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大眾網
手機查看
無償獻血十六載 甘做熱心奉獻雷鋒人
劉洪月,男,1971年4月生,高密市密水街道西三里社區居民,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個體從業人員。

劉洪月從事個體行業二十多年來,熱愛生活,感恩社會,服務他人是他的標簽;奉獻愛心、身體力行是他踐行的諾言;學習雷鋒,一生做雷鋒人是他永不改變的追求。一個偶然的機會,聽鄰居說親戚病重住院需要輸血,但血庫供血緊張,急需尋找血源。此時的他意識到原來獻血可以幫助別人。他暗下決定,我要去獻血,幫助病床上急需幫助的人。于是他來到高密市立醫院對面的獻血車上實現了人生第一次無償獻血,這年是2004年,從此開啟了他的無償獻血愛心歷程。
此后,定期無償獻血成為劉洪月生活中的一部分。因為工作原因,劉洪月經常出差,所以他的愛心足跡不僅在濰坊,2014年武漢市中心血站, 2015年長沙市中心血站,2016年威海市中心血站,2017年煙臺市中心血站、青島市中心血站,2019年濟南市中心血站等地方都留下了他無償獻血的足跡。他堅信:“多獻血一次,就多救助一個人的生命”。16年來,劉洪月累計無償獻血136次,累計捐獻全血3200ml,捐獻血小板256個治療量,先后三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僅僅幫助病床上需要幫助的人遠遠不夠,在我有限的生命里,我要幫助更多的人”劉洪月如是說。從2017年春天開始,每月一次到敬老院志愿服務也納入了他的人生定律。在敬老院里,為老年人理發,送餅干、牛奶和水果是他的規定動作,自費買包子餡到敬老院給老人包包子是他的自選動作。4年來,劉洪月先后24次到敬老院,為1100多名老人送去了關懷。
每年高考都有因交通不便耽誤考試的考生,每當看到這樣的新聞,劉洪月就扼腕嘆息!皭坌乃{絲帶”活動是他又一個愛心奉獻的平臺。每年高考季到來,劉洪月和“愛心藍絲帶”的伙伴們,主動駕車免費接送受交通不便困擾的考生,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那時,大街上飄逸的藍絲帶成為高密縣城一道靚麗的風景。這項活動自2017年至今,一致保持了下來,獲得了考生家長的嘖嘖稱贊。
劉洪月是個體從業者,一天不工作就一天沒收入。有的朋友看到他經常放下自己的工作去做公益事業表示不解:有錢不賺,三天兩頭往敬老院跑,人家給你多少錢。但劉洪月明白:“人活著不僅僅是為了錢,更是一份責任和義務”。而周邊朋友的不解和疑惑,也使他陷入思考:僅僅自己一個人做公益事業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動員更多的人認識公益事業、投身公益活動,才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才能使更多的人從內心深處發出會心的微笑。為此,他感到肩上的重擔更重了,著手籌建公益團隊,帶領更多的人關愛他人,服務社會。他先從周圍的朋友開始,在高密市區擴大自己的志愿者隊伍,壯大志愿者力量。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時刻,街頭空無一人,街頭獻血寥寥無幾,劉洪月從濰坊市中心血站了解到血液庫存告急的消息后,動員他的志愿者隊伍立刻行動起來,參入無償獻血。劉洪月除參加獻血外,還主動擔當起義務接送志愿者往返與濰坊、高密之間捐獻血小板的任務,僅2月份他就7次義務接送志愿者20余人次。
2020年2月15日,對于劉洪月來說,將會是銘記一生的日子。一場大雪幾乎讓高密與濰坊市區之間的交通癱瘓,但為兌現約定,劉洪月依然駕車送到志愿者到濰坊捐獻血小板。當時路上積雪厚達10幾厘米,路面濕滑,輪胎外圍結冰,車輛行走極其艱難,高密到濰坊市中心血站之間平時只有1個半小時的車程這次用了近5小時。想想當時的場景,劉洪月還有些后怕,但被妻子問及:你后悔不,他依然堅定地說“不后悔,因為我為愛執著”。這份執著,正是他十幾年癡心不改,執著追求的源泉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