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信”字闖天下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艱苦卓絕的創業精神,讓金輝這個只有3平方米的小服務部,一步步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經歷了20多年風風雨雨,闖過了一道道溝溝坎坎,發展成今天擁有一流設備、一流人才、一流服務的,容戶外媒體開發、平面印刷設計、戶外廣告安裝和裝飾工程為一體的綜合性廣告企業。 以誠待人,以德立身

金輝,蓬萊市金藝廣告有限公司總經理,先后被推選為蓬萊市政協常委,煙臺市個私協會副會長、理事,煙臺市廣告協會常務理事,蓬萊個私協會副會長,蓬萊市工商聯常委,登州商會副會長。他自1987年開始涉足廣告行業,由一個白手起家的小個體戶逐步發展到今天擁有幾十臺套高科技設備、500多平米營業面積,30多名員工的中型廣告企業,靠誠信創業、立業,靠誠信贏得市場,在不斷做強做大的同時,積極承擔社會責任,自1995年以來,連續10年被蓬萊市委、市政府、市文明委授予“十佳文明經營者”;自98年以來連續多年被煙臺市工商局、個私協授予“光彩之星”稱號;2005年被煙臺市委宣傳部評為“富民興煙”先進個人,同年被授予“蓬萊市勞動模范”,2006年被省工商局、個協私授予“光彩之星”稱號。2010年度被評為蓬萊市誠實守信模范;2011年獲第三屆煙臺市誠實守信道德模范。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金輝的創業歷程,是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起步的。1981年,19歲的金輝高中畢業,考上了一所美術學校,但因為眼睛色弱,在面試時被淘汰了,夢寐以求的大學夢破碎了,一度讓金輝感到十分迷茫,但是不輕易服輸的性格,反而更加堅定了他從事美術事業的決心,他下決心走自學道路。白天,他在工廠打工,晚上到文化館學習,最終,他靠著自己的勤奮和天賦,在一家鎮辦工廠找到了正式工作,并擔任了設計室主任。1986年,當他看到一些人做生意發了財,成了萬元戶,不甘人后的他又萌生了創業的念頭。當他提出要辭去鐵飯碗創業時,親人同事強烈發對,但他認準的事情,九頭牛都拉不回來,憑著自己扎實的美術功底,金輝和妻子一起,靠一把刷子,一個油桶,一架梯子起步,為商家書寫門頭、畫墻體廣告。從城東到城西、從南走到北,金輝夫妻倆奔波在城區各個角落。盡管累得腰酸背疼,可是一天下來能掙個五十、六十的,在他看來,這樣的日子比上班要開心很多。1987年,金輝靠給別人寫門頭賺錢的第一桶金,租賃了一個僅有3平方米的臨街櫥窗,開辦了“蓬萊縣萬壽金輝美術服務部”,從此告別了流動經營的歷史。有了固定的店面,意味著自己的事業逐步邁入正軌,同樣也要承擔更多的開銷。從此,金輝工作起來更加拼命。有人說,從商的第一桶金全都是血淋淋的,可他的第一桶金裝的全是汗水。為了借錢購置設備,金輝四處求親拜友,跑細了腿,磨破了嘴。有時去外地進材料,為了省錢,每次都是自帶干糧、咸菜,舍不得在外吃一頓飯,更舍不得住旅館,基本上都是在候車室留宿。有一次,他從外地進貨帶回了12個總重數百斤的包裹,由于是在凌晨下的車,當時也沒有電話、手機,他硬是自己肩背手提,從2公里外將所有的包裹倒騰回店里;有時為了趕活,曾經通宵達旦,盡最大努力去達到客戶的滿意。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艱苦卓絕的創業精神,讓金輝這個只有3平方米的小服務部,一步步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經歷了20多年風風雨雨,闖過了一道道溝溝坎坎,發展成今天擁有一流設備、一流人才、一流服務的,容戶外媒體開發、平面印刷設計、戶外廣告安裝和裝飾工程為一體的綜合性廣告企業。
以誠待人,以德立身
認識金輝的人都知道,他熱情,開朗,重義氣,講誠信,“辦企業要講誠信,我寧可虧了自己,也不會失了誠信!边@是金輝經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話,也是他經常教導員工的一句話。從創業之初的夫妻店,到如今初具規模的綜合性廣告公司,金輝始終把誠信作為立足之本、興業之計,把顧客滿意作為事業追求、終極目標。有一次,公司為駐軍武警中隊制作刊板,反復進行了核對檢查,沒有發現有問題按期交付。當時中隊滿意,時過半個月,有一天和中隊長坐在一起,中隊長無意間說了一句話,刊板上錯了一個字,把“的”寫成了“地”。他一聽馬上去了一趟,讓工作人員按大小尺寸趕作了一個字,去為武警中隊刊板換上正確的用字,退還了50塊錢。事情雖不大,但關系到企業的誠信和質量,有錯必須改正,并向客戶致歉。打那以后,武警中隊凡是廣告業務都來金藝公司,他用真誠的服務羸來了眾多客戶的贊揚。
