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孔軍,男,1981年9月出生,河東公安分局特巡警大隊輔警。在做好本職工作之余,朱孔軍還作為一名志愿者,積極地參與到扶貧救孤、助貧助殘和抗疫愛衛等志愿服務活動,收入不高卻捐款捐物10萬余元,感召周圍的企業及社會愛心人士共捐款捐物40余萬元。先后榮獲2016年度河東區優秀志愿者、2017年度河東區志愿服務先進工作者、2018年度臨沂最美志愿者、2019年度全市孤貧兒童志愿服務工作優秀志愿者、2020年臨沂市孤貧兒童團優秀志愿者、2020年河東區最美志愿者等榮譽。被聘為河東區學雷鋒志愿者聯合會副會長、臨沂市孤貧兒童心理輔導志愿者服務團河東團副團長。
朱孔軍接觸志愿服務還得從2009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說起。當時,臨沂廣播電視臺組織開展了一次扶貧濟困活動,朱孔軍報名參加,從那以后朱孔軍便跟隨沂蒙義工協會等組織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2013年時,朱孔軍加入了河東區學雷鋒志愿者聯合會。
最近一段時間,朱孔軍成為了臨沂第二十七中學的一位“特殊家長”,事情還得從一名老家在東北的學生說起。這名學生從小媽媽就去世了,跟奶奶和爸爸定居臨沂。天有不測風云,2020年爸爸因病去世,隨爸爸一同離去的,還有因治病而花空的家里所有積蓄。由于家庭困難,該學生奶奶為了省錢帶著孩子在離學校30多里的鳳凰嶺街道常莊村租房。為了接送孩子上學,年逾7旬的奶奶需要早上四鐘起騎腳蹬三輪車送孫女去上學,下午提前兩個小時騎三輪車去學校接,刮風下雨更難。朱孔軍在了解到這個消息后,主動對奶奶說,“以后丫頭接送就是我的了”。奶奶聽到這個消息后感動得留下了淚水,直說“遇到了大好人”。自此,朱孔軍的時間表變成了早上5點送孩子上學,下午6點10分接孩子放學,風雨無阻,每天如此。
志愿服務付出的不僅僅是愛心和時間,有時候更是金錢成本。2019年夏天的凌晨四點多,正下著瓢潑大雨,朱孔軍接到一個救援電話,原來一位當天結婚的新郎官婚車掉進溝里,風雨中朱孔軍帶隊救援三個多小時。問題解決了,但自己的小貨車卻在救援中發動機不慎進水,修理費花了接近2萬元。多年來,朱孔軍在工作巡邏和業余時間,僅使用自己購買的充電設備,就救援了車輛虧電800余次。
2019年,臨沂市孤貧兒童心里輔導志愿者服務團河東團成立,第一個任務是對全區所有孤貧兒童盡快完成摸排、統計、對接工作。參與進來的朱孔軍不顧協警工作不分白晝的勞累,放棄難得的休息時間,與單位同事和孤貧兒童服務團志愿者一起走家串戶走訪了解統計信息,首批400余名孤貧兒童在短時間內完成統計登記。朱孔軍對這400多名孩子逐個分析,針對個別特殊家庭的孩子,他利用業余時間,走進孩子的家中,和孩子慢慢熟悉建立感情,通過組織孩子參觀華東野戰軍舊址紀念館、沂蒙紅色教育基地和參與冬令營、夏令營、國學課堂等多種教育形式,使得這些孩子開始變得樂觀,有了理想和抱負,也學會了懂得感恩。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朱孔軍組織志愿者及愛心企業為抗疫一線人員捐贈了價值20萬余元的物資及防疫用品,為臨沂人民醫院東醫療區、河東區八湖九曲、相公等鄉鎮一線志愿者送去了總價值5萬余元疫情防護用品。
十二年來,朱孔軍一直在志愿路上鏗鏘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