子孩子,可他對妻子說:“十幾年的師徒之情、兄弟之情,真摯難得。原本以為會成為一輩子的好友、好同事。可這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了這一切,老人接連喪子,這實在是太悲痛了,而我自己也像是失去了親哥哥。”孫保衛把自己一直不知如何張口的想法告訴了妻子,他說只要老人愿意,他愿意代替劉志強給他的父母養老送終。“人總有離開的一天,可我們不知道哪一天就會離開,珍惜現在能陪伴、能幫助這兩個孤寡老人,也是為咱們的孩子積福吧!”妻子聽到孫保衛這種真情決心,雖不能完全理解、感同身受,可還是尊重了自己丈夫的選擇。
隨后,孫保衛肩負起了長期照顧兩位老人的職責,再加上自己和妻子的雙方父母,他硬是扛起了六個老人贍養責任,而此時的他,年僅三十歲。
三、不離不棄, 照顧老人不間歇
許多年下來,令孫保衛倍感艱辛不易的時刻真的太多了。其中,最艱難的時刻是在孫保衛父親腦梗時,母親得了腎炎,而丈母娘又得了癌癥。多重打擊的精神壓力、沒日沒夜地陪護三位病患、每日還要去照顧師父父母,再加上不能放棄作為經濟來源的工作……這一切都讓孫保衛在那段時間里臨近崩潰,患上了很嚴重的精神衰弱。他整日整夜地睡不著覺,只能依靠醫生開的安眠藥才能強制性入睡。
妻子看著丈夫每日身心俱疲,無比心痛,經常勸孫保衛放棄對師父父母的照顧。劉志強的父母也早已把他當做自己的親生兒子,心疼不已,不想再拖累他。可孫保衛說:“記得師父在世時,每次逢年過節都是互相去對方家拜年的,那時候我們多好啊……師父去世一個多月時師母就帶著孩子離開了家,現在一年多了,如果我再離開,你們兩個老人怎么生活下去?”孫保衛始終沒忘與劉志強的情義:“我記得剛入路時師父問我抽煙喝酒嗎?我說不會。可有一天一個同事給我遞了一顆煙,我當時出于好奇就開始抽,正巧被師父撞見,他便很嚴肅地問我,‘不是說不抽煙嗎?’我當時一下子漲紅了臉,覺得在他面前沒了誠信。他像一個長輩一樣關心我的健康、糾正我的陋習,從那之后,我就再也沒碰過煙。這個事我一輩子也不會忘。”想念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記得和他在一起的每一個細節,孫保衛向兩位老人追憶著他和劉志強的兄弟情,同時也鄭重地做出了承諾:“他已經成為了我的親人,沒有血緣的親哥哥。我不能放棄你們兩個老人。”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孫保衛始終真情陪伴。在這期間,家庭團圓的時刻是最無法兩全的。從孫保衛開始照顧師父父母起,就沒有在家過過年,對此身患偏癱的孫父也表示理解,也因為家里還有其他孩子,而劉父只能靠他這個兒子照顧了。但每次過年,孫父還是會蹣跚地走到村口去等孫保衛一家,雖然基本都是等不來的。后來劉父母知道了,就催促孫保衛回自己父母家過年。見兩位老人天天絮叨,孫保衛不好推辭這才回家過“年三十”,而這一年已是2005年了。然而,大年初一他就回來陪兩位老人了。
“父親的愛很淡卻很沉,艱難時我都會來和父親聊聊天。在我最艱難的那一年和父親說起壓力的事,父親說他的病可以不治,他的退休金留給母親看病,讓我把我的錢留給岳母看病。父親還鼓勵我說,其實也沒有那么難,孩子你走到這一步已經很厲害了!”孫保衛說起父親回憶到,“我當時淚就下來了,我覺的再難也得救我的親人,我必須撐住,我不能放棄!”到2012年孫保衛父親去世,悲傷再次襲來,六個老人變成五個。但幸運的是,孫母的腎炎得到了良好醫治;丈母娘的癌癥是良性腫瘤,也得到良好的控制;師父父母身體也一直比較健康。這可能是對孫保衛最大的心理慰藉了。
四、21年,履行諾言盡孝道
2018年由于單位撤銷合并,孫保衛來到了淄博車務段,在章丘站從事客運員工作。在新單位,他也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全心全意為旅客服務。生活中,他還是繼續贍養五位老人,沒有向生活低頭。積極向上的孫保衛在業務學習上也取得了優異成績,他在2021年車務段46歲以上客運員背規競賽中榮獲佳績,被選拔為集團公司背規賽的參賽代表。
2000到2021,一晃21年過去了。孫保衛一直履行著自己定下的諾言,無數次可以選擇放棄,可他沒有,他帶著沉甸甸的情義與責任對劉父母恪盡孝道,一堅持就是20多年。當被問到還能堅持多久時,他說,除非自己有啥意外,否則這在世的幾位老人他都不會放棄。現在這五位老人最高齡一位84歲,最年輕的也有78歲,而孫保衛也由青壯年向滄桑大叔行列邁進,人雖老矣,溫情常在。
孫保衛只是一名普通的鐵路職工,他的行為雖不驚天動地,卻孝感天地。他面對重重困難和打擊,不拋棄、不放棄,把重情守諾的美德,印刻于平凡的人生,卻又點亮了人生的不平凡;他讓孝老和愛親成為不滅的長明燈,照亮了這兩個命途多舛的家庭。照顧孤寡老人21年,孝行天下,大愛無疆,他在自己的人生豐碑上,刻畫出崇高的人格,展現出一名優秀中國共產黨員的孝道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