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管一線勇爭一流
在稅收這個平凡而光榮的事業中,張士林用熱忱和努力鍛造著對國家的忠誠,用無私的奉獻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崇高追求,今后,他將繼續強化學習,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嚴格公正執法,為地稅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張士林,男,1973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歷任市地稅泰山分局上高、泰前稅務所副所長,現任分局重點企業管理辦公室三科科長。1996年公務員招考進入地稅系統,從事稅收工作十六年來,憑借嚴格執法、文明服務,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刻苦鉆研的作風、扎實過硬的業務,連年出色完成工作任務。累計為國聚財8億多元。多年來,先后榮獲全市“征管能手”、“稽查能手”,進入市局骨干人才庫,市地稅系統優秀個人、區財稅工作先進個人、區“泰山先鋒”共產黨員等十多項榮譽稱號,連年被市地稅局評為優秀公務員。用自己的辛勤汗水,譜寫了一首充實、執著的稅務之歌,用自己的工作業績贏得了全系統上下和廣大納稅人的一致贊譽。
一、刻苦鉆研,征管一線勇爭一流。 “沒有激流就談不上勇進,沒有山峰就談不上攀登”這是張士林的人生格言。他立足本職本崗,認真鉆研稅收業務知識,取得了三個中級職稱:會計師、經濟師、稅務咨詢師,去年又參加了注冊稅務師考試。成長為一名業務精通、綜合能力強的高素質稅收業務人才。抽調參加了1998年全市地稅系統跨區域重點企業稽查工作,嶄露頭角,稽查成果豐碩,成績斐然。在2006年參加山東省地稅局組織的全省房地產行業專項檢查中,秉公執法,查出少繳稅款1.3億多元。得到市地稅全系統通報表揚。2007年以來,加強對房地產企業、建筑業的稅收管理,使重點企業稅收收入有了較大增長;僅2011年,個人組織完成地方稅收 665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8%,占全所年計劃的46.7%。在2008年全系統組織的爭創“十佳征管責任區”評選中,38個征管責任區統一參評,競爭異常激烈。系統內外好評如潮,以總分第一,獲得十佳。成為“樣板”代表分局接受了市地稅局領導的檢查。2012年6月調入重點企業管理辦公室以來,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查補稅款2367萬元,滯納金23.75萬元,很好的履行了自己的重點企業稅收監控的職責。
他尤其注重外籍人員的個人所得稅稅收管理。2011年約談轄區重點行業外籍人員34人次,整理了200多頁約談記錄按照法定程序歸檔。補交稅款、滯納金58.76萬元。攻克了外籍人員諸多稅收征收難點。取得分局歷史性突破。維護了稅法尊嚴。經驗信息被《齊魯晚報》登載。實踐了用稅收杠桿調節高收入人群收入分配。平時認真開展好稅收預警、納稅評估工作,評估企業37戶次,評估入庫稅款210余萬元,處理稅收預警信息36余條,補繳稅款140余萬元。
他注重稅收管理經驗的總結提煉,對新進人員,年輕同志義務做好“傳、幫、帶”。為給領導提供可靠、翔實的第一手資料,為決策提供依據,認真開展稅源調查分析。近年來,共計整理寫出稅源分析報告16份,行業分析及稅收管理對策5份,分別被市局、分局及其它新聞媒體采用。僅2010年就有12篇經驗型信息被《齊魯晚報》采用,2011年采用14篇,2012年被中央、省級新聞媒體采用9篇。有效宣傳了基層地稅工作。使盡可能多的人了解了地稅、支持地稅。
二、創新工作,依法治稅攻堅克難。在長期的稅務工作中,張士林始終堅持嚴謹細致、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作風,做好重點稅源、兩個所得稅、印花稅及個體稅收的核定征收管理和綜合治稅工作,認真扎實地開展好“標準化稅務所”創建、“五清查”、發票專項檢查等各個方面工作,努力化解稅收日常征管過程中的問題和矛盾,保證稅款及時足額入庫。并積極探索新的征管模式,提交的《房屋租賃業管理現狀與探索》和《加強城市廣場動態管理,提高征管質效》兩篇經驗型征管探索論文在全市地稅系統推廣。按此模式泰前所2011年共征收出租房屋各項稅收321萬元,同比增收117萬元,增長 57.4 %。城市廣場實現稅收411.6萬元,其中外省、市駐泰的分公司、辦事處、分支機構企業所得稅預繳168.4萬元。同比增長77.1%。解決了這一征管難題。為今后城市廣場的稅收管理做出了“樣板”。
