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大眾網
手機查看
為孩子撐起“心靈晴空”的好媽媽
蘇惠榮,女,漢族,1972年1月生,中共黨員,平陰縣東阿鎮婦聯主席。
“瞧,焱焱的成績單,這學期進步真大。”最近,蘇惠榮手里總是攥著一張小小的成績單,喜悅溢于言表。原來她“閨女”蘇焱焱(化名)這學期的成績終于提上來了,了卻了她的一樁心事。“從小沒人輔導她學習,養成的學習習慣不好,現在我天天督促她學習,沒事就和老師談心了解情況……”對于這個孩子,東阿鎮婦聯主席蘇惠榮付出了她所有的母愛。

看了一眼就再也放不下的孩子
對于家住東阿鎮蘇山頭村的焱焱來說,從小的記憶就是苦澀的,媽媽在她很小的時候去世,爸爸因為智力有問題,長期外出流浪,摸不到人影,自己只能跟著年邁的爺爺生活。失去快樂童年的她早早地擔起了生活的重擔,洗衣、做飯、陪著老人聊天說話,雖然年齡小,心智卻遠超別的小朋友。可是每當看到別的同學放學時都有爸爸媽媽來接時,落寞依舊會爬上她的眼睛,蒙上一層水霧。
蘇惠榮,東阿鎮婦聯主席,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十幾年,2017年的春天,她和往常一樣,聯系了東阿少岱小學的老師,帶著禮物,開始了她那一年的婦聯公益幫扶活動。就是在那個春天,她遇到了有著一雙小鹿般亮晶晶眼睛的蘇焱焱,她回憶說“雖然這孩子看起來白白凈凈的,卻有著別的孩子沒有的拘謹,我隨手看了眼她的簡介,心里咯噔一下,又向老師詢問了她的家庭狀況”。
得知這個孩子境遇的蘇惠榮頓時心生憐憫,活動結束后回到家,她卻怎么也睡不著,孩子怯怯的眼神一遍遍的在她的眼前拂過,特別是想到自己生在蜜罐里的兒子,更是感覺這個孩子可憐。
第二天一早,她自己來到了蘇焱焱的家里,走進寂靜的院落,孩子正趴在堂屋的桌子上寫作業,看見她,羞澀地叫了聲阿姨。憑借當媽媽的經驗,她給孩子送去了一身合身的衣服和可口的零食,隨后又細心地向老人詢問了孩子的情況,爺爺向她介紹說:“孩子長大了,自己卻不知道該怎么教育,有些心事孩子不說,自己也不懂,越大越擔心,有勁卻使不上。”
帶著牽掛回到家,她立刻召開了“家庭會議”,表示想把孩子周末接到家里吃頓飯,貼心的丈夫和懂事的兒子一聽孩子的故事,立馬表示愿意給予她最大的支持。在丈夫的陪同下,蘇惠榮在周末把孩子接到了自己溫暖的家中,那天,她做了最拿手的紅燒排骨和水餃,又好好的給孩子洗了個熱水澡,在她的溫柔細語下,焱焱慢慢放下了戒備和緊張,話越來越多,笑聲也越來越甜。
我可以叫你媽媽嗎?
時間在推移,焱焱的生活開始走上了正軌,周一到周五跟著爺爺奶奶在鎮上上學,周五晚上就跟著蘇惠榮回家,周一一早直接被送到學校上學。
從那天開始,周末的兩天變成了蘇惠榮一周中最忙碌的日子,給焱焱做點好吃的補補身體、給孩子好好洗個澡換上干凈的衣服,督促孩子寫作業、復習預習,給孩子去采購點日常所需……半年多的時間,焱焱認識了她所有的親戚,而這些親戚也都格外喜歡這個可憐又懂事的孩子,孩子與蘇惠榮的家庭漸漸產生了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
2017年9月份的周末,蘇惠榮和往常一樣,吃完飯開始輔導焱焱學習,寫著寫著,焱焱突然鼓起勇氣抬頭說:“阿姨,我可以叫你媽媽嗎?”
話音剛落,兩個人都愣住了,愣了幾秒,蘇惠榮激動地說,“行,以后我就是你媽媽,咱家人都是你的親人”,松了一口氣的娘倆相視一笑,從此變成了不可分開的一家人。
在2019年東阿鎮舉辦的機關干部春節聯歡晚會上,打扮成藏族姑娘的蘇焱焱和蘇惠榮共同唱了一首《媽媽格桑拉》,溫暖又默契,掌聲響起的那一刻,純真的孩子終于找回了屬于她的童年,在她的童年里,有一個給予了她生命之光的新媽媽,和她一起抵抗命運的不幸,感受人性的溫暖,讓她不再孤獨。
難事中尋求快樂,平凡中凸顯有為
除了收養蘇焱焱,平時慈母心腸的蘇惠榮看見家庭困難的孩子總是忍不住伸出援手,從2008年開始,東阿鎮白塔、北張等幾十個村的困難群眾和兒童都成了她的家人,拿錢拿物付出情感卻不圖回報,只求心安。
司橋村有個今年上初二的小男孩,因為家庭變故,變得不善言談,不僅不愿出門見人,還經常莫名其妙的嘔吐。得知此情況的蘇惠榮第一時間和辦事處工作人員來到他的家里,性格孤僻的孩子看到他們的到來,死活不開門,蘇惠榮屏退其他人,自己趴在門口和孩子說話,不知道蹲了多久,孩子終于打開了門,只讓她一個人進去,一見如故地和她說了很多知心話,孩子的奶奶說,從家里出了事,孩子不管對誰,都沒有說過這么多的話。
第二天,蘇惠榮帶著孩子來到平陰縣中醫醫院,自己掏錢好好地給孩子檢查了一遍身體,得知只是淺表性胃炎,她終于放下了心。此后,她成了孩子家里的常客,慢聲細語的開導他,幫他重返校園,開始新的生活,如今,孩子慢慢走出曾經的陰霾,新生活,正向他招手。
巾幗不讓須眉,表面上看起寧靜柔弱的蘇惠榮,工作起來卻有一股不服輸的蠻勁。在蘇惠榮近三十年的工作中,友善、勤懇貫穿始終,平凡的人生卻有一樁樁不平凡的故事。
蘇惠榮甘愿在難事中尋求快樂,平凡中凸顯有為,前后堅守十二年,將這不起眼的婦聯工作做得風生水起,精彩紛呈,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輝煌業績:東阿鎮婦聯先后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婦女兒童工作先進單位”,被市婦聯評為“出彩組織先進單位”、“出彩人家示范鄉鎮”。她本人還先后榮獲省統計工作先進個人,市、縣三八紅旗手和優秀婦女干部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在“婆婆媽媽”的崗位上,蘇惠榮爭創出一片絢爛的天空。
在她的牽線搭臺下,東阿鎮巾幗志愿者服務隊這些姐妹在扶貧解困中大顯身手,成了平陰縣最火紅的一道風景線。春季植樹、夏季發單頁、秋季掃路、冬季慰問……處處都有她們的身影,她攜手扶貧、農業等部門,把金銀花采摘、花卉種植、手工藝編織等技術傳到千家萬戶的姐妹手中,誰說女子不如男,一批批巾幗帶頭人足不出戶也能掙錢,為貧困戶送去“雪中炭",為年輕媳婦添上“錦上花”。雖然年愈不惑,但她依舊精神昂揚,勁頭十足,在蘇惠榮看來,只要心態年輕,工作永遠不會止步,愛與希望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