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撫養孫子15年
2013年01月21日 08:39作者:來源:大眾網
李鳳蘭,女,78歲,是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東關村的一名普通老人。本該頤養天年的她卻從62歲開始挑起了撫養孫子的重任。15年來,以超乎尋常的毅力供養孫子從小學上到大學,她的事跡感動了四鄰八舍。

李鳳蘭,女,78歲,是淄博市臨淄區齊都鎮東關村的一名普通老人。本該頤養天年的她卻從62歲開始挑起了撫養孫子的重任。15年來,以超乎尋常的毅力供養孫子從小學上到大學,她的事跡感動了四鄰八舍。
1996年,李鳳蘭62歲的時候,她的生活急轉直下。先是大兒子患病去世,兒媳改嫁,接著老伴也離開人世,由于小兒子聽力和說話存在嚴重障礙,一家人的生活落在了這個年過五旬的老人身上。當時很多人都勸她,讓孫子于棟賓上完初中就回家干活吧。但不識字的李鳳蘭卻認準了,只有上學才能擺脫貧困生活。于是,62歲的李鳳蘭老人開始含辛茹苦地撫養孫子,供孫子讀書。
孫子于棟賓上學尤其是上高中、大學的費用是李鳳蘭面臨的主要問題。為了掙錢,李鳳蘭以70多歲的高齡到附近工廠去打工,一個月460塊錢工資,還得整天盤算著怎么給孫子攢起來。除了打工,李鳳蘭還堅持自己種著三畝地,打糧食賣錢,而為了省錢,這些年來她種地從來不用機器,也從來不打除草劑,全部手工耕種,自己一個人拔草、一個人掰玉米,自己騎著三輪車往回運糧食……為了省下哪怕是一塊錢、一毛錢,李鳳蘭甚至舍不得買菜買肉,每天就是吃咸菜配飯,只有逢年過節才買點肉給孫子包水餃,而她卻常常幾天也不炒一頓菜。
一邊要打工掙錢,一邊還要種地,在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李鳳蘭把夜里的時間都用上了。每天凌晨兩點就到地里去拔草、料理莊稼,等到天快亮了就回來上班。沉重的負擔,繁重的勞動,讓一個年輕人都吃不消,何況是一個70歲的老人。而且,勞累的李鳳蘭每天還要思量孫子的書費、學費,計算這個月能給孫子攢下多少錢……
日復一日,懂事的孫子于棟賓,順利的從初中上到了高中。為了讓孫子吃得好一點,李鳳蘭每星期都堅持去給他送飯。等到孫子考上大學,李鳳蘭老人實在是無力承擔大學費用了,好在有國家助學貸款,孫子于棟賓順利完成學業,踏上了工作崗位。
李鳳蘭老人沒有豪言壯語,困境中卻不言放棄,十幾年如一日,獨自把孫子撫養長大成人,她用一腔真愛譜寫了一曲“孝老愛親”的時代贊歌。
責任編輯:余梁
本文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點擊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