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1
手機查看

楚玉剛,男,漢族,1964年生人,莘縣燕店鎮前辛張村人,現任莘縣殘聯副主席,山東省守信集團董事長。他擁有八個公司和一個合作社,下屬員工500余人,其中殘疾人30人左右,農忙時多達80余人。他豁達暢快,有膽有識,敢闖敢干,他有著愛國、愛民、愛黨之情懷,尤其關愛殘疾人這一弱勢群體,他的行善義舉,贏得了社會的認可和世人的稱頌。
楚玉剛十四歲那年因意外事故,導致身體截肢,失去左手,貧寒的家境加上自身的不便,楚玉剛不得不放棄學業。1978年,十四歲的他走上打工之路,1986年開始自主創業,1994年,由于燕店鎮大力推廣大棚洋香瓜的種植,頭腦靈活的楚玉剛瞄準了洋香瓜的銷售,他另辟蹊徑,騎摩托車跨越820公里,進入北京四道口瓜果市場尋找商機,經過品嘗洽談,成功向首都北京發送了第一車洋香瓜,成為本地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首次收入近萬元,贏得了第一桶金。1999年隨著洋香瓜種植面積的擴展,外地商戶的增多,楚玉剛同時開辟了本縣第一家私人果蔬市場,金三角果蔬大市場,給本產地的果蔬交易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楚玉剛由于自身的殘疾,他深知這一弱勢群體的艱難處境和不便,對他們有著特殊的情懷和關照。1990年前后,楚玉剛回收廢品興建塑料廠的時候曾招收了十名工人,其中殘疾人就有八人之多。隨著事業的發展和業務的擴大,楚玉剛的用人越來越多。對于普通的生產者特別是殘疾人,除了盲人,不管是聾啞、肢殘以及弱智,只要有一定的勞動能力,都可以吸收到企業中來。
曹屯村有一位30多歲的殘疾人,父親去世母親改嫁,自己又患有嚴重的智力障礙。獨自一人,無人照顧,甚至連飯都做不好,餓了常常拿玉米粒充饑。楚玉剛聽說后很是同情。于是把他接到自己家,和他同吃同住,照顧生活起居,如同一家人。有一次,這位殘疾人患了急性闌尾炎,楚玉剛開車送他進醫院治療,治療康復后,把他安排到育苗廠,由正常人帶著他干活。如今他有地方吃飯,干活有工資收入,沒有了后顧之憂。
趙莊有個青年農民叫趙繼飛,也患有嚴重的智力障礙,記憶力差,連自己都照顧不了。年邁的父親把他領到楚玉剛處,楚玉剛收留了他,把他安排在塑料制品廠管開關大門,兼干點零活,由本廠里的保管專門負責看著他。但他也有長處,那就是力氣大,裝卸車的料袋子他能扛得起來。楚玉剛合理安排,各取優勢。保管員是女同志會料理,但力氣小,料理袋子單獨裝不上車。于是有保管員指揮趙繼飛裝卸車,相互配合默契合作,任務完成的相當好。
現在全廠40多名職工中,安置本村及外村殘疾人20多名。楚玉剛對殘疾人親如兄弟,多次表示,這里就是你們的家。殘疾人在這里越干越有勁,越干越開心,楚玉剛自己也倍感欣慰。楚玉剛表示,在條件成熟的時候,他會辦一個福利企業。把更多的殘疾人組織在一起,讓他們用自己勞動的雙手自強不息,奉獻社會。
楚玉剛出身貧苦坎坷多難,在立家創業過程中得到了多方接濟幫助和國家政策的扶持。他知恩報恩,盡其所能,全力回報。
冬天到了,他給本村和鄰村無依無靠的殘疾人和老人送去御寒的棉衣。為了方便村民他還曾自費為村里部分路段安上路燈。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他捐了8000多元。2012年為莘縣重病村民王立泉捐款1000元。
張繼才是后辛張的一位農民,50多歲,早年因遇車禍下肢殘疾,行動不便。2011年夏季的一天。在家干木工活時,不幸左手被電鋸截了下來。楚玉剛接到了電話,二話不說,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火速趕到了后辛張,將繼才送到了縣醫院,縣醫院推到了聊城。斷手再植,關鍵是搶時間,一刻不能耽誤。因此,楚玉剛又立即驅車急駛,70多公里的路程,不到半小時就趕到了聊城骨科醫院,斷掉的左手及時進行了移植,治愈出院后,活動自如,完好如初。
救人如救火。楚玉剛不管企業多緊,也不管自己多累,他都把救人放到第一位,村民們都稱他是及時雨。本村村民楚玉存六年前突患腦淤血,半個身子不會動,經縣醫院診斷,需要馬上轉到市醫院,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楚玉剛開車僅用了25分鐘就趕到了市醫院,使得楚玉存得到了及時的醫治,出院后生活能夠自理,一年后楚玉剛照顧他,安排他看場地。
村民都說楚玉剛的小汽車成為村里的村用公共救護車,楚玉剛這位工作事務纏身的企業家成為了救苦救難的及時雨,他救人如救火的故事比比皆是。
退了休的老村支部書記李發珍因為腦溢血,是楚玉剛親自開車只用了31分鐘就送到了醫院;楚桂榮打針過敏,是他急送醫院相助;李丁芳的兒子吃錯藥,又是他驅車送進醫院;田廣文的妻子喝藥,是他伙同另外三個人,抬上楚玉剛的小轎車,與死神賽跑,轉危為安。
從楚玉剛的毛驢排子到他的小汽車,多少年來送過多少病人,他記不清了,可是村民都還能記得起他們像如數珍寶一樣,能講出一樁樁,一件件,至今都懷揣著他那顆滾燙的心。多少年來,他大愛無限,情灑民間的事跡遍布鄉里,人人稱贊不已。他那顆無私大愛的心和諸多助人為樂的行為受到社會的廣泛贊譽。