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高云,嵐山區碑廓鎮王家莊村人,山東雙康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1975年12月生。2002年他從日照市農業生產資料總公司下崗,成為一名下崗職工,面對生活的困難,他沒有選擇放棄,而是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之后創建了山東雙康商貿有限公司,同時,公司的員工都是選擇招聘下崗人員,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是他對自己的要求。不管在日常生活還是工作中,他都經常熱心的去幫助同事,他經常說,互幫互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幫助別人,快樂自己,何樂而不為。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每一個人應該多一些溫暖與關懷,少一些冷漠與無奈。哪怕是一句鼓勵的話語,一聲溫暖的問候,都能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變得更加美好,社會更加和諧。
自古以來,誠信友善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但是面對“天上掉下的餡餅”,并非每個人都能做到無動于衷,正因為“占到便宜”還能主動歸還的行為和品質才更加難能可貴。在碑廓鎮王家莊村,就有這樣一位樂于助人,誠信友善的大哥,他就是王高云。
“真沒想到,少收的錢還能找回來,你要不來歸還,我都不知道我少收了1000元錢,太感謝您了。”黃墩鎮賣羊的李大爺激動地稱贊王高云。1月31日,王高云聽說黃墩的羊肉好吃,就來到黃墩鎮李大爺這里買兩頭羊回家過年親戚朋友分著吃,在李大爺稱完重算完錢后就走了,開車快到家門口了就感覺錢不對,算來算去總感覺少收了1000元錢。心想:“不能讓李大爺吃虧,這么大年紀了,養只羊也不容易,就立刻返回黃墩,把少收了的1000元錢歸還了”
2020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在疫情防控之際,當他了解到全國醫務工作者都奮戰在一線,特別感動,自己也幫不上什么忙,就向日照慈善總會,嵐山慈善總會分別捐助了10000元,用于購買防疫物品,還向王家莊村捐贈價值7600元的防疫物品。10000元,對一個從事小本生意的人來說是個大數字。談及此事,王高云說:“看到咱們的醫護人員在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忘我工作,我不光是感動,更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早一點控制疫情,我們的生活就能早一點恢復正常。”
企業得到了發展,王高云不忘回饋社會。這幾年企業實現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就想著做點對社會有用的事,想到了敬老院的老人需要關懷,就組織去敬老院開展“溫暖冬日”慈善捐贈活動。每次到敬老院,他都會和老人們親切交談,還詳細詢問老人們的生活和身體狀況,囑咐老人們保重身體。他表示,尊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關心、愛護老人是社會應盡的職責,以后將會一如既往地關注老人們的生活情況,并希望通過這樣的慰問活動,呼吁社會上更多的年輕企業家獻出一份愛心,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敬老意識,讓老人們切實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一直以來,王高云愛崗敬業、誠實守信、依法經營,熱愛公益事業,用他的實際行動影響著周邊人。他常說:“常懷感恩之心是推動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沒有社會各界的支持,沒有公司全體員工的激情奉獻,就沒有企業的發展和個人事業的成就,當個人取得成就時就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