三、熱心服務,納稅服務不斷優化。在平時的工作中,張士林始終堅持一切以納稅人的需求為出發點,努力提升納稅服務質量和水平,他從細節入手,從小處著眼,熱忱、及時地為納稅人辦理各種涉稅事項,得到納稅人的普遍贊譽。張士林積極推行《納稅服務便民卡》,增強了稅企互動,融洽了征納關系,張士林常說“不僅僅要依法收稅,而且還要用心用情收稅,一定要和諧稅企關系”。他經常從納稅人的角度出發,找問題、找差距,從而發現平時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及時調整,使自已的服務意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實現了納稅服務從被動型向主動型、從簡單到多元化的轉變。
四、找準位置,積極籌謀,推動工作順利開展。在一個領導班子中,副職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張士林努力做到了“三防”,即防“越位”,防“缺位”,防“不到位”。始終擺正自己的位置,當好配角,自覺做到了工作配合不爭權,處事不越位,盡責不爭功,務實抓落實。實現了全局與局部的有機統一。對自己分管的工作,把抓好落實,作為自己的重要職責,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通過積極協調與工商、房管、國土等有關部門的關系,建立了定期溝通及數據交換的制度,多年來,累計委托各部門代征營業稅及附加5234萬元。印花稅341萬余元,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2124萬元。他先后針對隊伍建設、行風建設等提出合理化建議30多條,遞交書面報告15份。正是由于他的積極溝通、協調、落實,為工作開展推波助瀾,所里各項工作都走在了分局前列。2010年成為分局首個稅收任務、區級收入“雙過億”單位。全區財稅先進單位。2011年泰前所獲得“全市廉政建設示范點”。
五、秉公執法,清正廉潔樹好形象。張士林一直把“踏踏實實干事,清清白白做人”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執法稅收,涉及到國家和廣大納稅人的利益,既干好工作,又一身清白。前不久,一地產財務負責人再一次找到他,說:今年房地產調控,形勢嚴峻,資金緊張,抬抬手放我們一馬。又拿出很多誘惑包括在該單位掛職取酬。都被他嚴詞拒絕了。經他苦口婆心加義正言辭的講解稅收政策,該地產公司只好如實交納了775萬元的稅金,并加收滯納金15.76萬元。地產公司財務負責人說這個人收稅有點不近人情。事后,張士林說我也沒辦法,企業的榮辱興衰受制于綜合因素,別老在稅上打主意。慢慢的納稅人會理解的。稅收不能提前收,也不能拖后。這是稅法規定。按政策辦錯不了。很樸實的話語,道出的是愛崗敬業、廉潔從稅的真諦。
作為一名稅務工作人員,張士林自覺地把自身價值的實現同地稅事業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在原則問題上不讓步,在工作上一絲不茍,塑造出勤奮進取、高效廉潔的工作作風,贏得了廣大納稅人的尊敬和佩服。他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嚴格要求自己,時刻警示自己,執著做好自己,確保自身在廉潔自律方面不出問題。在十多年的稅務工作中,他經手的稅款數以億計,但是沒有出現一次不廉潔行為。
在稅收這個平凡而光榮的事業中,張士林用熱忱和努力鍛造著對國家的忠誠,用無私的奉獻踐行著為人民服務的崇高追求,今后,他將繼續強化學習,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嚴格公正執法,為地稅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