誠信是企業的生命,金輝把誠信作為立足之本、立身之本,在與客戶的經濟、商務交往中,他始終把信譽放在第一位,因為但他心中有一個最堅定的信念:要有誠心干,要有誠意學,要有誠信待人的胸懷。公司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服務過大大小小上千家單位,更贏得了很多大型企業的信賴和支持。為了樹立公司的誠信形象,金輝不僅堅持信譽至上的經營理念,而且敢于讓社會來進行監督。1995年,金藝廣告率先與8家個私協會企業聯合向社會發出經營承諾:凡來我公司加工是做的廣告產品,其價格保證全市最低、質量最優,如有不符,雙倍賠款。2007年7月份,有一家電力公司到他這里制作了一批企業宣傳手冊,對方繳納定金后,金輝接到制作廠家的調價通知,稱因成本增高,需要漲價20%左右,金輝考慮到當初作出的承諾,虧本完成了這次交易。他靠信譽羸得了人心,也羸得了市場,承諾經營使金藝廣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領了一席之地。
舍利取義,文化興企
金輝認為,企業倫理的核心是義利關系,而“義”即社會責任感,“利”即經濟利益,作企業,要注重經濟利益,更要舍利取義,履行社會責任。
在蓬萊,人們不叫他金輝,也不喊他“金總”,大多見了面都叫他“金驢子”。何謂“金驢子”?這是他獨創的企業文化形象,也是他履行社會責任的體現,金輝認為,廣告傳播是文化企業,它需要美術,需要藝術,更需要多種文化的融合。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金輝十分注意把廣告文化與民俗文化有機結合起來,依靠文化的力量服務社會,服務大眾,展示企業魅力,展示文化魅力。
熱愛文藝的金輝,在8歲那年就開始踩高蹺。從踩高蹺到扭秧歌,從扭秧歌到耍驢,金輝對傳統民間藝術的喜好一發不可收拾。 作為個私協副會長,他策劃組織了膠東秧歌隊,反串扮演了“跑驢”的小媳婦。一米七多得個頭,男扮女裝扭起來,還挺像回事,第一次公演,他使出渾身解數,羸得觀眾滿堂彩。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凡是大型公益活動,節假日都能看到他男扮女裝騎毛驢扭秧歌的身影。特別是重大的節慶公益活動,他都積極參與,組織秧歌隊四處演出,不僅使協會組織凝聚力大大增強,也增強了廣大會員對個私協的向心力,促進了個私協的工作。他姓金,又善“騎驢”,因此觀眾送他一個雅號“金驢子”。他因勢利導,索性把“金驢子”作為企業的文化形象,同時牽頭成立了蓬萊個私協“金驢子秧歌隊”。
在蓬萊,“金驢子”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秧歌明星,群眾喜聞樂見的一道風景,節假日文化大餐,社區農村搞活動,甚至一些企業慶典開業,紛紛向金驢子秧歌隊發出邀請。他是逢請必到,樂此不疲。盡管占用了一些時間,多出了一些開支,但他無怨無悔,他以給大家帶來歡笑,帶來幸福為榮。
以“社會責任感”作為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以優秀的企業文化推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促進社會的和諧與文明進步。金輝以誠取譽、以信交友,倡導企業和諧永續發展,在群眾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致富思源,誠行天下
“修身不為名傳世,做事常思利及人”這是金輝的左右銘,也是他的人生信條。金輝認為,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應考慮如何回報社會。20年來,他經營的廣告公司,不僅僅為國家貢獻了稅收,同時主動承擔了力所能及的一點社會責任。九十年代中期,趕上國家企業下崗潮,不少國有企業職工下崗失業,失去生活來源。個私營業主要靠黨的好政策發展起來的,理應當為國分憂。那時他在蓬萊率先打出了招工廣告,下崗職工優先聘用。先后錄用了5名下崗女工,使她們重新走上就業崗位,解決了生計問題。
先富帶后富,扶貧解困是一種不義容辭的責任。他不僅在政府倡議捐款救災中拿出一定資金,先后在“春蕾工程”、“愛心一日捐”活動,領養失學兒童、敬老院捐款捐物,搞洪救災,抗擊非典等公益事業中,先后捐出近10萬元,至今還領養2名失學兒童一直到初中畢業的學雜費,經常和個私協會領導們一起去老干部休養所和敬老院看望老干部,慰問孤寡老人,慰問至蓬萊拉練的部隊。
多做善舉不僅為國家分憂,為民解愁,同時也為企業樹立了良好的公眾形象和社會形象,使公司的信譽倍增。不少客戶慕名而來,哪怕定單推后幾日也非要他來做。20年來,企業穩步發展生機盎然,形成了良性循環的局面。“一個企業家多做慈善事業,是他應盡的一種社會責任,更是自身應該擔負的道德和道義!苯疠x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