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償獻血路
汪輝,男,漢族,1971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1990年12月參加工作,現任樂陵公路局辦公室主任,副科級科員,連續三年被我市授予“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稀有血型者的無償獻血路
——樂陵公路汪輝同志典型材料

汪輝工作照片

汪輝生活照片
汪輝,男,漢族,1971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1990年12月參加工作,現任樂陵公路局辦公室主任,副科級科員,連續三年被我市授予“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自1990年參加工作以來,汪輝先后擔任過樂陵公路局辦公室副主任、路政大隊長、辦公室主任等職務,在樂陵公路局,一提到汪輝這個名字,大家無不稱贊,因為無論在生活里還是在工作中,哪兒有困難,哪兒就會出現他的身影。尤其是他的無償獻血活動,在樂陵公路局乃至整個德州公路系統更是家喻戶曉、廣為流傳。
在2001年的一次義務獻血活動,他得知自己的血型屬于RH陰性A型血,屬于極其罕見的“熊貓血”。當醫務人員告訴他,這種血型的臨床使用極其緊張,在整個德州市不超過10人。從那以后,他便每年堅持至少獻一次血,這條無償獻血路一走就是10年。10年間,他無償獻血5000ml,挽救了4個人的生命。不管是主動到血站獻血還是有病危人員緊急需要輸血,只要找到他,他都會毫不猶豫的說“沒問題,不就是幾百毫升的血嗎,來抽吧”!
2007年1月24日的一個傍晚,他正在與家人共進晚餐。突然,一陣急促的電話冷聲打破了這一家人的溫馨,一串陌生的數字映入汪輝的眼簾“這是誰的電話?準是路上又出現情況了?”當時身為公路局路政大隊大隊長他,負責著全市109.7公里省干線公路的管理重任,他經常接到這樣的陌生電話,深夜一兩點被吵醒是常事。容不得多想,他迅速抄起了話筒。“您好,這里是德州心中血站,現在臨邑林子鎮有位朱先生,不幸遭遇車禍,由于失血過多生命垂危。醫生準備為他做截肢手術,但由于朱先生是RH陰性的A型血,我們血站現在沒有庫存,濟南中心血站也沒有。經過我們在網上查詢、篩選,只有您和平原的一位先生的血型符合條件,如果您愿意幫助朱先生,我們將一個小時后趕到您家。”
“行啊,沒問題,你們來吧!”汪輝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
晚九點四十分左右,德州中心血站兩名工作人員,急匆匆趕到汪輝家。一進家門,汪輝二話不說,擼起袖子,就讓醫生抽血,一會功夫,400ml鮮血從汪輝的身體抽了出來。采完血后,血站工作人員馬不停蹄的趕回了德州,對血液進行乙肝、丙肝、轉氨酶等七項指標進行化驗。最終,由于平原獻血者的血液轉氨酶偏高,只有汪輝的血液合格。
凌晨兩點四十五分,德州血站工作人員連夜將這救命的鮮血送往臨邑。醫院的醫護人員對血液進行了最后的檢測和配型后,對朱先生進行了截肢手術,三個小時后,手術順利完成,朱先生轉危為安。
汪輝的這一義舉被當地媒體報道后,又被山東省電視臺、中央電視臺分別報道。自此,見到汪輝的人都免不了追問“做了好事怎么也不說啊?要不是從電視上看到,我們還不知道呢。”對于此種提問,汪輝總是淡淡的說,“有什么好說的,無償獻血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換你不也會這么做嗎?”這就是我們的汪輝同志,寓偉大于平凡,不求回報!
他常說:“能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一些人,是我人生中最幸福、最快樂的事情”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2008年的8月1日下午4:30,正在德州出差的汪輝接到德州市中心血站的求救電話:“夏津縣有一位重病患者失血過多,急需RH陰性A型血,特向你求援。” 接到電話時帶著一身疲憊的汪輝正準備趕回樂陵。聽血站人員介紹完情況后, 汪輝不顧身體的勞累和同事們的擔心,毫不猶豫地奔向血站,看著自己臂膀上的鮮血從導管里汩汩地流出自己的身體再緩緩流進血袋,那顆焦灼的心才平緩下來。
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共產黨員,汪輝用自己的行動奉獻著自己的鮮血、奉獻著自己的愛心。當有人問起汪輝為什么這樣做,會不會一直做下去時,樸實的他還是那樣堅定地說:雖然我不知道自己的熱血最終在誰的血脈里流動,但只要能挽救別人的生命我依舊快樂,獻血是我愛心的一個出口,既然打開,我就會堅持下去……
汪輝不僅“熱衷”獻血,對任何公益活動和樂于助人的行為他都不會錯過,每年為貧困災區捐款捐物時他總是走在前列、捐得最多的一個。不管是哪位同事有大事、小事、私事、公事,只要找到他,他都會爽快的答應,盡力辦好。在樂陵公路局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有困難,找汪輝啊”!
是啊,汪輝同志用他默默無聞的行動,瞧瞧的震撼著人們的心靈,他在榮譽面前從不伸手,可在困難面前從不走掉。遇到別人夸獎,他就樸實地說:“我跟大家比起來差遠了。”
汪輝樂于奉獻,勤于助人,樸實無華的事跡,感動了許多人,教育了許多人,帶動了許多人……他的臉上無時無刻不洋溢著幸福,充滿著快樂,正像他自己說的那樣:“獻血是必須的,挽救別人的生命是快樂的,做奉獻是幸福的。”這是多么樸實無華的黨性格言,又是多么樸素深刻的人生哲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